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中公教育•北京市版•公共基础知识(2010)
中公教育•北京市版•公共基础知识(2010)


中公教育•北京市版•公共基础知识(2010)

作  者:张永生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 书: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802083240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标  签:公务员  考试和教材  人事管理  国家行政管理  中国政治  政治  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  考试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公共基础知识(2010中公版)》内容主要包括了:第一部分 时事热点篇,第一章 时事热点,第一节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节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节 新刑法修正案(七),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第五节 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六节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七节 十七届三中全会,附录:常考词条等等。

TOP作者简介

李永新,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及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TOP目录

第一部分 时事热点篇
第一章 时事热点
第一节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节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
第三节 新刑法修正案(七)
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
第五节 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六节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第七节 十七届三中全会
附录:常考词条

第二章 时事政治
常考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法律基础篇
第一章 法理学
第一节 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
第二节 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及刑罚裁量
第四节 刑罚执行
第五节 刑罚消灭
第六节 刑法分则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民法
第一节 民法概述
第二节 合同法
第三节 知识产权
第四节 婚姻法
第五节 继承法
第六节 物权法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行政法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行政行为
第三节 行政复议
第四节 行政赔偿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诉讼法
第一节 诉讼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第四节 行政诉讼法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劳动法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部分 公共行政篇
第一章 公共行政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职能

第二章 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
第一节 行政组织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类型
第三节 行政组织体制
第四节 行政机构改革

第三章 行政领导
第一节 行政领导的涵义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第三节 行政领导和管理理论
第四节 行政领导体制
第五节 行政领导的方式
第六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结构
第七节 行政领导集体的结构

第四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涵义和功能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类型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五节 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六节 公共政策的评估
第七节 公共政策的终结

第五章 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执行
第二节 行政沟通
第三节 行政协调
第四节 行政控制
第五节 行政监督

第六章 行政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行政方法
第二节 行政技术的涵义、行政技术的类型

第七章 人事行政
第一节 人事行政
第二节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八章 公共财政
第一节 公共财政
第二节 公共预算的涵义
第三节 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税收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第五节 政府收费管理的涵义和形式
第六节 公共支出的类型
第七节 我国公共财政的体制
精选真题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部分 政治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第二节 唯物论
第三节 辩证法
第四节 认识论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地位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八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九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十一节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第十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四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第五部分 科技人文篇
第六部分 经济篇

TOP书摘

一、概述
中央2009年的第一号红头文件,阐述新一年的三农政策。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六年聚焦“三农”领域。在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重点研究了影响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办法。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是决策层对“三农”长期关注的进一步延续。关注“三农”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重要方略,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有保障,“内需拉动”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28点措施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其中包括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
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人,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2009年起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3.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密切跟踪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适时加强政府调控,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努力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行,防止谷贱伤农,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2009年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2009年地方粮油储备要按规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鼓励企业增加商业收储。加强“北粮南运”、新疆棉花外运协调,继续实行相关运费补贴和减免政策,支持销区企业到产区采购。把握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时机和节奏,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防止部分品种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
4.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人资金。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抓紧出台对涉农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性金融对农业中长期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具体办法。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严禁借机调整土地承包关系,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加快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2.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3.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严格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尽快出台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从规划、标准、市场配置、评价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和落实节约用地制度。抓紧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根据区域资源条件修订宅基地使用标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用作折抵建设占用耕地补偿指标必须依法进行,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计划管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配套政策后,规范有序地推进。
4.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已经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尚未落实到户的地方,要在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和搞好勘界发证基础上,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大财政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引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中介服务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5.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中央和地方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60 页

版  次:3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4.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