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词学概说
词学概说


词学概说

作  者:吴丈蜀 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丛 书:诗词常识名家谈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定  价:23.00

I S B N :978710106621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文学研究    

标  签:诗歌词曲  文学评论与研究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综合  中国文学  词研究  中国诗歌  文学  词  诗歌研究  中国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作品。除了词的写作和欣赏方面的知识不属本书讨论范围,没有涉及,其余有关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本书里几乎都谈到了。其中还以较多的篇幅介绍词的格律。由于词律和诗律有密切关系,所以附带也扼要地介绍了诗的格律。而词韵和诗韵也有密切关系,因而在本书中也简要地介绍了诗韵。但是本书不是为了教人作词而写的。作词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除了需要懂得词的格律,还要具备相当的古汉语知识和历史知识,也要懂得写诗词的特殊修辞方式。这三者缺一不可。可是这三项条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轻易能够掌握的。所以,在没有具备这三项条件以前,最好不要写旧体诗词,以免浪费精力。

词这种文学体裁是前人创造的,而从事词的研究工作,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前代词人及其作品。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本书所举的词例,都是前人的作品,其中包括从唐代到清季的作品,主要是宋代作品。前人的作品中,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内容虽有比较健康的,但多数是抒写个人的得失,或是茶余酒后、春花秋月的无聊吟咏,缺少社会意义;许多作品还夹杂糟粕。本书为了举例的需要,虽然尽可能选取较有思想内容的作品,但其中也不免有情调不健康的作品。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词的起源

第二章 词的流派

第三章 词的分类和体裁

壹 词的分类
贰 词的体裁

第四章 词的异名和有关词的专用语
壹 词的异名
贰 关于词调的一些专名
叁 关于词的一般用语

第五章 词牌、词谱、词调
壹 词牌
贰 词谱
叁 词调

第六章 诗韵和词韵

壹 诗韵概说
贰 词韵

第七章 诗律和词律

壹 近体诗格律要点
一 用韵
二 平仄安排
三 对仗
四 格式
贰 词的基本格律
一 押韵
二 平仄安排
三 对仗
四 领句字
五 其他规则

第八章 词在声律上的特殊要求

第九章 句式

壹 一般句式
贰 特殊句式
一 拗句
二 参差句
三 增字句

第十章 词与诗的区别

附录一 声律发蒙
附录二 时古对类

TOP书摘

第一章 词的起源

词是诗歌体裁之一种,所以,要讨论词的起源,先得谈谈诗歌形式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诗歌,从现有的可资依据的史料来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编定的《诗经》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诗以四字一句的占多数,另一部分是诗句字数不等的长短句。而从句数看,不论四字一句的诗或是长短句诗,都是有多有少,并不一致。既然《诗经》中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所以《诗经》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国诗歌最早的形式。
到了公元前四——前三世纪,有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流传下来。楚辞的形式是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从汉代开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①诗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诗和楚辞的地位。当时的五言诗不限句数,可长可短,后人称为五言古体诗,不同于初唐时期形成的近体诗①要受格律约束。与五言古体诗同时出现的还有乐府②诗,乐府诗有五言诗,也有长短句诗。
到三国时,曹丕写了两首完整的七言诗。七言诗一直到齐、梁时才逐渐流行,而诗的格律也在这时期开始萌芽。
以后到了初唐,近体诗的形式已经确立,从此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形式一直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类,绝句诗每首限定四句,律诗限定八句。另有一种排律,又称长律,不受旬数限制,只须保持近体诗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
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期,即唐玄宗开元前后,逐渐形成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五代到两宋,是词的全盛时期。
宋亡以后,在元代流行的诗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套数又称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数是由几首曲组成。曲的形式接近于词,它与词主要区别在用韵上比较灵活,也比词更13语化。
在新诗出现以前,我国的诗歌再没有新的形式出现。
关于词的起源,过去就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自有诗就存在长短句①形式,因此,有诗的长短句形式,就是长短句形式的词的开端。持这种论点的,是清初人汪森。他在与朱彝尊合编的《词综》的序中指出,《孔子家语》中的《南风歌》,《书经》中的《五子之歌》,《诗经》中“颂”②这部分中的十八篇,汉《郊祀歌》中的五篇和汉乐府十八篇《短箫铙歌》,都是长短句形式,因此他认为这些诗就含有词的因素。汪森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成立,因为构成一首词的条件,虽然长短句是其中之一,但不论从音乐关系上和格律要求上,初期的诗与词相比,都没有共同之处。不过从诗歌形式的发展情况来看,词原是诗不断发展的产物,汪森此说也有道理,但词的真正起源并不在这里。
第二种说法是:词起源于《诗经》。上面提到的汪森已提出《诗经》的颂中有十八篇是长短句。另据清初的徐钒(qid)在《词苑丛谈》中引《药园闲话》里的论点,认为《诗经》中的《殷雷》篇里有三字句和五字句,《鱼丽》篇里有二字句和四字句,《还》篇里有六字句和七字句,《江汜》篇里有重叠句式,《东山》篇里有换韵调,《行露》篇里有换头③调。于是认为以上这些句式开启后代的词的形成。
由于《诗经》中的诗是流传下来最早的诗,而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从广义言,词起源于《诗经》是有道理的;而且《诗经》里收集的作品,经前人考证,都是配上乐曲供演唱用的,正好词在前期也是配有乐曲供乐工或歌女演唱。从这一点来看,词与《诗经》中的诗,是有相同之处,认为词来源于《诗经》,也不无理由。可是《诗经》作品虽供演唱用,原是先有诗然后配上乐曲,而且没有固定的格调,毕竟不同于按固定的乐曲而填上词句的词。所以,认为词是起源《诗经》之说,并不确切。
第三种说法是:词起源于乐府。宋人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引了致堂一段话:“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也说:“按诗馀①者,古乐府之流别,而后世歌曲之滥觞②也。”清初周亮工也有这种见解。他在《书影》中引徐巨源的话:“乐府变为《趋》、《艳》③,杂以《捉搦(nuo)》、《企喻》、《子夜》、《读曲》④之属,流为诗馀,流为词,词变为曲,而乐府尽亡。”清初顾炎武也有这种观点。他在《日知录》中说:“三百篇①之不能不降为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为汉魏⑦者,势也;是则三百篇之不能不降为乐府,乐府之不能不降而为词者,亦势也。”
以上这一些人都是认为词是来源于乐府。本来乐府诗是从民间收集来配上乐曲供演唱用的,而词在产生的初期也是来自民间并且是供演唱的;而且乐府诗中有的就是由长短不一致的句子组成的,句数也有多有少;用韵也比较自由,一首诗可以转韵。从这些方面来看,认为词起源于乐府是有一部分理由的。可是乐府诗是先有诗然后配曲,并非“倚声填词”;而且句数、用韵都没有限制,不受格律约束,并非“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所以还不能认为乐府相同于词。
第四种说法:是词导源于梁武帝萧衍。持此说的有徐钒和近人梁启超。徐钒认为梁武帝萧衍作的《江南弄》“此绝妙好词,已在《清平调》、《菩萨蛮》③之先矣”。梁启超说:“……凡属于《江南弄》之调,皆以七字三句、三字四句组织成篇。七字三句,句句押韵,三字四旬.隔句押韵。……似此严格的一字一句,按谱制调,实与唐末之倚声新词无异。”
梁武帝作的《江南弄》共有七篇,下面录两篇来研究:
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曜彩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
美人绵眇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床,婉爱寥亮绕红梁。绕红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从这两篇作品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正如梁启超所说“皆以七字三句、三字四句组织成篇。七字三句,句句押韵,三字四句,隔句押韵”。还可以看出,两首作品都是前三句用一个韵,后四句换另一个韵;而且第五句都是第四句末三字的重复,称为叠句。
梁武帝另五篇诗的结构形式和用韵情况,也和以上两篇完全相同。不仅如此,与梁武帝同时的沈约也写了四篇《江南弄》,诗式和用韵情况与梁武帝所作全部相同,已达到“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的标准。
徐铣和梁启超的论点比较有说服力。除了梁武帝、沈约的作品可作例证而外,还有当时和稍后的陶弘景写的《寒夜怨》、陆琼写的《饮酒乐》、徐陵写的《长相思》、僧法云写的《三洲歌》和徐勉写的《送客曲》等,都是定字定句的作品,已具备词的形式。
虽然梁武帝等人的诗已具备词的形式,但还不能认为是严格的词。因为梁武帝等人的作品从声律上要求还不完善,而词是格律诗的另一种形式,须受严格的格律限制。词的格律又来自诗的格律。可是梁武帝时代诗的格律正是酝酿阶段,还没有正式形成,所以梁武帝等人的作品不可能合乎后代格律形成后的标准。此外,梁武帝等人的作品,并不是根据既定的乐曲填词的,由于梁武帝写了《江南弄》,沈约才根据这首诗的字句形式仿作四首;沈约写了《六忆诗》,隋炀帝才根据它的形式写成《夜饮朝眠曲》。可以看出,《江南弄》和《六忆诗》虽然都经人照着格式写了诗,毕竟与词的形式正式确立后使用的词牌的性质不同,所以与后代的“倚声填词”还有区别。
词的起源的第五种说法,认为词出于唐代的近体诗,经过增加散声、泛声与和声而形成。
《全唐诗》在词部的小注中有这么一段话:“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
方成培在《香研居词麈(zhu)》中说:“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然后可被之管弦。如《阳关》诗必至三叠而后成音,此自然之理。后来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焉。故词者,所以济近体之穷,而上承乐府之变也。”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古乐府只是诗中间添却许多泛声,后来人怕失了那泛声,逐一声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
以上三种说法,方成培提到散声,朱熹提到泛声,而《全唐诗》的词注中提到和声。按散声、泛声与和声,都属音乐范围,在汉魏乐府中就开始使用。而词在最初是随着乐曲供演唱的,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就用得上散声、泛声与和声。
所谓散声,就是在词曲演奏时,于乐曲旋律之外另加的音声。因为五七言绝句的句式是整齐的,而乐谱音声的安排就不那么整齐,为了在歌唱时使文字和音乐的配合趋于协调,只好在演奏时根据实际需要在琴弦上增加一些谱外的音声。这就是方成培说的“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绝句,必杂以散声”的道理。这种用散声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为了演唱上的更加方便,于是“遂谱其散声以字句实之,而长短句兴焉”。近人刘毓盘在《词史》中考证出唐玄宗李隆基作的词《好时光》原是五言诗,在演唱时添加散声,并把散声填入字句,便成为长短句的词。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28

版  次:1版

开  本:大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3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