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乡土司法
乡土司法


乡土司法

作  者:高其才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丛 书:中国司法研究书系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定  价:32.00

I S B N :7503692444

所属分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法院  司法制度  法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乡土司法》是一部以田野调查方法全面研究我国人民法庭个案的著作。全书以参与式观察获得的材料为基础,以内在视角从法庭概况篇、法庭法官篇、法庭运作篇三方面对杨村人民法庭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涉及人民法庭的内部结构、外部关系、自身运行、整体特点。《乡土司法》探讨了社会变迁对基层司法的影响以及人民法庭、司法本身在社会变迁中的功用,阐释了“乡土司法”的内涵和特点。

TOP作者简介

高其才,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法理学、法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法理学》、《中国习惯法论(修订版)》、《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瑶族习惯法》等,共同主编《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的实践》。
周伟平,男,汉族,1981年2月出生,湖南祁东人,法学硕士。2006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选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民一庭、民二庭工作,任助理审判员,四级法官,广西钦州市法官协会理事,广西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副秘书长,2008年8月调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法规处工作。2005年至今先后在《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广西审判》及《农村法制现状》、《法学论丛》等期刊和集著上发表数篇论文,调研报告和年会论文分获2006年度广西法院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和广西诉讼法研究会年会论文一等奖。
姜振业,男,汉族,1977年5月出生于黑龙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军川农场,祖籍山东荣成。2000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其后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期间曾以村支部副书记身份挂职于乡村半年;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研究成果有《判决是如何形成的一乡土社会语境中的法官判决模式研究》(《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2期)。

TOP目录

导论/1
一、杨村概况/2
二、研究综述/3
三、研究意义/6
四、研究过程/9
五、基本观点/11
六、创新之处/13
七、本书结构/14

上篇 法庭概况篇/16
一、杨村人民法庭概貌/16
二、杨村法庭的历史发展/22
三、杨村法庭成员的内部关系/24
四、杨村法庭的经费收支状况/29
五、人民法庭的任务、功能/34
六、人民法庭与民众之间的关系/47
七、人民法庭与基层人民法院的关系/59
八、人民法庭与上级人民法院的关系/68
九、人民法庭与“四大班子”的关系/78
十、从个案看人民法庭与当地人大、政府的交往方式/87
十一、人民法庭与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的关系/95
十二、人民法庭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100
十三、关于人民法庭的“行风评议”/101
十四、人民法庭之存废/103

中篇 法庭法官篇/107
一、杨村法庭庭长赵辉的法院工作经历/107
二、杨村法庭的一天/109
三、透过“司法手段”看法官/114
四、副庭长钱雄/115
(一)个人形象/115
(二)工作作风/117
(三)对杨村法庭的治理/123
(四)对法庭工作的感慨/126
(五)未来的职业走向/131。
五、助理审判员孙强/132
(一)“专业的执行官”/132
(二)“独爱杯中物,酒是遮羞布”/133
(三)“世事练达”/136
六、书记员李明/138
七、法官们有限的权利和权力/142
八、人民陪审员角色的实证分析/145
九、裁判文书的签发与法官的职业观念/149
十、杨村法庭法官的当事人观/154
(一)法官如何理解当事人问题/154
(二)法官眼中的当事人类别/155
(三)法官针对不同类型当事人的不同对策/158
(四)法官为何持有如此的当事人观念/180
十一、法官的诉讼代理人、法律服务人员观/185
十二、杨村法庭法官的证据观/192
(一)法官面对举证能力较弱的当事人/193
(二)法官获取证据能力的局限/194
(三)法官偏爱言词证据/195
(四)法官独特的证据观念/199
十三、杨村法庭法官的职业伦理/203
(一)审判公正/抛
(二)审判效率/216
(三)审判涵养/222
十四、法官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观/227

下篇 法庭运行篇/231
一、杨村法庭案件的来源、数量、种类/231
二、立案方式的变易及其他/237
(一)诉讼流程中的立案/237
(二)现行立案方式存在的问题/239
(三)法官行为的理据/244
三、杨村法庭的文书送达/245
四、杨村法庭的调查取证/249
(一)“主动为常态,被动为例外”/249
(二)法官“主动”的原因/253
(三)法官“被动”的缘由/255
五、杨村法庭的案件审理过程/258
六、杨村法庭法官调解的“术”与“观”/280
(一)贯穿案件解决过程的调解/283
(——)法官的调解术/288
(三)法官的调解观/300
七、乡土社会语境中的法官判决模式/308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进路/308
(二)相邻权纠纷案件/312
(三)法官在办理案件中所利用的各种资源/317
(四)法官的司法经验——为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而努力/318
(五)法官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判决/321
(六)判决模式/323
(七)法律对法官的规范——一个未竟的话题/327
八、杨村法庭的裁判依据/328
(一)裁判依据适用的难题/329
(二)司法解释——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331
(三)习惯法——另一种裁判依据/333
九、杨村法庭应对“执行难”/337
(一)县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338
(二)“执行难”及其对策/341
(三)杨村法庭案件执行的实际过程/348
十、杨村法庭审理后的工作/352
结语:乡土司法/356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性/356
二、乡土司法的特点/360
三、杨村人民法庭的“乡土司法”品性/363
附录一杨村人民法庭调查散记/365
一、华北平原上的杨村/366
二、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乡镇合并和乡镇机构的存与废/370
三、杨村的社会属性/375
四、杨村乡民生活情境/376
五、村庄政治与派性斗争/382
六、婚姻继承习俗及其对乡民生活的影响/384
七、乡民的法律意识/387
八、乡镇法律服务所/391
附录二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法发[1999]20号)/396
附录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法发[2005]16号)/405
主要参考文献/408
后记/413

TOP书摘

上篇法庭概况篇
一、杨村人民法庭概貌
杨村镇离华县县城仅l0公里,一条宽敞的国道贯穿全境,镇中心就在国道边上,从县城驱车到杨村镇不过十几分钟。杨村镇仅有一条东西贯通的街道,破破旧旧,零零落落,法庭就坐落于此街道之中部。初来观者,欲寻杨村人民法庭,可在此街道发现一电线杆上挂一醒目招牌,其日“有困难找警察——某某派出所”。在上述招牌处南面向里进入一破旧院落,迎面可见一所私立的地方戏校,左右两侧才是公安派出所和法庭。2004年调查时庭长告诉我们,杨村人民法庭新址已经选好,正准备新建搬迁。
杨村人民法庭的新址在国道旁边,现已建设完成,设计建筑面积l000平方米。至于为何要建新法庭,庭长介绍说:华县现有7个派出法庭,看来显然有点多了。因为现在交通便利了许多,农民出人大部分是乘车往返,往来县城也比较方便,所以原初设想的派出法庭的便民意义已经弱化。而且按照现在的情况,法庭的建筑面积、办公条件、受理案件的数量、审判人员的规模都达不到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要求。按照法院的规划是保留3个或4个法庭,其余全部撤掉,干警合并到其他被保留的法庭中去。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15 页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6.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