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插图本)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插图本)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插图本)

作  者:屠隆 明代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丛 书:中华经典随笔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定  价:22.00

I S B N :978710106187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宗教    

标  签:励志与成功  插画/插图本  动漫与绘本  人生观、人生哲学  伦理学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中国哲学  哲学  励志小品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娑罗馆清言》与《续娑罗馆清言》均系屠隆晚年所作,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600),时屠隆五十八岁。娑罗一词,为梵语音译,有“坚固”、“高远”之意,是盛产于印度及东南亚的一种常绿乔木,树形高大美观,质地优良。相传释迦牟尼的寂灭之所即是在娑罗树间,因此佛教中有不少事物都与娑罗树有关。此树后传入我国,许多寺院中都有栽植。万历十五(1587)年前后,屠隆也从阿育王舍利殿前移植娑罗树一棵,并改其书斋“栖真馆”为“娑罗馆”,本书之名也是从其斋名中得来。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管清言》共有近二百条短小精炼的清言组成,其中,以佛教的思想观念来阐释人生哲理,有对索居生活的热爱,对自然景物的留恋,对世俗名利的摒弃,作者息心凝虑,超然物外,更像是一位摆脱人世苦恼的隐士,颇有点“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味道。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前言
娑罗馆清言
清言叙一
清言卷二
卷上
第1则
第2则
第3则
第4则
第5则
第6则
第7则
第8则
第9则
第10则
第11则
第12则
第13则
第14则
第15则
第16则
第17则
第18则
第19则
第20则
第21则
第22则
第23则
第24则
第25则
第26则
第27则
第28则
第29则
第30则
第31则
第32则
第33则
第34则
第35则
第36则
第37则
第38则
第39则
第40则
第41则
第42则
第43则
第44则
第45则
第46则
第47则
第48则
第49则
第50则
第51则
第52则
第53则
第54则
第55则
第56则
第57则
第58则
第59则
第60则
第61则
第62则
第63则
第64则
第65则
第66则
第67则
第68则
第69则
第70则
第71则
第72则
第73则
第74则
第75则
第76则
第77则
第78则
第79则
卷下
第80则
第81则
第82则
第83则
第84则
第85则
第86则
第87则
第88则
第89则
第90则
第91则
第92则
第93则
第94则
第95则
第96则
第97则
第98则
第99则
第100则
第101则
第102则
第103则
第104则
第105则
第106则
第107则
第108则
第109则
第110则
第111则
第112则
第113则
第114则
第115则
第116则
第117则
第118则
第119则
第120则
第121则
第122则
第123则
第124则
第125则
第126则
第127则
第128则
第129则
第130则
第131则
第132则
第133则

续娑罗馆清言
第1则
第2则
第3则
第4则
第5则
第6则
第7则
第8则
第9则
第10则
第11则
第12则
第13则
第14则
第15则
第16则
第17则
第18则
第19则
第20则
第21则
第22则
第23则
第24则
第25则
第26则
第27则
第28则
第29则
第30则
第31则
第32则
第33则
第34则
第35则
第36则
第37则
第38则
第39则
第40则
第41则
第42则
第43则
第44则
第45则
第46则
第47则
第48则
第49则
第50则
第5i则
第52则
第53则
第54则
第55则
第56则
第57则
第58则
第59则
第60则
第61则
第62则
第63则
第64则
第65则
第66则

TOP书摘

清言叙一
东海屠隆纬真甫纂
夫掩室摩竭,杜口毗耶。不二法门,从无言人。奈何呶呶?鸾公训敕谆谆,以饶舌见戒,余终不能改。如萧寥松篁,风来则响;闲关林鸟,春至则鸣。谁得而禁之?余于诗文外,纂一书,谭大人之际,命日《鸿苞》,积二十卷。吴郡管登之遗书,规我必无远播通都,姑庋之箧笥,古至人著书,多自道成名。根尽后,子期未至,何急而击鼓以求亡羊为?余受其戒,秘焉。园居无事,技痒不能抑,则以蒲团销之。跏趺出定,意兴偶到,辄命墨卿,《昙花》、《彩毫》,纷然并作。游戏之语,复有《清言》。今而始伏,习气难除,情障难断。鸾公真神人,早见及此矣。虽然,余之为《清言》,能使愁人立喜,热夫就凉。若披惠风,若饮甘露。即令鸾公见之,亦或为一解颐。昔鸠摩示遗命荼毗,而留舌不毁以为验。余舌端隐隐现青莲花一片矣。
庚子秋八月书千包氏旧草堂。
禅宗认为佛法真谛不能用言语来传达。从摩诃迦叶见佛祖拈花而微笑,到菩提达摩在嵩山的十年壁观,慧能禅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都体现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佛方式。维摩诘"无有言语文字"的"不二法门",与禅宗的修持宗旨是一致的,因此,《维摩诘经》在禅宗也被视为本门经典。
文学艺术的创作似乎和禅门修持颇为不同。每有才子临文,常常才思纵横,下笔千言。王勃作《滕王阁序》,一挥而就。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苏轼也曾自我评价:"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思到来,胸中才艺鼓荡,令人不发不快,因此我们才能有幸读到他们才华横溢的美文佳作。屠隆本是才学之士,也属于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的才子型作家。他笔下的哲思隽语,在今天看来仍然可以给我们不少思想和艺术的启发。正如他本人所说,《清言》可以使"愁者立喜,热夫就凉。若披惠风,若引甘露",虽然言下颇有自负之意,但仔细读来,神思隽语,令人时有所悟。
插图: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8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6.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