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09最新版)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09最新版)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09最新版)

作  者:张永生 中国大陆%邓湘树 中国大陆%王学庆 中国大陆%等

出 版 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 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出版时间:2007年09月

定  价:20.00

I S B N :978780208540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标  签:公务员  考试和教材  人事管理  国家机关工作  国家行政管理  中国政治  政治  真题及面试技巧  申论  公务员考试  考试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申论》(2009最新版)依据人事部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的要求,以预测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为方针,完全按照真题的标准与难度,邀请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精心编写。

TOP作者简介

李永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具有极其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发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和全系列教材。讲授深刻、系统、精彩,极受考生欢迎。
张永生
中公网资深专家、顶级辅导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参与编撰了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培训针对性强、真题命中率高的特点,成为深受考生信赖的实力派讲师!
万 戈
中公教育申论首席研究专家,在政府机关文字综合部门任职逾十年,曾在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性、介绍性文章近百篇、20余万字。结合起草文字材料工作和从事文论研究的实际经验,对申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国内最优秀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专家。邓湘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曾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熟悉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公务员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面试经验。辅导课程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幽默生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王学永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有着丰富的备考经验和技巧,受到各地学员的欢迎和认可,特别是对公务员考试的难点(演绎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让学员在考试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
宋 震
副教授,兼职律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公务员辅导与公共管理课程授课专家。多年从事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与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面试命题与辅导经验,课程讲授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深受学员欢迎。主讲:面试、申论
李 鹏
博士,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在国内某著名大学从事大学教育多年,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授课艺术,是中公网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编写中公网全系列教材,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独创性。
吴鸿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对申论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授课艺术,是中公网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编写中公网全系列教材,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独创性。
李 琳
北京知名大学硕士,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面试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授课严谨、幽默,是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参与编写中公教育全系列教材,对公务员考试相关科目的研究具有强大的独创性。
于天笑
法学硕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高校从事法学教学工作12年,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
高富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拥有10年的教学经验。多次被评为学校年度十佳青年教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教学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公务员考试研究的文章。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经验,教学细致深入、方法多样,思路明晰,深入浅出,广受考牛好评。

TOP目录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一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三)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四)
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五)
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六)
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七)
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
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九)
模拟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
模拟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一)
模拟试卷(十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二)
模拟试卷(十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三)
模拟试卷(十三)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四)
模拟试卷(十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五)
模拟试卷(十五)参考答案及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十六)
模拟试卷(十六)参考答案及解析

TOP书摘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
《申论》全真模拟试卷(八)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用2铅笔填涂准考证号,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本、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题本、答题卡出考场。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1.河南省郑州市几家公安分局为了震慑犯罪分子,教育广大群众,最近分别举行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公捕大会。会上,那些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亮相示众。示众犯罪嫌疑人也许出于良好的愿望和目的,但是,将未经法院审理定性的犯罪嫌疑人亮相示众,受到广泛的质疑,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和政府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大力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以来。一些明显违背法治精神、违反人权理念的行为大大减少。执法机关逐步用明确的程序、确凿的证据、合法的手段等处理犯罪案件,做到既准确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不冤枉或错误处置无辜者,同时还昭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维护。比如,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时,给他们戴上头套;新闻报道不透露未经审判的嫌疑人的姓名,对涉及个人隐私案件不公开审理:对犯罪分子不搞游街示众、羞辱株连;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特别处理等。这些做法不仅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接轨,而且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显示了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不怀疑公安抓到的是一些严重的犯罪分子。这些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公正审判和相应惩罚。但是,按照我国的法律,不管公安机关手里的证据是多么确凿,老百姓是多么愤怒。犯罪嫌疑人还是要经过法定的程序进行审判,由法院做出有罪或是无罪的判决。这样做,就是为了保证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也是为了避免发生冤假错案。有些老百姓可能不理解其中复杂的程序和程序公正的必要性,但执法机关不能不懂。人们质疑将犯罪嫌疑人示众,并不是站在犯罪嫌疑人一边,同情他们或庇护他们。而是质疑这种手段是不是背离了人权理念,是不是与党和政府一直倡导的法治精神不相和谐。是不是在抹黑执法机关自己的形象?执法机关完全可以用符合法治的方式处理和震慑犯罪分子.用现代的、文明的、有效的手段教育群众,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而“公捕疑犯”、示众羞辱等办法陈旧落伍,实际效果也不一定好,久为专家和群众诟病,为什么还要用之为快呢?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人民群众对执法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总结了过去教训同时期盼更加美好明天的正常愿望。我们期待执法机关能切实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严守法治底线和人权底线,让群众满意,让群众信服。
2.有学者分析认为,和谐社会是以法治为前提的社会。法治的实现条件有三个:精神要件 包括善法恶法标准理念、法律至上理念、法的统治理念、奉行人道主义文化和权利文化:实体要 件包括一切公共权力来源于法律并最终受制于法律、国家责任的不可逃避、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公民义务的法定化;形式要件包括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性、要有一支懂法、守法且对法律形 成信仰的公务员队伍,要有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并赋予法院以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的权 威地位,还要有一个发达的法学教育为社会提供法治理念、法治主体。有学者认为。法治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手段。法律是追求社会和谐的行为规范,法治是和谐社会性质的内在需要。法治是 和谐社会特征的必然要求。法治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立法发 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治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 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和谐社会对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 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雄护 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还有学者认为,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厉行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一个公正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依法保障权利的社会。也有学者深入分析了西方国家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发展的路径和规律,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建设要坚持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结合,要坚持立法引导与政府推进并举,要坚持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统一。要坚持理论变革与制度创新互动。
3.在今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和谐社会”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胡锦涛同志还把“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主要工作之一提了出来。因此,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科学内涵,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4.人民检察院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
机关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作用。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我国刑法将侵犯民主权利列为犯罪,规定了一系列具体罪名。对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民检察院都要依法行使审查逮捕权和提起公诉权,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其次,通过检察执法。活动,在维护包括司法公正在内的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作用。维护公平和正义。是当代国际司活动的主旋律。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包括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活动依法进行侦查、提起公诉,通过国家审判,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维护司法公正,进而维护和实现整个社会公平正义。再次,通过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发挥作用。可以说,检察机关的每一项职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息息相关,环环相扣,检察职能履行的是否到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社会工程,人民检察院任重道远,人民检察官责无旁贷。
5.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8个新特点:贿赂案件查办总体数量平稳、县处级以上要案比例较大、资金密集等领域属高发领域、企业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比例降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比例上升)、贿赂案件比例上升趋势较明显、一些地方和行业窝案串案增多、作案手段趋于隐蔽化智能化、向境外转移赃款外逃现象增多等。从这8个特点可以看出,腐败“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呈高发态势,并且呈现出一些新规律、新趋势”。“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腐败领域所出现的新规律、新趋势,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迁息息相关。随着改革步人深水区,原有的反腐架构面临着不尽适应现实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多的腐败链条上的人员开始选择钻制度漏洞,甚至给腐败行为蒙上合法的外衣。比如县处级以上要案比例较大就表明中高级官员具有了更多权力寻租的空间,“世上没有无源之水”.这种空间的增大正是导致案件增多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不正确看待腐败领域的新特点,采取堵而不是疏的方式,那几乎可以断言,解决了一个腐败现象,又会有新的腐败现象暴露,也就是“一个腐败官员倒下去,另一个腐败官员站出来”,最后腐败现象也兴起了“与时俱进”,不断出现“新特点”,令反腐体系应接不暇。所以.新形势要求必须构建反腐工作新格局。中国反腐败体系开始形成两个格局:一是惩治格局,一是预防格局。2003年以来,全国百万元以上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在逐年上升,千万以上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大案数量明显呈增多之势,单笔犯罪金额也越来越大。数据自然是惊人的,但却又在预料之中。王利民副局长所言的8个新特点,在稍具分析能力的人看来,并不会感到意外:在现有权力治理体系和反腐体系之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主要在于我们以往的反腐格局是以惩治为主,而在预防方面,偏重于政治教育,在监督环节着墨过少。反过来思考,如果一个国家的预防腐败体系主要在道德宣讲,而不是监督体系的完善,那么。在明晰监督漏洞的情况下,只要官员思想出现反道德倾向,岂不是很容易就走上歪路、滑向腐败?一系列的新发案件充分说明,官员从清廉走向腐败的机会仍然很多,权力不受约束的情形仍然广为存在。这种不受约束或者受监督有限的情形,实质上对于广大官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权力使用随心所欲、权力寻租空间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条条歪路通腐败”:另一面却是“权力路上多陷阱,稍一走歪困牢笼”。如果不从反腐格局上加以改变。不加大预防腐败尤其是从制度上反腐的力度,减少官员犯罪的陷阱,那么反腐工作就会始终面临艰难维持的局面,我们的官员也会时刻在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施政。当然,预防腐败的新格局还须不断扩展,国家预防腐败局的建立只是白上而下的反腐体系的一环,人民群众、新闻舆论在预防腐败中的地位还需要大力提高。尤其是应在舆论监督的定位上给予突破,一些旧的早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且有悖于舆论监督发展的陈规应早日废除。如此,只有将党内监督、行政体系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各自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反腐的新格局,腐败才会得到真正的遏制。
6.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惩治犯罪、维护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重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深入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12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5.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