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

作  者:白兴发

出 版 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81112350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传统文化    

标  签:民族学  社会科学  民族史志  中国史  历史  文化史  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是子君村委会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加快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响应省市各级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力挖掘彝族民间文化遗产,打造子君多元文化精品,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举全村之力推出的一部系统介绍和反映子君历史文化的佳作。该书由子君村部分退休干部、教师参加编写,材料独到新颖,原味浓郁,最后由云南民族大学教授白兴发博士统稿主编,从而使《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内容在提炼、研究的深度上均上了一个台阶。 《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的出版,向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君村、认识子君人的机会,从而也极大地提升了子君的知名度。

TOP作者简介

白兴发,1965年生,云南丘北人,彝族,历史学博士,中国彝族第一个博士后,2002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担任云南民族大学彝学会会长。出版有《彝族文化史》、《彝族传统禁忌文化研究》、《彝族古代文化》三部专著,《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云南民族学》即将出版,在各种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热爱本民族历史文化,勤勉耕耘和探索,力图走遍彝区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为此,脚步没有停息……

TOP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一、族源、族称
二、村落、人口
(一)村落、村史
1.邑聚考
2.村落
3.滇越铁路擦边而过
4.村史
5.行政区划
(二)人口
1.人口数量
2.年龄结构
3.人口发展情况
4.文化结构

三、经济社会发展
(一)农业
1.土地
2.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3.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4.作物种类的变化
(二)手工业
1.纺麻线
2.工匠
(三)多种经营
(四)土特产
(五)经济发展概况
(六)人民生活
1.交通工具
2.运输工具
3.通信工具
4.家用电器
5.住房

四、教育、卫生
(一)教育
(二)卫生

五、语言
(一)语音
1.声母
2.韵母
3.声调
4.音节
5.语音变化
(二)词汇
1.词汇的组成与分类
2.词汇的音节与分类
3.词汇的语义与分类
4.构词法
(三)语法
1.词类
2.词组
3.句子
(四)子君语常用词、词组简表

六、风俗习尚
(一)服饰
(二)住宅
(三)婚姻
(四)家族
(五)丧葬
(六)节日
1.子君人全年节日
2.跑马节、火把节
3.跑马山的赛马会
4.跑佛节
5.行雨节
(七)礼仪
(八)生育
(九)饮食

七、宗教信仰
(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
(二)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三)佛教信仰
(四)禁忌

八、文学艺术
(一)文学
1.儿歌、游戏、民谣
2.子君地域风貌传唱
3.昆明小调
4.情歌
5.谚语
6.笑话
7.对联
8.传说故事
(二)艺术
1.音乐
2.舞蹈
3.绘画
4.刺绣

九、文物古迹
(一)护国寺
(二)弥诏卡五庙
(三)碑刻
1.五谷楼碑记
2.新建五谷神祠碑记
3.光绪十六年卖山碑文

十、人物
(一)土司考
(二)名人
1.清代
2.民国时期
3.缪云台

附录
(一)户主姓名统计
(二)市级以上部分先进个人
(三)部分昆明市人民代表名单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干部名单
(五)子君村部分援外人员
(六)子君村部分在外工作人员
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一、族源、族称
“子君”或称“自杞”、“子荆”、“子精”、“子肩”、“子间”,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属滇池地区最早的土著人之一。
从滇池区域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在今呈贡龙潭山发现了距今3.5万年的呈贡县龙潭山人的古人类化石(现已定名为“呈贡龙潭人”)。说明距今3万年前在滇池东南岸出现古人类繁衍生息的足印。滇池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居住在离滇池不远的高平地或小山丘之上,使用石斧等工具,从事原始农业。例如,子君人原始古老《阿乌》的词中,就深藏着一句“粉去买买唠”(子君语,意为“旱谷成熟了没有”)。从中可得出当时的古人类在原始农业中,在平缓地带或山丘之上以种植旱谷为主,并兼以狩猎或捕捞海螺等。
  再追溯到先秦前期,滇池沿岸早已邑聚着“滇”、“劳浸”、“靡莫”等原始部落族群,其各自称谓或以居住地而定。当时在云南境内居住着很多土著民族的部落群,当赖以生存的自然食物贫乏或出现族群部落的自然分化时,即形成了部落的分化迁徙。部落族群的分化迁徙或东或西,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当到达能赖以生存的地方时,这些迁徙的部落族群就定居下来,他们以村落或部族为单位,有的与当地的土著民族相杂居,分布于云南的北部、东中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后经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即发展成为今天藏缅语族各兄弟民族的核心。
  今天西南各地彝族都普遍传说洪水泛滥之后,笃慕繁衍了彝族,大家都认为笃慕是民族的共祖。彝文典籍中大量记载了笃慕的活动,洪水泛滥之后的笃慕——六祖也成了全民族认同的历史人物,这是古代部落分化或部落战争的折射和沉淀。六祖分支在彝族史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奠定了彝族后来的分布格局和居住范围。到公元前2世纪,彝族历史在汉文献中的记载较为详细,那时西南地区分布着许多部落,四川安宁河流域一带居住着数十个部落,以“邛都”为最大。在滇池与滇东北地区,分布着数十个“劳浸”、“靡莫”部落,以“滇”为最大。可见滇池及周围地区、大小部落林立。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46

版  次:1版

开  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6.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