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悬灸保健技术(附盘)
悬灸保健技术(附盘)


悬灸保健技术(附盘)

作  者:曹银燕 %董敏园

出 版 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丛 书:1+x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出版时间:2007年05月

定  价:26.00

I S B N :9787504559227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医学  >  中医    

标  签:针灸  中医临床学  中医学  医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悬灸保健技术(附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依据上海1+X职业技能鉴定细目——悬灸保健技术(模块)组织编写。本书从强化培养操作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角度出发,较好地体现了本职业当前最新的实用知识与操作技能,对于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掌握悬灸保健技术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有直接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悬灸保健技术(附盘)》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本职业的工作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采用模块化的编写方法。全书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西医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知识、悬灸等内容。为便于读者掌握《悬灸保健技术(附盘)》的重点内容,每一单元后附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书后附有考核模拟试卷及答案,用于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TOP目录

第1单元 职业道德和岗位职责
1.1 悬灸保健师的职业道德
1.1.1 遵纪守法
1.1.2 爱岗敬业
1.2 悬灸保健师的岗位职责
1.2.1 传播祖国养生文化
1.2.2 倡导现代科学生活方式
1.2.3 改善顾客的亚健康状态
1.3 悬灸保健师的规范要求
1.3.1 行为规范
1.3.2 语言规范
1.3.3 体态规范
1.3.4 动作规范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2单元 西医基础知识
2.1 概述
2.1.1 人体的基本结构
2.1.2 解剖学术语
2.1.3 胸部的标志线及腹部的分区
2.2 生理解剖
2.2.1 运动系统
2.2.2 循环系统
2.2.3 消化系统
2.2.4 呼吸系统
2.2.5 泌尿系统
2.2.6 神经系统
2.2.7 内分泌系统
2.2.8 生殖系统
2.3 体格检查与常用实验室指标
2.3.1 体格检查
2.3.2 常用实验室指标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3单元 中医基础知识
3.1 阴阳五行
3.1.1 阴阳
3.1.2 五行
3.2 脏腑
3.2.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3.2.2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3.2.3 奇恒之腑
3.2.4 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3.3 气血
3.3.1 气
3.3.2 血
3.3.3 气与血的关系
3.4 望诊与问诊
3.4.1 望诊
3.4.2 问诊
3.4.3 虚实辨证
3.5 经络
3.5.1 经络的组成
3.5.2 经络的功能
3.5.3 十四经脉
3.6 常用腧穴
3.6.1 腧穴的基本概念
3.6.2 腧穴的分类
3.6.3 腧穴的主治规律
3.6.4 特定穴
3.6.5 腧穴的定位法
3.6.6 悬灸常用穴位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第4单元 悬灸
4.1 灸法基础
4.1.1 灸法概述
4.1.2 灸法简史
4.1.3 灸法的作用
4.1.4 常用艾灸法
4.2 悬灸操作技术
4.2.1 概述
4.2.2 悬灸的特点
4.2.3 悬灸室的基本设置
4.2.4 悬灸保健前期准备
4.2.5 悬灸操作
4.2.6 悬灸保健后期工作
4.3 悬灸调理方案
4.3.1 亚健康调理
4.3.2 颈部调理
4.3.3 肩部调理
4.3.4 腰部调理
4.3.5 膝部调理
4.3.6 脾胃调理
4.3.7 肠道调理
4.3.8 抗疲劳调理
4.3.9 抗衰老调理
4.3.10 养颜美容调理
4.3.11 减肥调理
4.3.12 预防脱发调理
4.3.13 预防头痛调理
4.3.14 预防感冒调理
4.3.15 预防失眠调理
4.3.16 预防老年痴呆症调理
4.3.17 痛经调理
4.3.18 月经不调调理
4.3.19 乳房调理
4.3.20 预防更年期综合征调理
4.3.21 预防慢性前列腺增生调理
4.3.22 生殖调理
4.3.23 儿童生长发育智力综合调理
4.3.24 儿童视力疲劳调理
4.3.25 儿童厌食调理
4.4 心理疏导
4.4.1 安全需求
4.4.2 被尊重需求
4.4 3 价值需求
4.4.4 健康需求
4.4.5 爱与被爱的需求
4.4.6 愉悦需求
4.4.7 倾诉需求
4.4 8 参与需求
单元测试题
单元测试题答案
考核模拟试卷(一)
考核模拟试卷(二)
考核模拟试卷(一)答案
考核模拟试卷(二)答案
附录 实操带教

TOP书摘

插图:


灸法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为艾灸法。艾灸法又分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又有着肤灸(直接灸)和隔物灸(间接灸)之分。艾条灸则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等不同种类,其调理作用各有特点。由于“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名医别录》),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等作用。制成的艾条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因此艾叶成了主要灸材。1.艾炷灸法
艾炷灸分着肤灸(亦称艾炷直接灸)和隔物灸(亦称艾炷间接灸)两大类。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称明灸,着肉灸,它是在我国最早应用的灸法。
所谓艾炷,是指将艾绒团成一定形状的圆锥形(或牛角形)或纺锥形等多种形状,现代以上尖下平的圆锥艾柱最为常用。
(1)直接灸(见图4-1)。直接灸又称“明灸”。使用艾炷灸时,以艾炷置于皮肤穴位上烧灼的称直接灸,这是一种传统的灸法。直接灸因其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1)瘢痕灸。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肤,渐致化脓,最后形成瘢痕的一种灸法。瘢痕灸是在我国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灸法。
2)无瘢痕灸。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是将艾炷粘置于选定的穴位上,用火点燃艾炷尖端。如为中等艾炷,等烧至患者稍觉烫时,即用镊子夹去,另换一炷;如用小艾炷灸时,至患者有温热感时,不等艾火烧至皮肤即夹持移去,再在其上安一艾炷,接上法继续施灸。
(2)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如用姜、蒜、盐等物置于艾炷和穴位之间,艾炷不与皮肤直接接触,故称间接灸。
1)隔姜灸(见图4-2)。生姜味辛性温,人脾、肺二经,发表除寒温中止呕、化痰散逆,可调理中焦腹痛,适用于一切虚性寒证,如腹泻、痛经、不孕、呕吐等症。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58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5.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