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翻译批评导论/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翻译批评导论/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翻译批评导论/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作  者:杨晓荣 著

出 版 社:中译出版社

丛 书: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出版时间:2005年01月

定  价:14.00

I S B N :9787500112808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语言学习  >  英语  >  英语专项训练    

标  签:翻译学  语言学  语言文字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全面梳理翻译批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集中探讨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问题;从技术层面和学科层面阐述翻译批评方法论,充分体现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质。
  批评或评论是要讲道理的,而且要讲得有说服力。一般而言,说服力来自两种力量,一是逻辑力量,一是情感力量。前者体现在论证严密、材料准确等方面,可称为理性力量,后者体现在语言的感染力和内容的道德力量等方面,可称为感性力量。
  本书全面梳理翻译批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集中探讨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问题,从技术层面和学科层面阐述翻译批评方法论,充分体现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质。
  在内容上,作为一部“导入此门无论”,本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是为两编:
  第一编:总论(第一、二、三、四章),相当于本体论基础,力求廓清与翻译批评有关的各种基本概念;
  第二编:翻译标准研究(第五、六、七章),即标准论,从认识和观念入手,梳理翻译标准问题的方方面面。
  部分章节后,配有相应的重点阅读书目和少量开放性、启发性思考题。正文中提及和利用的文献,以及各章节后提供的书目,全部收入书后的参考文献总目,以利查阅。
批评或评论是要讲道理的,而且要讲得有说服力。一般而言,说服力来自两种力量,一是逻辑力量,一是情感力量。前者体现在论证严密、材料准确等方面,可称为理性力量,后者体现在语言的感染力和内容的道德力量等方面,可称为感性力量。
本书全面梳理翻译批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集中探讨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问题,从技术层面和学科层面阐述翻译批评方法论,充分体现翻译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质。
在内容上,作为一部“导入此门无论”,本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是为两编:
第一编:总论(第一、二、三、四章),相当于本体论基础,力求廓清与翻译批评有关的各种基本概念;
第二编:翻译标准研究(第五、六、七章),即标准论,从认识和观念入手,梳理翻译标准问题的方方面面。
部分章节后,配有相应的重点阅读书目和少量开放性、启发性思考题。正文中提及和利用的文献,以及各章节后提供的书目,全部收入书后的参考文献总目,以利查阅。

TOP作者简介

杨晓荣,1952年生,1977年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0年至1982年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1988年于上海海运学院外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访学于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翻译暨跨文化研究中心,现任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英汉互译原理、汉译英,学术兼职有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兼职口、笔译,译作包括小说、资料,发表翻译研究论文、书评等二十余篇。散文、诗歌若干,《小说翻译中的导域文化特色问题》等论、编、译著凡九种。

TOP目录

前言:翻译批评理性化探索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翻译批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翻译批评
1.2 翻译批评的性质
1.3 翻译批评的种类
第二章 翻译批评基本原则
2.1 翻译批评的目的和功能
2.2 翻译批评的意义
2.3 翻译批评的原则
2.4 提高客观性的途径
第三章 翻译批评的主体、客体和参照系
3.1 翻译批评的视角
3.2 翻译批评的主体:谁来批评?
3.3 翻译批评的客体:批评什么?
3.4 批评的参照系:根据什么?
第四章 翻译批语的层次和方法
4.1 翻译层次说和翻译批评的层次
4.2 翻译批评的方法
第二编 翻译标准研究
第五章 翻译批评的依据:翻译标准
5.1 引子:翻译标准是的是与非
5.2 讨论的出发点
5.3 翻译标准研究回顾
5.4 翻译的行业标准
5.5 翻译标准的哲学观
第六章 翻译标准探索
6.1 第三种状态:多元之间的协调
6.2 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
6.3 翻译标准制约因素分析
第七章 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
7.1 引言
7.2 对传统译学如何看
7.3 传统译学中的翻译标准
7.4 新思路,新视角
7.5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书目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18

版  次:2005-01-0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