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太平天国文化
太平天国文化


太平天国文化

作  者:张铁宝 中国大陆%袁蓉 中国大陆%毛晓玲 中国大陆

出 版 社:南京出版社

丛 书:十朝故都文化丛书

出版时间:2005年09月

定  价:20.00

I S B N :978780718069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鸦片战争以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通史  中国史  历史  文化史  中国文化  文化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各地区区域现代化先后快慢的不同,其中有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各种资源方面的原因。而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同,是其深层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进行区域文化研究,开发文化资源已得到各级党政机关和学界的普遍重视。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自2004年1月起,策划并组织编纂本套丛书。

TOP目录

一 国门初开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1.风雷激荡的时代背景
2.传统与西学互现的文化源流
3.对近代社会的历史影响

二 借来的西方宗教信仰
1.中西融合的拜上帝教
2.十款诫条与宗教仪式
3.与西方基督教的异同

4.宗教的作用与影响
三 政治文化的架构及影响
1.联合反清的《奉天讨胡檄》
2.改造社会的《天朝田亩制度》
3.效法西方的《资政新篇》
4.政治文化的本质及特点

四 典章制度与建筑
1.上行下效的建府风潮
2.另辟蹊径的天国官制
3.严格繁琐的太平礼制
4.追求“平匀圆满”的天历
5.不拘一格的科举之制

五 社会政策与习俗
1.男女分营与女馆制度
2.整肃社会风气的举措
3.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
4.婚姻家庭生活的变化
5.旧俗新规交织的岁时节日
6.背离传统的丧葬礼仪

六 文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1.平实晓畅的文学特点
2.抒情言志的诸王诗文
3.强化专制的词语避讳
4.战火纷飞中的梨园雅韵
5.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
6.汗牛充栋的太平天国印书

七 近代民众艺术的魅力展示
1.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
2.寓意吉祥的艺术雕刻
3.精美灿烂的织品工艺
4.农民政权的玺印制度
5.谕旨文告碑刻中的书法作品

八 对外交往的挑战与探索
1.中外交往的时空必然
2.对外交往的和与争
3.对外交往的得与失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TOP书摘

上行下效的建府风潮
《易经·系辞》有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自古以来,帝王们修筑宫殿,不仅是“以待风雨”的居住所必需,更是为了“取诸大壮”的象征意义。太平天国的领袖虽多来自社会底层,“所居无非荜门圭窦”,但他们对壮丽奢华的宫殿王府的神往,绝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帝王。
起义之初,为躲避清军的追剿,太平军首领居无定所,有时甚至一夜之间三易其居。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正式登极。同年9月25日,太平军攻克永安,这是太平天国攻克的第一座县城。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各王纷纷选择城中官廨和宽敞民居作为王府。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南京古称金陵,乃帝王之都。洪秀全改称天京,据为首都。洪、杨于是大兴土木,建造天朝宫殿和九重天府。清朝文人马寿龄《造宫殿》一诗云:“制军署作天王府,黄泥岗作东王府,东西对峙相抗衡,不辨谁臣又谁主?木工瓦工千万人,营营扰扰晨至昏。但有口粮无雇钱,妻孥冻馁空忧煎……”再现了太平天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大规模修建王府的情景。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7

开  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7.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