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校勘学概论
校勘学概论


校勘学概论

作  者:张涌泉 中国大陆%傅傑 中国大陆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定  价:23.50

I S B N :9787534381065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文献学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不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和重要文化遗产,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依据之一。

TOP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校勘”释义
第二节 校勘与校雠
第三节 校勘与校对
第四节 校勘与校勘学

第二章 校勘学的作用
第一节 校勘与读书
第二节 校勘与古籍整理
第三节 校勘与辞书编纂

第三章 校勘的内容
第一节 考异同
第二节 定是非
第三节 厘篇章

第四章 古书讹误的类型
第一节 讹文
第二节 脱文
第三节 衍文
第四节 错乱

第五章 校勘的条件
第一节 熟版本
第二节 知目录
第三节 识文字
第四节 明训诂
第五节 辨声韵
第六节 通语法
第七节 懂修辞
第八节 晓达古书义例
第九节 具备一定的史学知识

第六章 校勘的方法
第一节 对校法
第二节 他校法
第三节 本校法
第四节 理校法

第七章 校勘记和序跋
第一节 校勘记源流略论
第二节 校勘记的类别
第三节 校勘记的写法
第四节 序跋和凡例

第八章 校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校勘的目的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
第二节 校勘要勇于改字,但决不可轻改
第三节 不迷信旧本,不迷信成说

第九章 古代校勘源流述略
第一节 先秦--两汉
第二节 魏晋--隋唐
第三节 宋--明
第四节 清代
后记

TOP书摘

4.乙正错乱
乙正错乱就是乙正古书流传过程中颠倒错乱的文字。乙正错乱的工作也很早就开始了。《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旃,夏后氏之绥。”郑玄注:“绥当为矮。……有虞氏当言矮,夏后氏当言旃。此盖错误也。”这两句本当云“有虞氏之矮,夏后氏之旃”,传写“矮”“旃”误易,而“矮”又讹作“绥”。这是乙正字之乱。又同书《丧服小记》:“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而父税丧,己则否。为君之父母妻长子,君已除丧,而后闻丧,则不税。降而在缌小功者则税之。”郑玄于末句注云:“此句补脱误在是,宜承‘父税丧己则否’。”这是说末句从文义上看当移到“父税丧己则否”之后。这是乙正句之乱。又同书《丧大记》“君设大盘”至“君大夫士一也”一节,郑注云:“此事皆沭浴之后,宜承‘濡濯弃于坎’下,札烂脱在此耳。”此节凡五十字,本应在下文,而简脱错乱在上。这是乙正简之乱。
除字乱、句乱、简乱之外,还有一书羼人他书的一部分的,有一作者的文章羼人他作者文章的。如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二所云:唐人诗既多出后人补辑,以故篇什淆错,一诗至三四见他集中,是正为难。其显而易见、习误不察者,无如释广宣《红楼》、《道场》二律之作沈佺期诗,钱珝《江行绝句百首》之混入其祖起集中。广宣之误,始高氏《品汇》,自后历选者因之。钱氏家集之误,则宋钱蒙仲已先为之淆矣。举斯二则,可例其余。
像这种考辨作品的真伪,自然是乙正错乱的工作之一。至于伪书的鉴别,同佚书的搜辑一样,本也是校勘的内容之一。但自宋以后,辨伪工作日益发展,至清以后更是兴旺发达,于是遂亦自成统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所以这裹也就不详细讨论了。
(二)定立说之是非
上面讲的定底本之是非,目的是校正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力求还原书以本来面目。但校勘的目的并不能以此为终极,尚须更进一步判断原书立说之是非,即撇开钞书匠和刻书匠,以校正原著的错误和遗漏,力求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这是定是非的更进一步的要求。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85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