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新闻采访教程

作  者:张征 中国大陆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300093710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综合  大学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新闻采访和报道  新闻学  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涵盖新闻学、传播学两大学科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三个专业。

21世纪已经来临,集聚力量,重新编写出一套体系完整的,能够为新世纪的新闻教育和新闻人才培养服务的新闻传播学的系列教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了这套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编著者都是各教学领域的专家,其中有许多人是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收入本系列的教材,有国家级重点教材,有部级重点教材,其他教材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充分保证了其质量和权威性。

本套教材的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内容新,涵盖广。

第二,写法新。

第三,作者阵容强大。

总之,这套教材的出版能够较好地满足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宏观上,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其整体的框架;在微观上,能够借助教学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的实践业务知识有具体的了解。

TOP作者简介

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至今;1987年任讲师;1995年任副教授;1994年至今先后担任新闻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采访写作,讲授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采访写作专题研究、中外名记者研究、大众传播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TOP目录

第一章 采访的定义及基本方式
第一节 采访的定义
第二节 采访的基本方式

第二章 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
第一节 采访是新闻作品产生的依据
第二节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第三节 采访是防止报道失实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章 采访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采访活动追踪新近发生的事实
第二节 采访活动时刻处于时效的压力下
第三节 采访活动要贴近事实、贴近现场
第四节 使用社会交往的方式

第四章 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第一节 采访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采访的八个步骤

第五章 获得新闻线索
第一节 高质量的线索是高质量选题的前提
第二节 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

第六章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第一节 什么是新闻选题
第二节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
第三节 高质量的新闻选题的特征

第七章 新闻选题的标准
第一节 新闻选题的不同标准
第二节 对不同选题标准的分析
第三节 选题标准的媒体实践

第八章 确定新闻选题的操作过程
第一节 选题目标
第二节 确立选题的思维过程
第三节 选题在采访之后的五种命运

第九章 采访的策划与准备
第一节 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缺乏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
第二节 策划和准备是采访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三节 采访策划和采访准备的内容
第四节 采访前的调查和准备工作

第十章 采访对象的分析

第一节 访问的前提——权威的采访对象
第二节 处于不同利益关系的采访对象的类型和态度
第三节 研究人们接受采访的心理需要
第四节 接受采访的顾虑和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

第十一章 访问的原则
第一节 访问是记者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第二节 访问的特征
第三节 访问不同于人际交往的特征
第四节 访问的基本矛盾——“取”与“予”
第五节 解决“取”与“予”矛盾的办法
第六节 访问是记者创造奇迹的舞台

第十二章 访问气氛的建立
第一节 访问气氛的不同类型
第二节 最佳访问气氛的要素
第三节 记者的第一印象
第四节 访问设计对气氛的影响
第五节 设法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
第六节 访问中的记者形象
第七节 访问中的敏感之处
第八节 深入访问的关节点

第十三章 提问的规律和方法
第一节 记者提问的特点
第二节 提问的内容和一般顺序
第三节 不同功能的提问
第四节 提问的规律
第五节 提问时的问题类型
第六节 特殊问题的提问
第七节 提问的策略
第八节 提问中的倾听

第十四章 现场观察的作用和方法
第一节 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第二节 现场观察的内容
第三节 怎样进行现场观察
第四节 如何培养记者的观察力

第十五章 采访的记录与核实
第一节 采访的记录
第二节 材料的核实

第十六章 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TOP书摘

如果去做一个工作报道或经验性报道,就要去寻找主持这项工作或创造这个经验的人采访。他们大多是某个单位负责全面管理的负责人,对这些工作和经验的了解胜过一般的工作人员。我们可能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这个工作的开端,实施的背景,实施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经验被哪些人所认可,有没有其他的教训等方面的材料。
  一个实习记者去采访国庆节前的天安门花坛,想了解花坛的设计方案、特点等。在写回的报道中,介绍花坛的设计和施工的采访对象不是园林局的职工,而是一个在天安门前值勤的警察。这位实习记者说警察也了解花坛的施工和观众的评价,等等。但是,从材料的权威性来讲,这个报道所选择的采访对象是令人遗憾的。既然报道花坛的设计,当然是采访最权威的人,即园林局的设计师和负责布置整体花坛的人。
  一篇报道在谈到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时,写道:“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教育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很显然,吴敬琏在这里谈教育问题是不权威的,这个问题应该去找教育部和高校的教育学家来谈,或者找一个正在就读的学生家长来谈。这要比这位经济学家来谈教育问题更权威。
  如果去报道一个先进模范人物,那么最权威的采访对象就是这个人物本人了。当然,如果要从侧面去采访这个人物的事迹,就要找这个人物最亲近的人,包括他的爱人、孩子、父母、秘书、邻居。这些人或许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官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最了解这个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从他们的口中,你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人物自己可能已经忘记了或自己都观察不到的一些故事和细节。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88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7.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