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万叶集——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万叶集——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作  者:(日)大伴家持 等编,赵乐甡 译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丛 书: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出版时间:2002年04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806572115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古代日本人民在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诗歌文化时,采取了两条途径。一是“诗”,学习汉语诗,用汉诗形式写诗,称为“诗”或“汉诗”。最早的结集是《怀风藻》(七五一年),代代有诗人诗集,直发展到今天,不过,不像过去那样盛行了。一是“歌”,在自己民族诗歌的基础上,改进提高,称为“歌”或“和歌”,以别于汉诗。最早的结集是《万叶集》(七五九年?)。
  一
  我们一向习惯地称《万叶集》为日本的《诗经》,是由于两者都是自己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各自的社会生活面貌,深刻地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发展,成为民族诗歌发展的源头。
  《万叶集》共二十卷,收四千五百余首和歌(长歌二百六十五首、短歌四千二百零七首、旋头歌六十二首、连歌与佛足石歌各一首),署名的作者约有四百七十八人(男三百五十四人、女一百二十四人),其中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上自皇王贵族、公卿官宦,下至农樵渔猎、士兵游女、僧侣尼姑、行吟艺人等。他们的作品,主要分成三大类:其一是相闻歌,写男女情爱、长幼相亲等,数量最多,约占全集的五分之二;其二是挽歌,写祭吊伤亡、临终追悼等,数量最少;其三是杂歌,上两类之外,诸凡行旅、狩猎、行幸、筵宴、交往、游览、风物、感慨等皆入此类,数量约占三分之一。大约自公元三四二年到七五九年约四百二十年间的这些作品,是日本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建成了天皇专制统治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写照。
  二
在反映社会现实中,日本人民充分汲取了中国文学的营养,建立了自己的民族诗律、审美情趣和特点。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和歌的发展轨迹。
首先,在公元六七二年“壬申之乱”以前,歌人多为宫廷贵族,而一些来自口头传颂的作品,其可靠性虽值得怀疑,但总的来说,风格清新古朴,内容多涉人事,也有不少描绘自然景色之作。歌体的定型尚不稳定。额田王(女)可为代表。
其次,公元七一○年迁都奈良以前,接受大陆文化的刺激,作为抒情诗,和歌从内容到形式,渐趋成熟。皇室势力的增强,赞颂皇王的歌成为一股势力。非宫廷贵族歌人的作品却显现出优异的趋势,“歌圣”柿本人麻吕可为其代表。他的歌沉潜深挚、雄厚绚丽。著名歌人尚有“写景之祖”的高市黑人等。
再次,迁都奈良以后,国力的增强,文化的进一步发达使得歌人辈出,成就辉煌,形成了“京洛歌坛”、“筑紫歌坛”的并立。这时和歌创作题材更加广阔,风格多样,洗练圆熟。由于深受儒、道、佛影响,思想性更加沉厚浓重。代表歌人有以抒写自然美见长的山部赤人,有标致风雅、排遣感慨哀怨的大伴旅人,有哀叹社会人生艰辛的山上忆良,也有长于抒写传说故事的高桥虫麻吕等。
最后,山上忆良等优秀歌人在八世纪三十年代相继去世,在发达的天平文化的基础上,虽也出现一些优异的歌人,不过歌风却日趋纤弱华丽,追求形式,流于技巧。代表歌人如大伴家持,在优艳纤丽中,尚泛出淡淡的感伤与哀愁。著名歌人还有大伴坂上郎女等。
和歌在经过了长时间发展演变中,原有的朴野清新渐为文人的矫揉造作所代替。关心社会和人生的优良传统也逐渐被淡忘,和歌向个人一己的抒情与社交的方向倾斜。
但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作品却在向深广发展,《东歌》、《防人歌》及其他民歌,成为《万叶集》中的精华。
  三
《万叶集》产生在“假名”文字出现之前,记录作品全靠汉字。由于民族语言不同,确实费了一番功夫。用汉字的音,则有汉唐的变化,如si (シ)音,则有三十多字,一字一音之外,还有一字数音或数字一音的。用汉字的义,则有本义与引申之别。最有趣的,还有所谓“戏书”,如 mu (ム)、bu (ブ)标“牛鸣”、“蜂音”;如koro (コロ)标“一伏三起”,ide (イデ)标“山上复有山”等。这些被称“万叶假名”的文字,也给“万叶学”带来极大难题。研究《万叶集》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至今还遗留一些未读懂的“难训”原文,学者间只能揣测,见仁见智,其说难一。因此,我们读《万叶集》,也只能依据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翻译起来,不懂的也只好盲从或跟着瞎子摸象了。
  四
译诗难,译短诗更难。日本的短歌总共三十一个字母(音),一定要用二十个汉语词,就很难处理,何况,有的地名、人名多,不仅是字数问题,甚至组成诗句都难。限定字数的体式不妥。另外,更重要的是短歌的表现特点。多数的短歌只提出几个主要诗素,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的余地。以未曾在《万叶集》中出现的阿倍仲麻吕的著名《唐土望月》为例,原歌(大意)只说:
仰望天空,春日三笠山上,月亮升起来了哟。
于是中日人士就解释或翻译说是,故乡月、月相同、年轻来时月、送别月、曾相识、海外明、月皎洁等,可以说都抓住了要点,读者都可以从所有的这些可能,来想像歌人的思乡之心。能全写上吗?写在译文上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歌意受到局限。总之,不把歌意卡死,要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阿倍仲麻吕在思乡,是在“静思”呢,还是“心潮澎湃”呢?也只能靠你的译文去思索。
  五
翻译日文诗歌,我国许多位先生都有卓越的翻译成就,而且学界也有过和歌俳句的翻译讨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至于《万叶集》的翻译,问题主要在短歌方面。我觉得从几十年的翻译实践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古奥。以为古歌要用古语,因此译得比《诗经》还难懂。当时日本人的语文也不见得那么古。
二是添加。“戏不够,神来凑”似的,字数不够硬要凑,便添加一些原歌没有(不可能有)的词,甚至改变了歌的主旨或意趣。
三,打扮。本来是些朴实无华的作品,却有意尽量选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浓施粉黛,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这才是“诗”。
四,改装。不论原作的表现特点如何,一律纳入起承转合的四句里,倒也像“诗”,只是不是那首“歌”。
后三者,大约和采用了固定的体式有关,如五(七)言四句等。至于有的因循五七五七七字数,或者借题做自己的诗的,可不加讨论,只要对照原文,看看其实践就可以明白。我这次,在译短歌时,大胆地将我过去用的五(七)言的体式改了。我认为,这样可能在接受上也许差一些,但比较容易如实地表现歌的内容和面貌。
首先,我用三行分写,在断句时再注意“顿”的乐感作用。旋头歌用四行。
其次,以直译为主,在原歌的基础上尽量不添加“诗素”。
再次,用现代口语,使用一点书面语言,或些许不难理解的古词语,带点古旧感。
最后,打破原歌的音数律,用了原歌所无的脚韵,有的甚至是词曲韵。有韵更符合我国读者的接受习惯。
这样,格式灵活,更容易表现原作,让人更容易懂些。效果如何,译得欠推敲处,也都深望批评指正。

《万叶集》不是一次成书,而是最后由大伴家持(?)续成,没经过统一整理,因此虽然比起《诗经》来,作为一部书,显得庞杂不整,但它不失为日本的一部珍贵的古典和歌集。我想,要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社会和文学(尤其是古代的),要了解他们创造和建立自己民族传统的诗歌及文化,要了解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学习日本人民的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不妨读读《万叶集》。
值《万叶集》全译本问世之际,著名的《万叶集》专家、日本富山大学名誉教授、圣德大学教授山口博先生专此撰写了《<万叶集>与中国文学》,在此谨深表谢忱。

TOP目录

译序
《万叶集》与中国文学
说明
第一卷[第1-84首]
第二卷[第85-234首]
第三卷[第235-483首]
第四卷[第484-792首]
第五卷[第793-906首]
第六卷[第907-1067首]
第七卷[第1068-1417首]
第八卷[第1418-1663首]
第九卷[第1664-1811首]
第十卷[第1812-2350首]
第十一卷[第2351-2840首]
第十二卷[第2841-3220首]
第十三卷[第3221-3347首]
第十四卷[第3348-3577首]
第十五卷[第3578-3785首]
第十六卷[第3786-3889首]
第十七卷[第3890-4031首]
第十八卷[第4032-4138首]
第十九卷[第4139-4292首]
第二十卷[第4293-4516首]
译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863

加载页面用时:93.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