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作  者:张卓元,郑海航 主编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丛 书: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01007356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中国经济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尽管如此,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国有企业改革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已比较普遍地建立起来,并正在逐步完善中。本书力求比较客观地对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并对今后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书由主编提出写作大纲,各章执笔人由多年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果颇丰的专家组成,提纲和文稿经过多次集体讨论,由宋克勤教授做了具体修改,由张卓元、郑海航教授最后审阅定稿。各章执笔人分别是:
导论、第十五章: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十章:郑海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顾问、教授)
第二、三、四、七章:徐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第五、六章:戚聿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第八、九章:吴冬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第十一章:焦建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宋克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附录:姚望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杂志总社编辑)

TOP目录

前言
导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基本经验
一、30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经验
三、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历程和思考
一、改革的背景和由来:1978年前国有企业的体制弊端
二、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期(1978-1992年)
三、国有企业改革突破期(1992-2002年)
四、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期(2002-2008年)
五、对中国国有企业30年改革的思考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一、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企业改革为中心与价格改革为中心两种改革策略的争论
三、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定位与主导作用
一、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功能定位
二、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般功能
三、国有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
第四章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的确立和改革的步步深入
一、企业制度的演变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三、国有企业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
第五章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命题的提出
二、l978年以来中国国有经济总量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三、l978年以来中国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四、l978年以来中国国有经济地区分布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五、l978年以来中国国有经济产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第六章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一、国际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背景
二、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模式
三、中国垄断行业改革中的竞争状况
四、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竞争模式选择
第七章 寻找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国有制形式
一、股份制的性质
二、股份制是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的国有制实现形式
三、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八章 推进中央企业改革
一、中央企业的概念
二、中央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三、中央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
四、中央企业改革的历程与内容
五、中央企业5年改革的总结
六、中央企业改革展望
第九章 中央企业公司治理
一、中央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从传统企业领导体制到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二、中央企业公司治理的特点
三、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历程、成效、问题:
四、中央企业监事会建设:历程、成效、问题
五、完善中央企业公司治理
第十章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蕈30年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与起因
二、30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过程
三、关于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
第十一章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践基础与制度逻辑
二、“国有资本预算”在中国的发展与演进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基本框架
四、国有资本预算与国有企业收益收缴(分红)的关系
五、国有资本预算的功能与职责
六、国有资本预算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七、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预算任务艰巨
第十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四、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减员增效
一、国有企业债务负担与债务重组
二、国有企业冗员与减员增效
三、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与减员增效的成效
第十四章 剥离企业社会负担
一、企业办社会的状况与弊端
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基本思路
三、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主要政策
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的成效
第十五章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攻坚展望
一、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二、基本完成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任务
三、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五、形成规范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体系
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附录一 国有企业改革30年大事记
附录二 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简介
参考文献

TOP书摘

第一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历程和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中国传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从1978年开始,经历了步步深入的渐进式改革和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经过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企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改革的背景和由来:1978年前国有企业的体制弊端
(一)传统国有企业在政府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无权、无利、无责的政府“附属物”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中国的传统国有企业大规模建立。
传统国有企业的建立途径包括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改造民族私人资本以及国家投资兴建。例如,“一五”期间,由苏联帮助设计和提供援助的156个建设项目,5年内投资总额达到110亿元。整个“一五”期间,一系列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项目陆续展开,一个个传统国有企业诞生并开始发展。国家预算内投资额达到531.18亿元,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90.3%。
从1956年到l978年,国家投资陆续建立了规模各异、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绝对主体,是中国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中国国有经济的基础。其他类型企业的数量和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传统国有企业体制是在156个苏联援助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这种体制中,国有企业资本归国家所有,同时由国家直接经营。所以,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这种国有企业体制的特点体现在:
1.在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到1956年,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各主管部)和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的体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分为中央管理、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中央管理为主、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地方管理等四种形式。l957年,中央政府各部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达到9300多家,约占当时国营工业企业总数的l6%,工业总产值接近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一半。
2.在计划管理方面,国家制定指令性计划决定国营企业各项经济活动
在传统体制中,国有企业的生产都要由国家计划安排。到1956年,由国家计委统一管理、直接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达到380多种,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由国家向国营企业下达的指令性生产指标有l2项,包括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新种类产品试制、重要的技术经济定额、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职工总数、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和利润。企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编制季度计划,再按时向上级报批,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上级主管部门为了全面掌握企业情况,制定了40多种报表,由企业及时填写上报。
3.在投资管理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权高度集中
以“一五”计划为例,国家预算内投资额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90.3%,其中,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投资项目占79%,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投资项目占21%。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需要经过国家建设委员会审核,国务院批准;投资额在3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基本建设项目,需要经过国务院相关部委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审核批准;投资额在60万元以下的各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核与批准程序,分别由国务院各部委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自行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国营企业自身没有任何投资决策权。
4.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和“大锅饭”的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国营企业需要的固定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投资需要的技术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和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按企业的隶属关系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无偿划拨。国家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对国营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行计划定额核定,定额以内的流动资金,包括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成品资金,由财政部门无偿拨给;超过定额的临时性、季节性需要的流动资金叫做非定额流动资金,由国家银行发放有息贷款。国营企业除了依据规定缴纳税款外,还需要按照隶属关系把全部折旧基金和大部分利润上缴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只能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计划利润和超计划利润作为企业奖励基金。
5.在产品进入流通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产品和原材料“统购包销”进行分配和定价的统一管理
在计划经济模式中,企业的产品被视为物资。为了加强对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从l953年起,国家把所有物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家统一分配物资,即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物资。这类物资由国家物资总局编制平衡表,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达计划。这类物资在1953年时包括ll2种,到1981年达到256种。第二类是中央工业部门分配物资。这类物资由37个中央部门分配和平衡,在1953年有ll5种,到1981年有581种。第三类物资是地方管理物资,即除第一类、第二类外的物资,这类物资价值低、易消耗,大部分也是由地方政府安排生产和销售。
与物资管理体制相适应,在物资价格管理上,第一类和第二类物资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进行组织调拨,第三类物资的价格实际上由地方政府决定,企业无定价权。
6.在劳动工资管理方面,国家对国营企业用工进行统一分配
对企业劳动用工的管理,以中央集中管理为主。企业招收员工必须有上级批准的招工指标,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地区招工。企业不能自行增减人员,必须在上级规定的劳动定额内使用员工,当然也没有辞退员工的权力。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能进不能出。
企业的工资管理也集中在中央政府的劳动部门中。劳动部门实行统一的货币工资标准,分别按产业和工种规定工人的工资等级数目和工资等级系统,实行等级工资;对企业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职务或职称等级工资。企业各类职工的工资增加都必须由国家统一进行,甚至企业工人加班费都必须报政府批准。笔者工作过的军工厂20世纪70年代工人加班费都要到部里报批。
从1956年到l978年的二十多年中,企业职工工资一直很低,而且长期不变。
传统国有企业体制建立的过程也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过程。从1956年起,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在中国形成并固定下来。这种经济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唯一模式。
传统国有企业体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建设以l56个项目为代表的工业体系,以至后来三年困难的恢复国民经济等阶段都发挥了其集中体制的积极作用。但是进入正常经济运行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也就暴露无余,主要表现在:
1.政企不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不可能直接管理企业,应当由国家授权出资人代表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但是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中,国有企业管理主体分散,出资人不到位。没有统一的国有企业出资人代表,国有企业的管理是“九龙治水”,效率低下,重复建设惊人,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2.国有企业不是市场主体和利益主体,没有积极性
在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中,以及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中,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是国民经济的生产车间,而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对政府“等、靠、要”。政府对国有企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导致传统国有企业没有活力,体制运行产生了消极结果:一方面资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产品严重短缺。
3.国有企业员工端“铁饭碗”、吃平均主义“大锅饭”,没有积极性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中,企业从领导人员到普通职工的收入与自己的工作效率基本没有关系,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办法是长期吃“大锅饭”,而且保持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低收入。国有企业职工的创造力受到很大压抑,人力资源效益比较低下。
4.统购包销和短缺经济替代了市场和市场竞争,使国有企业无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前不承认市场竞争,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相结合,导致国有企业远离市场,缺乏发展动力,没有竞争力。
……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5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