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黄土谣
黄土谣


黄土谣

作  者:陶纯|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570226740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知识小说  >  军事与谍战小说  文学  >  小说  >  按地域分  >  中国当代小说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为军旅作家陶纯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其革命历史题材的军事小说,如《黄土谣》《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生灵之美》等,这些小说将笔触深入历史的沟壑中,书写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抗战故事。《黄土谣》回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边区,将笔墨集中在一位闻名遐迩的劳动模范赵有良身上。赵有良本是贫苦农民出身,后与地主斗气赢得劳动竞赛,从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终成长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受邀参加开国大典。但他的一双儿女却在革命事业中光荣牺牲。《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描写了一个编外的抗日奇侠陶校长,他以一介书生的身份投笔从戎,拉起一支“钢 加鸟 ”的民间武装。这支勉强命名为“清水县武工队”的队伍,与敌人鏖战七年,击毙日本鬼子若干……

TOP目录

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001
黄土谣066
暗香135
好天气157
小推车181
生灵之美205

TOP书摘

序言:军事文学创作的底气何在 陶 纯 翻一翻世界历史和中国史,你会发现,战争是其 主要和 重要的内容之一,尤其是改朝换代的阶段, 是战端不止,灾祸连连。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无疑是一部庞大而复杂的战争史,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海战,再到军阀混战、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战争是常态。战争改写了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文学是现实世界的艺术映射,所以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希腊神话故事主要是战争故事;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属于典型的军事文学。文学史告诉我们,从古至今,战争文学一直占据文学的半壁江山。反过来说,战争是文学的富矿,值得一代又一代作家前赴后继,深挖细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在山东省偏远的乡下偶然读到了《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几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由此狂热地爱上文学,并且在高考中榜后选择了从军之路。四十年过去,我写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是军事文学;阅读作品,也是偏爱军事文学。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地球上的战争难以计数,自小说这个文学门类诞生以来,正面描写战争的作品有很多, 的世界名著中,《战争与和平》写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飘》写美国南北战争,海明威有几部作品写一战和西班牙内战。苏联有不少作品正面写二战苏德战场,人称“战壕文学”,只是现在已经渐渐无人提及。我们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从规模到战绩历史罕见,可是正面描写它们的 长篇小说却乏善可陈。
其实,真正好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很多都是那些打战争擦边球的作品。这类的好作品实在太多,比如《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铁皮鼓》等。《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写 次世界大战前后社会剧烈动荡下的俄罗斯(苏联)大地上人们的奋争、苦难与创伤。前者写顿河岸边哥萨克人的战斗生活,后者写动荡年代莫斯科知识分子的内心困惑。《铁皮鼓》主要写二战前后战争阴影下边缘小人物的生活,借总也长不大的侏儒奥斯卡的眼睛透视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它们不论从题材开掘还是人物的塑造上,都 了战争本身, 了前人的作品,获得了艺术上巨大的成功。所以我 喜欢这三部作品,认为它们才是世界战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事实上,对于小说家而言,正面写战争,往往费力不讨好;主人公不一定非要写拿 的人, 非写英雄。从本质上说,小说家所写的,通常是特异的、不正常的人物或事件。太常规、太高大的人物,还是让报告文学作家来写 好。因为正面战争由报告文学作家去表现,效果可能 佳。比如中国近现代的几场革命战争,军旅作家王树增几乎都有涉及,他先后写出《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远东朝鲜战争》等大部头纪实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说到底,小说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或者说是写照,它不是史书,它的任务不是记述战役过程和真人真事,而是塑造典型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百年孤独》《羊脂球》《白鹿原》《红高粱》《丰乳肥臀》《尘埃落定》等这一类名著,都用较大篇幅写到战争或者战斗行动,主要人物是在战争状态下,或者说是在战争年代里面临的生存困境,我把它们称之为“泛军事文学”。写战争,不一定写正面强攻,从侧面来展示,艺术效果也许 好——这类作品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正是在这里。
中国现当代文学 重量级的小说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以及一批同时代的作家,他们曾经一度生活在战争时期及动荡年代,但是他们都没有写出涉及正面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可能与他们没有亲身经历战争、体验战争有一定关系(老舍的《四世同堂》主要写抗战时期北平的市民生活,巴金在新中国成立后仅写过抗美援朝的中篇小说《团圆》,后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从新中国成立到“ ”前十七年,是红色经典创作的鼎盛时期,那些早年影响过我的重要作品,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当年那些曾经红火一时的战争经典作品,那些“高大上”的人物设置、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被岁月淘洗之后,已经不再吸引当下的读者。社会发展到 ,当代作家再回头去深入历史,重新反思历史、战争和人性,用新的创作手法拿出适合当代人阅读的作品,写出它的当代性、丰富感,进而映射现实,我认为,早该是时候了。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0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3.7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