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夏目漱石散文经典-永日小品
夏目漱石散文经典-永日小品


夏目漱石散文经典-永日小品

作  者:(日)夏目漱石|译者:李振声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定  价:50.00

I S B N :9787020184385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外国随笔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永日小品》是日本经典作家夏目漱石的散文 精品选,包含《文鸟》《永日小品》《伦敦留学日 记》三个部分。《文鸟》是夏目漱石 的散文美 篇,短小而隽永;《永日小品》记录了人情往来、 家庭生计、读书属文以及疗病养疴等生活的琐末细 事,别有一番情趣;《伦敦留学日记》从日常生活 的角度展现了伟大作家人生的一段曲折经历,虽然 多是只言片语,却不乏乍现灵光。

TOP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明治时代小说家,日本“国民大作家”。原名金之助,别号漱石。生于官吏家庭。毕业于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在大学任教。1907年起任《朝日新闻》特约作者。1911年拒 接受日本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夏目漱石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他的门下走出了多位 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其头像曾被印在日本1000日元的纸币上。 译者简介:李振声,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教授。学术著作主要有《季节轮换:“第三代”诗叙论》《诗心不会老去》《重溯新文学精神之源:中国新文学建构中的晚清思想学术因素》等;译著主要有《苏门答腊的郁达夫》《虞美人草》《江户艺术论》等。

TOP目录

文鸟
梦十夜
永日小品

TOP书摘

《永日小品?猫之墓》 搬到早稻田住下后,猫便 天消瘦下来, 没了跟小孩一块儿玩闹的心绪。一出太阳,便在廊檐下躺着,方方的下巴枕着齐簇簇并在一起的前脚,一动不动地瞅着庭院里的树丛,再也看不到它起身走动的身影。就是小孩在一旁闹翻了天,它也总是一副浑然不知的神情。小孩这边,也是破天荒头一遭不再把它当玩伴了,他们嘀咕,跟这猫儿压根儿就玩不起来,它跟老朋友都生分了。不光是小孩,家里的女仆也在奇怪,每天只须在厨房角落里搁上三顿猫食就行了,别的就无须再管,而那三顿猫食,差不多也都是让邻近的那只硕大的三毛猫给吃掉的,而这猫儿却连一点儿生气的表情都没有,也看不到它拉开干架的阵式,只是一动不动地躺着。可那睡姿,给人的感觉却并不怎么舒坦。它不是那种舒心悠闲躺在那儿晒太阳的样儿,倒像是拘束得动弹不得似的——这么说还不足以形容它的睡姿,那是超过了慵懒的某种度,不动弹显得寂寞,动弹则 显得寂寞,故而只好忍着,一直就这么忍着。那眼神虽然一直望着庭院里的树丛,但恐怕根本就没留意到树的叶子和树干的形状,发绿的黄眼珠只是呆呆地落在一个地方。在家里小孩的眼里,就跟没这猫似的,而猫儿自己也好像对自己生存在世不甚了了似的。
说是这么说,可有时遇到什么事,它也会出去走走,于是,随时便会遭到邻家三毛猫的追逐,因为怕三毛,它便会窜上廊檐,撞破闭着的纸隔扇,逃到地炉边上来。家里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得到它的存在,而它大概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心满意足地意识到了自己生存在世这一事实。
就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猫儿长尾巴上的毛便渐渐掉落了去。一开始是好多地方稀稀拉拉的,就跟一个个陷下去的坑似的,到后来成片地掉,裸露出红红的肌肤,就这么无精打彩地耷拉着,看上去便觉得可怜。它呢,则对万事疲倦已极,佝偻着体躯,不时舔舐着身上伤痛的部位。
“哎,这猫儿怎么回事啊?”我这么问道。“是啊,恐怕是老了吧。”妻子极其冷淡地回我说。我也便听之任之,把它搁在了一边。于是过了片刻,那猫儿便呕吐了起来,这一回吐了三下,喉咙那儿剧烈地起伏着,还抽噎着突然打了几个痛苦不堪的喷嚏,虽说它已痛苦不堪,可出于无奈,待我意识到它要呕吐打喷嚏时,便赶紧把它撵出了门去,要不,榻榻米和被子便会让它无情弄脏了的。那特意用来待客的黄褐条纹丝绸面的坐垫,八成就是让它给弄脏了的。 妻子没吭声。过了两三天,我问她:“给猫喝过宝丹药了吗?”妻子回答说:“给它喝过,不行,它不张嘴。”接着又解释说,“喂它鱼骨都吐了。”我有点儿刻薄地斥责道:“那就别喂它好啦!”然后又看起自己的书来。
这猫儿只要不呕吐,便依然老老实实地躺在那儿。近来,它总是身子缩成一团,好像惟有那庇护着自己的廊檐是值得信赖似的,成天深居简出地蹲在那儿。眼神儿也稍稍有了些变化。一开始好像遥远的东西映在了很近的视线里似的,悄然间变得很沉静,但接下来便有了奇异的变动,而眼睛的色泽也便渐渐阴沉下来。到太阳落山时,我感觉到那眼里仿佛有闪电一闪而过。但我并未加理会,妻子也似乎未曾留意,小孩自然早已忘记了猫的存在。
晚上,它趴在了小孩晚上盖的被褥边上,不一会儿,口中便发出了呜呜声,就跟从前咂巴着自己捕得的鱼儿时呜呜作鸣似的。此时,只有我觉得好生奇怪。小孩都睡得正香。妻子忙着手里的针线,无心顾及。过不了多久,那猫又呜呜了起来,妻子这才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我对妻子说:“这可怎么办?要是深 半夜的,把小孩的脑袋也一块儿给咬了,那还了得!”妻子说了声“那还不至于”,便又缝起外褂袖子来。猫儿不时地呜呜着。
到了第二天,它便蹲在地炉边上,又呜呜了 。沏茶熬药时,听它呜呜作鸣,心里觉得发怵,可一到晚上,我和妻子便都把它忘在了脑后。其实这猫儿就死在那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家里的女仆去屋后堆杂物的小屋取柴火时,猫儿的身子早已变硬,倒在了一口旧炉灶上。
妻子特意跑去看了猫儿死时的情形,于是一反以往的冷淡,一下儿喧嚷了起来,吩咐常来我家的车夫买了方墓碑来,然后又让我给写点什么。我便在墓碑的正面写下“猫之墓”三个字,又在墓碑背面题了首俳句: 在此墓碑下 闪电倏忽起 驱散漫漫夜 车夫发问道:“就这么埋了?”女仆奚落说:“莫非还火葬不成?” 小孩一下子疼爱起猫儿来。他们在墓碑左右栽上两个玻璃瓶,瓶里插满了胡枝子花,将盛满了水的碗放在墓前,天天换花换水。第三天的傍晚,四岁的女儿爱子——此时我从书斋窗口那儿看到——独自一人来到了墓前,望着白木棒,望了好一会,这才掏出她的玩具勺,舀起供在猫墓前的茶碗里的水喝了下去。也不止这么一回。洒在胡枝子花上的水滴,就曾在寂静的暮色里,滋润过好多回爱子的小喉咙。
到了猫儿的忌日,妻子必定会在墓前供上一段鲑鱼和一大碗拌了鲣鱼的饭,从不忘记。只是近来,她多半是把供品放置在家中茶间的柜子上,不再送到庭院里去了。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43

版  次:1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1.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