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

作  者:张海涛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6月

定  价:79.00

I S B N :978752271448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以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的断裂问题为切入点,旨在明确美学在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论述了美学在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中地位与作用的实际变化及其带来的理论后果。并以美学在海德格尔哲学中地位和作用的嬗变为线索,研究海德格尔从前期具有生存唯我性色彩的此在生存论到后期带有审美主义倾向的本有存在论的转向问题。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力图弥补当下学界对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的不足,从而系统地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把握。

TOP作者简介

  张海涛,男,1982年生,山东泰安人,201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美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现为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2019年人选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5项,西安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A&HCI收录论文1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9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

TOP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活之路:海德格尔介绍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生活背景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人生经历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思想

第二章 存在之思: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辨析
第一节 前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第二节 后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第三章 存在要义:海德格尔存在论之三维
第一节 思维维度
第二节 伦理维度
第三节 对话维度

第四章 美学初构: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美学
第一节 生存论美学的确立
第二节 生存论美学的基础
第三节 生存论美学的域限
第四节 生存论美学的转向
第五节 生存论美学的审美旨趣

第五章 美学表达:后期海德格尔的语言之思
第一节 语言的工具化
第二节 语言的表达
第三节 语言的接受
第四节 语言作为美学的研究基础

第六章 美学升华:后期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
第一节 理念与诗意的碰撞
第二节 诗之自由与诗人之回归
第三节 诗之真谛

第七章 美学反思:后期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特性
第二节 艺术与真理的关系
第三节 审美境域的开启

参考文献

TOP书摘

  《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美学思想研究》:
  四 “存在”的实质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当中,其概念体系显得十分庞杂,许多概念在本质意义上是具有重叠的,同时也时常出现一些非常陌生的新概念或者新术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海德格尔在不断地尝试摆脱认识论思维对于存在论思想的束缚,通过改变术语的方式避免陷入概念钳制或者思维定式,从而更加接近存在的“无蔽之境”。在海德格尔的论述当中,仅存在的描述就有许多种术语,包括无蔽之境、开放领域、诗意家园、神秘等,这些意义重叠的术语不断地在海德格尔思想中涌现出来,实际上却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海德格尔希望自己的思想不被固定概念所束缚,对于包含存在在内的任何一个核心语词,都不希望成为一成不变的定格。当然,无论这些语词如何变化,在演变过程中能够走得有多远,都没有脱离存在的本质。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指出“存在总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存在者才能抵达存在。那么,在混沌繁杂的存在者当中,哪一种存在者才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可以抵达存在的存在者呢?对此,海德格尔非常明确地表示,只有人才能对存在进行追问,并且在追问过程中不断地领会存在,因而这个可以抵达存在的存在者必然是人。当然,海德格尔也特别地强调,他所谓肩负着完成抵达存在重任的人,并不同于科学实践当中活动着的常人,也不是某个或者某群掌握着理性与历史材料的人,而只是人的存在。这实际上也就是海德格尔后来在《论真理的本质》中提到的“让存在”,是对存在的一种遮蔽的解除,同时也是一种揭示。只有回归到人,存在才能够得以显现,并且为人们所知晓。海德格尔从现代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之处,引进了现象学的思考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存在论思想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现象学描述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解释”。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现象学具有一种诠释的性质。在诠释的过程中,存在的本真意义以及此在原初存在的基本结构就向居于此在本身的存在之领会宣告出来。通过这种诠释学的方法,此在可以几近达到本真的存在。
  当然,海德格尔也在反复地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存在与存在者完全不属于同一个层级,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存在者本身,超越了一切存在者的可能规定性。本真存在与此种超越性紧密相关。正是由于最彻底的个体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就存在于此在存在的超越性之中,因而这种超越的展开也就向本真存在不断地靠拢。“正如从任何一个远远近近的东西来看,空间性的切近之敞开状态都超愈了任何远远近近的东西;同样地,存在根本上也比一切存在者更广阔,因为存在就是澄明本身。……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存在才在一种超愈中显示自身,并且就自行显示为这种超愈。”现象学的真理,对于海德格尔来说也是存在的一种展开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超越的真理。存在者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并不是某一种现实中可以观察或者体验到的存在者,也不是人们所能够感知到的现成的存在物,而是“如此存在”。因为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存在者如何存在,而存在者身为何事或者何物并不重要。存在者如何存在,这个问题实际上想表达的就是对于此在要义之思考,也就是对本真的存在的意义追问。
  在现代的学术研究体系中,实证科学发展得十分迅速,并且已经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方式,然而,这种实证研究的方式绝不能作为本真存在的研究基础,否则就会使存在变得现实主义化,失去了其本源的所在。存在论的思想,只能够间接地对实证科学进行观照,实际上研究方向与自然、社会科学等是处于一个相反的状态。自然、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尽可能地做到清晰明确,需要建构相应的概念与理论体系,从而对研究对象的价值进行阐释,使其能够发挥社会化的功能作用。然而,存在论寻找的方向却并不事先给定,而是在不断地摧毁概念过程中追求存在的本源,以泰然任之的态度来看待一切,并不预设存在的价值或者作用。正如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诠释那样,“此在是这样一种存在者:它在其存在中有所领会地对这一存在者有所作为。这一点提示出了形式上的生存概念。此在生存着,另外此在又是我自己向来所是的那个存在者。生存着的此在包含有向我属性,那是本真状态与非本真状态之所可能的条件。此在向来生存在这种或那种样式中,或生存在这两种样式未经分化的状态中”。海德格尔的这一番话,鲜明地指出了此在的存在特性,并且通过模糊状态和“未经分化”的解读,指明了抵达本真存在的诠释学方法。在海德格尔的后期存在论思想中,他先后对语言、诗歌以及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与感悟,都离不开生存论的诠释学方法,通过这种特殊的诠释方式,存在问题的思考得以推向更深的层次。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