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概论


跨文化交际概论

作  者:吴为善,严慧仙

译  者:赵金铭,齐沪扬,范开泰,马箭飞 编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10005924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各国文化与交流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教材依据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教学目的和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是跨文化交际通论性教材。教材以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为主要对象,也可供中文系、外语系本科生及相关的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跨文化交际概论》力避与外语专业同类教材的重复,努力出新,突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体现出学术性、实用性和原创性。在对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等进行界定后,全书从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规范系统与文化过滤、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跨文化语篇对比分析、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与跨文化交际等角度进行阐述。教材吸取当前外语学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创建了不同于外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的框架。教材编写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适当地淡化纯理论的探讨,重在实际案例的分析;弱化对西方文化的系统介绍,强化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分析传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转变立足“翻译”的思路,着眼于现时的口语交际。

TOP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一节 文化、交际和语言
一 关于文化的概念
二 关于交际的概念
三 关于语言的概念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
一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学科背景
二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时代必要性

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一 价值观念
二 民族性格
三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一 思维方式
二 民族中心主义
三 心理环境

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角色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一 角色概念
二 角色关系
三 角色关系的变量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一 人际关系及其制约因素
二 人际关系的文化对比分析
三 人际关系取向及其类型

第四章 规范系统与文化过滤
第一节 行为与规范系统
一 关于规范和规则
二 规范和规则系统
三 规范系统的文化冲突
第二节 代码与文化过滤
一 文化过滤及代码系统
二 明指意义和暗涵意义
三 句法意义和认知意义

第五章 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
第一节 语言使用的文化差异
一 社会语言差异
二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三 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第二节 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一 言语行为理论
二 语言表达的间接性
三 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分析

第六章 跨文化语篇对比分析
第一节 跨文化语篇差异的相关研究
一 语篇及其相关概念
二 语篇的文化差异研究
三 语篇差异与语境因素
第二节 语篇结构差异的对比分析
一 汉语和英语的语篇结构差异
二 语篇结构差异的相对性

第七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一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
二 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第二节 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一 身姿语的文化差异
二 手势语的文化差异
三 表情语的文化差异
四 体距语的文化差异

第八章 性别差异、性别歧视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性别差异及跨性别交际
一 性别文化与性别角色
二 性别差异与交际规范
三 跨性别交际的文化冲突
第二节 性别歧视与跨文化交际
一 女权运动与语言性别歧视研究
二 性别歧视现象在语言中的表现
三 语言性别歧视与跨文化交际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跨文化交际概论》:
  (一)表情语的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人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感受,而且情绪感受都需要宣泄,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表情的展示具有共性,只不过不同文化的表现程度有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内敛,人们习惯于控制自己的表情流露,他们对真实感情往往是“藏而不露”。因此,中国人常常对对方的谈话表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微笑”,对方难以判断其态度。该高兴的时候不会“喜形于色”,该拒绝的时候“模棱两可”。女性更是如此,即使很开心也只能“掩口而笑”,因为笑不露齿是淑女的行为规范。而西方人则截然相反,他们崇尚个性,性格外向,表情外露,喜怒哀乐往往溢于言表。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事实上无论哪个民族都会利用表情这种非言语行为来表情达意,只是展示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正因为如此,不同民族在展示表情方面的文化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在交际中,目光是表情的核心,目光注视的对象、方向、方式都有讲究,注视的时间长短也有不同习惯。英国和美国社会中,一个人在听对方说话时,如果注视说话人,表示“我同意”或“我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如果把目光移往别处,可能表示“我不赞赏你的看法”或“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如果说话人注视听话人,则可能表示“我对我说的话有把握”,而从对方移开视线,则可能隐瞒着什么,也可能表示“我不想让你知道我的真实想法”。因此,在英国和美国都强调交际双方要注视对方,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那是一种有教养的风度,美国还有一句“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的格言。同样,来自阿拉伯文化的人们也重视直接的、保持不变的目光接触,并将其看做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他们认为不论与谁交谈,都应目视对方,因此他们总是紧挨着谈话的伙伴站立着,并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的眼睛。而地中海沿岸的有些国家认为呆滞的眼光会给人带来灾祸,交谈时应尽量避免;希腊人不习惯长久注视他人,这几乎成为一项不成文的法律;美国西南部的那发赫人,也把直视谈话者的目光当做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二)表情语的交际误解
  不同的文化中人们的眼睛定位不同,这更加深了跨文化沟通的难度,如不注意,就很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比如在非洲某一地区,一位美国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该部落的长者很不高兴,因为她要求学生注视着她的眼睛,而那里的文化却不允许孩子看着大人的眼睛。印第安人也是这样,他们认为直视比你年长的人的眼睛是不礼貌的,避开目光才表示尊敬,所以他们与人交谈时,眼睛必须东张西望,或背对听众,或目视远处。
  又比如西方国家的人演讲时,即使距离很远,也会扫视听众,观察其反应;而此时听众则会以目相迎,表示他们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讲。而西方国家的演讲者在中国演讲,往往会觉得听众的反馈令人扫兴,中国人总是避开眼神交流,以致演讲者以为观众对其演讲没有兴趣。这是因为在中国,正视对方被认为是粗暴无礼,演讲者与听众相互谦恭地回避眼神交流,是很正常的。
  其实,眼睛的定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看语境,看对象。在美国本土和中国社会,眼睛的定位在有些情景中的表现是相同的。比如遇见陌生人的时候只会偷偷地扫视一下,而不会盯着陌生人,因为这是不礼貌的,甚至带有敌意的。又如倾听长辈说话时,眼神往下低着是适宜的倾听行为,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而直视长者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是带有挑衅性的行为。
  即使生活在同一文化圈之中,这种差异也会在亚文化之间产生。在美国社会中,欧裔美国人在发言的时候,通常不会保持直接的、不变的目光接触,他们更趋向于在说话的时候把脸扭转过去,仅仅偶尔回头扫一眼,以便确认与听者的眼神接触;但是当他们在倾听的时候,通常都会保持直接的、不变的目光接触。而非裔美国人在倾听发言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眼神行为和欧裔美国人的表现是不同的,他们在说话时眼神通常是专注于听者的;但在倾听他人时会低下头去,也会转过头去。如果一位非裔美国人和一位欧裔美国人谈话,他们的目光接触总是合不上拍,彼此都会觉得出了点儿问题,但都不明其原因。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9.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