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实践与对策(第二版)
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实践与对策(第二版)


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实践与对策(第二版)

作  者:黄炜 著

出 版 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564239695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作者撰写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达到上述目的或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基于教学实践和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反复修订中,摒弃了本领域常见但不太符合当前情况以及不太符合未来发展目标和趋势的观点;对诸多重要概念,例如广义与狭义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其他重要论述,坚持长期的考证与研究,持续地修订与完善;基于多方的求证,通过谨慎细致地撰写,使该书体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新状况、理念和政策。为读者学习和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问题提供参考,也希望激发更多读者关注国有资产的管理领域。

  《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实践与对策(第二版)》首先介绍分析了国有资产的重要概念、我国国资的概况及相关数据、国有资产的功能,阐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例如论述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八项重要内容。

  继而用几章篇幅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管理、收益管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国资管理,国有资源的资产管理。在这几章中,作者尤其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国有资产的境外经营、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等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比第一版更深入地论述了事业行政单位的国资管理。作者也用很大篇幅较全面和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认知、实践与对策(第二版)》的最后几章还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亚洲和欧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国资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国资管理的政策。通过对比、分析,作者提炼了国外的国资管理的经验给予我国的启发。

  完善我国的现代国有企业体制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作者也使用了较多的笔墨,深入分析了公司经营与治理的重要理念与原则,乃至一些具体的做法,并在多处分析了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创新实践。这些论述散见于多个章节。


TOP作者简介

  黄炜,管理学博士、计算机专业硕士,就职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讲授"国有资产管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近10年内发表学术论文67篇;近6年内出版《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案例及专题分析》《上海国资国企创新改革、国企党建与治理融合研究》《上海国企党建与现代(国有)企业体制研究》《中国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管理研究(2008-2015年)》《管理原理与实践精要》(一、二版)《企业战略管理精要》等14部著作;2017年和2018年,分别获批主持研究2项省部级课题——"上海推进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实践研究"和"上海国企党建与现代企业制度融合研究",均已结题。


TOP目录

第1章 国有资产及其有关的概念

1.1 广义国有资产

1.2 狭义国有资产

1.2.1 国有资产的重要概念

1.2.2 国有企业及相关术语

1.2.3 国有资产的历史数据与比较

1.2.4 国有资产其他方面的数据和情况

1.3 国有资产的功能

1.3.1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

1.3.2 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1.4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第2章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2.1.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四个层级

2.1.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2.1.3 国有资产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2.1.4 国资委的监管范围

2.1.5 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2.1.6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其他方面

2.1.7 现代企业制度

2.1.8 国有资产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2.2.1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2.2.2 第二阶段,1978-1988年

2.2.3 第三阶段,1988-2001年

2.2.4 第四阶段,2002-2012年

2.2.5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

2.3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管资产、管人与管事

2.3.1 关于我国国有公司干部和人才管理的分析

2.3.2 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的分离

2.3.3 政府监管不可缺席

2.4 正确认识和处理涉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些具体事项

2.4.1 国资委、国资经营机构与国有公司之间的协调

2.4.2 上下级国资委之间的协调

2.4.3 建立和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2.4.4 国有资产监管方式

第3章 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

3.1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3.2 产权转让与产权交易市场

3.2.1 产权市场的5个作用及我国产权市场的发展

3.2.2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3.3 经营类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

3.3.1 经营类国有资产流失的13条途径

3.3.2 经营类国有资产流失的8个原因

3.3.3 防范经营类国有资产流失的10条对策

……

第4章 国有资产的投资管理

第5章 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


TOP书摘

前言/序言

  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虽然研究者不少,但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作者也未曾听说。因此,国资管理仍是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教研领域。作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讲好这门课或写好该课程的教材,需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或解决相关的问题。

  第一,避免过多地进行理论阐述,避免使学生易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在教学中需加强实践方面的论述,适当地增加案例教学。即使阐述理论时也应做到贴近现实,言简意赅,不宜大段大段地进行理论阐述,尤其在大专、本科教学阶段更要深入浅出地教学。

  第二,使教学内容紧贴时代背景、当前情况和最新政策。对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情况,不必花太多的笔墨分析,而应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当前的时代背景上,着重考虑当前的问题。应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往的政策基础上,多关注并努力实践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会议精神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最新政策。

  第三,在本领域,关于某些问题会有一些截然不同的观点,需要进行梳理和分析。作者也会在本书中就某些方面提出不同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第四,这门课的名字听上去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或畏难情绪,例如可能觉得这门课比较枯燥。为此,讲授这门课或撰写该课程的教材,应注重趣味性,可以在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等方面,选择生动有趣的材料授课。国有企业应向民营、外资企业学习;反之,国有企业的规范、严格的管理、先进的理念也是后者需要学习的。学生学此课时不要以为它只与政治、行政关联,实际上此课程的内容很丰富,并与市场经济、国内外大势紧密关联。

  第五,讲课往往会面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教材的读者更是类别繁多,需求不一。只关注趣味性、简单易学、内容精简等方面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当的理论论述深度。有些教材的案例很丰富,但理论论述单薄,这是不合适的。这又要求教师和教材的作者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国资管理问题,不避艰深、枯燥、繁杂的资料,深入国资管理一线调查、研究、实践,自身学有所得后,方能高屋建瓴地传授给学生。这也是教师和教材的作者自身提升的重要途径。不但需有深度,还需生动论述,言之有物,避免枯燥无味,方能吸引读者。生动的一个体现是与实践紧密结合,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纸上谈兵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

  作者撰写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达到上述目的或解决上述问题。作者基于教学实践和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在反复修订中,摒弃了本领域常见但不太符合当前情况以及不太符合未来发展目标和趋势的观点;对诸多重要概念,例如广义与狭义的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及其他重要论述,坚持长期的考证与研究,持续地修订与完善;基于多方的求证,通过谨慎细致地撰写,使本书体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最新状况、理念和政策。为读者学习和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问题提供参考,也希望激发更多读者关注国有资产的管理领域。

  本书首先介绍分析了国有资产的重要概念、我国国资的概况及相关数据、国有资产的功能,阐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方面,例如论述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体制的八项重要内容。

  继而用几章篇幅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管理、收益管理,事业行政单位的国资管理,国有资源的资产管理。在这几章中,作者尤其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国有资产的境外经营、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等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作者从实践的角度比第一版更深入地论述了事业行政单位的国资管理。作者也用很大篇幅较全面和深入地分析了国有资源资产的管理。

  本书的最后几章还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亚洲和欧美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国资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国资管理的政策。通过对比、分析,作者提炼了国外的国资管理的经验给予我国的启发。

  完善我国的现代国有企业体制是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作者也使用了较多的笔墨,深入分析了公司经营与治理的重要理念与原则,乃至一些具体的做法,并在多处分析了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创新实践。这些论述散见于多个章节。

  与其他类似的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本书减少了论述国有资产管理历史情况的篇幅,更聚焦于当前的情况和问题,聚焦于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对策。

  本书不停留于“知”,进一步向“行”进发,探索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实践;撰写的目的超越让读者认识学习的对象(其性质、关系等),帮他们进一步了解学习对象的功能、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等。作者在本书中把更多精力放到“行”上。

  上述写作思想与风格还使本书产生另一个重要特点,许多章节甚至小节的内容各自成篇。作者也已基于这些章节、小节,凝练、拓展出若干篇论文并发表于一些学术期刊。2。3、10。3、10。4节凸显了这一情况,作者已发表的若干篇论文就起源于这三节,节尾均有标引。

  作者基于自己这几年在国资国企管理领域的持续学习与研究,梳理、更正了在其他不少论文或书籍中普遍存在的过时的、不恰当的观点和说法(参见附录),确保本书中关于国资管理政策的论述体现了中央的最新政策与精神,并适当把自己发表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入本书中。

  作者注重用辩证思想及相关案例论述同一事物的对立面,或者用不同甚至相反的视角分析同一事物。对同一问题或事项,如果现实中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念与实践,作者将分别介绍并分析之。例如,关于中管企业垄断经营的辩证认识,国资监管大格局的利弊,实事求是地、辩证地看待竞争中立,国有控股权与股权制衡,国企高管薪酬认知与管理,国企独董认知与管理。

  作者遵循撰写规范,明确标引引用内容,使相关数据和观点言之有据。作者也为本书中有关的事实和数据标明了发生的时间(很多都是近两三年的最新数据),以利于读者掌握清晰的时间脉络。

  为了消除和避免读者关于当前国资国企管理状况的误解,为了让读者了解此领域的当前状况,作者基本上采用近两三年的数据,论述近两三年的事实和问题。除非需要进行较长期的比较,或者需要让读者了解更早一些的背景,作者才采用较早的数据,阐述较早的事实。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06

版  次:2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31.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