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偷来的时光(这是一本外地人写给四川的情书,写给成都的现代版的梦华录)
偷来的时光(这是一本外地人写给四川的情书,写给成都的现代版的梦华录)


偷来的时光(这是一本外地人写给四川的情书,写给成都的现代版的梦华录)

作  者:张学勤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220120466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书中对生命的感悟,对繁忙的醒悟,行走山水的记录,古朴民风的绘图,都呈现出难得的宁静和舒适的阅读。

书中有白云深处的人家,有夜月泉水的声响,有野村山茶的清香,还有川西大山深处的漫山梨花,有古人今人的对话,有西窗夜雨,有江边对弈,把对时光的看法,对闲暇的看法,对旅行的看法,对四川的热爱,对成都的眷恋和欣赏,都点点滴滴的写在笔下。


TOP作者简介

张学勤,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公安宣传舆论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品:《奇情壮采三国志》《人生忽如寄》等。


TOP书摘

川西春雨,四月人间

  坐在咖啡屋的玻璃窗前,捧着一杯热腾腾的卡布奇诺,闻着咖啡香,淡然地望着窗外的屋檐,倒春寒的雨滴正一滴一滴,次第的从屋檐上落下来。

  透明的雨滴,青色的屋檐,湿湿的青石板,耳边响起的则是咖啡屋里冲泡咖啡的声响,静中有动,躲在屋内,看外面的小巷,眼神都是那么的舒缓,那么的清朗。

  这种久违的感觉,早已经被日常的奔忙冲散了,散在城市中的来来往往,散在办公室的紧赶慢赶,差一点在某一段时光中遗忘。

  朋友说,春天的水街,最有江南的模样,梨花枝头白,树下盖碗绿,春水悠悠,春风微凉,若不是疫情,一定来水街,带上峨眉山上的刚采摘下的春茶,一起聊聊《苏轼十讲》。

  要知道,疫情期间,水街也是封闭了的,李花、杏花、梨花、海棠,都是独自开放,最萌的时候和最灿烂的时候,只有黄鹂、鸽子们在欣赏。

  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陈锦茶铺的坝坝茶,人去场空,戏台子也是空荡荡,静得难以想象。偶尔有一两个人戴着口罩在游荡,孤魂一般地,守着这一街的春色绽放。

  现在,一番磨难,历经艰辛,几多牺牲,终于疫情稳控,水街也有序开放,我却要对朋友说“今春将过,水街的梨花已经开放,若是你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尽管来水街喝茶,可惜的是那满地梨花,瓣瓣碎玉,洒落青石的情景,也看不到了,来年,我们不要拉下就行。”

  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若是平时,这个季节我最想去的是杭州,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想去西子湖畔,那一处绝好山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丰子恺的笔下,西湖的春天,柳丝缠绵,点上一壶龙井,看着龙井的嫩叶舒展,看着茶雾缥缈蒸腾,浅尝一口清香,充盈一味春天。哪怕是坐上半个小时,然后,匆匆地赶往机场,余韵未尽,也是知足。

  好山水的地方多,可如同西湖,人文氤氲的地方,却极为稀少了,记得西湖岸边,有一幅镂空雕塑铜像,便是林徽因的剪影,短发,裙装,飘逸地行走,温婉隽秀,都给了西湖一种独特的美感,美丽得让人忧伤。1955年,林徽因去世,金岳霖题写的挽联曰:“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那雕塑上的文字,正是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里的句子:“在光影恰恰的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墙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我每一次去西湖,都会在这一处风景驻足,默默地念着文字,去抒发自己的敬慕。无论用手机,还是用单反,都拍不出满意的照片,或许,这雕塑是不能离开一湖山水,一城才情,“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最近一次去西湖,是在2019年年底,在雕塑的旁边,有一只白色猫咪,蹲在湖边看西湖,任凭是怎么呼唤它,它仍旧面对西湖,那么的专注,我觉得,动物也爱这片独特的地方,并眷恋每一分观湖的时光。

  比起杭州,成都缺了西湖的人文底蕴,不过,成都现在也有很多湖了,并且,成都的街巷具有独特的川西味道。还有,成都的林盘,算是一种乡间田园的典范,竹林、小池、矮墙、老树,浑然一体,最适合慢,不会让你太满,而是让你慢下来,听到风声,听到鸟叫,等着枝头上的青枇杷绿樱桃成熟。

  山水灵气,不同的地域,自是上天的安排与造化,人要是有条件了,自然会选择一处与自己相投的小城,安度此生。我的几个大学同学,故乡在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毕业后十多年间,竟然,都来到了蜀地。

  疫情隔离期间,众多的朋友意识到,原来老家有一座宅院,是多么的奢侈,怪不得古人千里万里行商从政,最终都要在老家寻一处好山水,造一座小宅院。城市迷离,江湖喧闹,那带月荷锄归的宁静,采茶南山上的清新,才是一种转了一圈的生命轨迹。你瞧,陶渊明找了地方、王维找了个地方,当然,苏轼是不得已经常换地方。

  说起找个地方生活,我笑着和朋友说,苏轼的老爹,苏洵苏老泉,打心里最喜欢的地方,不是四川,不是眉山,而是我们河南老家,他一直打算在嵩山地界上,寻一处宅院,他始终有一个安家中原的计划,那个时候,蜀地风景虽好,但偏远闭塞。苏洵想的是,“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想必当时的汴梁,便如同今日的北京,京华之周边,便是独特的吸引力,嵩山也的确是山势起伏厚重,一方云气,好风土,好人物。

  苏洵终究没能如愿,倒是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喜欢江南,几番周折,便在常州安了家,苏辙则是接近了老爹的梦想,在许昌安了家。朋友曾经陪我去过许昌,本是为了寻访三国的曹魏遗迹,不承想那个地方竟然是苏辙的隐居地。若是当时知道,一定前往拜访,不敢错过。

  人间四月的成都,雨,下得不大,若论量来说,不好形容也不好把握,总之,很舒服,借用苏东坡的说法:“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所以,有时候,成都春雨是不用打伞的,一树一树的枝叶舒展,都是翠色蹁跹,在雨滴的清洗下,娇嫩无限。

  与三苏相同的是,我也想选一处地域,安身。与三苏不同的是,他们眷恋的是中原或者江南,而我则是,从北方来到川西,就在距离他们故乡不远的成都,安家。时不时周边转一转,崇州,陆游安过家,“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新都,是杨慎的老家;邛崃,是卓文君的故里。在成都的时间愈久,外地人就愈成都化。

  这或许就是一种变迁,也是川西魅力的沉淀,尤其是在这个人间四月天,走在成都的街道上,“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若是放到现在,林徽因会觉得成都的水街,最适合四月天的气息,说不定,也会来买一座宅院,把心安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4.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