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作  者:李安增

出 版 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3334329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之日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随时代变换而时起时伏、时隐时现,但从未断绝。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二者关系的研究,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视察曲阜并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周年之际,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会议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22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大会围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并取得了新的共识。

TOP目录

马克思主义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时代意识和历史意识,深化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研究
文化自信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创新
中华民族的创新禀赋及其当代开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价值定位
从思想的客观性与客观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资源
新时代大力提升文化向心力的五个维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和路径原则探析
孔子生态治理思想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需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
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核心价值观视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岭南儒宗”陈宏谋民本思想初探
从“中和”文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全球治理中的再出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泰山学术论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会议综述
后记

TOP书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上曾经存在两种极端态度: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的文化,能解决一切难题。即使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仍坚信半部《论语》治天下。另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是处、百无一用。诸多仁人志士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道路中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总根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它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使人们故步自封,导致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文化都以失败告终,传统文化由此被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更是达到顶点。历史和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极端态度都是不对的,过度的褒奖和贬低都不能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态度。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科学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华文明的形成史上,甚至在世界文明的形成史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以来,毛泽东同志首先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分为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今天继承和弘扬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仍然起着积极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指导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其中所有的内容,不能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儒学就一直对意识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国家制度的根据。中国古代国家机构的性质、运转规则基本没有变化,其背后的缘由就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意识形态——孔孟儒学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其次,它是各级官员的行为准则。中国历史上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人治,人治就是通过各级官员行使权力来管理国家,儒学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对官员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最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标准。儒学不仅仅对官员起到约束作用,对平民百姓的行为也有一定的激励制约作用。不过,处于当今社会,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儒学。虽然儒学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儒学对后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也确实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必然结论。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占据指导地位,不仅仅是一般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也不仅仅在文化建设、价值引领上起作用,最核心的就是起到国家意识形态的作用。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84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3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