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乾隆的惆怅(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乾隆的惆怅(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乾隆的惆怅(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作  者:范军

出 版 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70213603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乾隆的惆怅》是“文化散文**系列”中的一种,为浙江丽水学院范军教授的文化散文选集,全书分为“乾隆的惆怅”“温润千年”“1793年的傲慢与偏见”“叶绍翁突围”四辑,收录了《叶绍翁突围》《张居正的瓶颈》《乾隆的惆怅》等篇目。范军的文字流畅,可读性强。透过全书,我们能感受到历史人文腠理、断层与褶皱,体味到器物地理体温、况味及裂纹。

TOP作者简介

范军,浙江人,1969年出生。《百家讲坛》《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曾为北京《卫视周刊》杂志执行主编、北京新长安影视公司文学(剧本)策划。 出版作品有《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大宋权力场》等。

TOP目录

第一辑乾隆的惆怅1
晚唱:以秦朝为例3
晚唱:以隋朝为例35
晚唱:以北宋为例65
崇祯的努力与失败96
顺治:在满汉文明的夹缝中102
康熙的机心与选择107
乾隆的惆怅112
嘉庆皇帝的一地鸡毛118
道光拐点135

第二辑温润千年141
温润千年143
一念江南一念祯旺152
风雅碧湖157
高井时光167
西湖记忆171
普陀:一座岛的器量与成全177

第三辑1793年的傲慢与偏见183
孔子的*后十八年185
公元前134年197
汤显祖:一个知县的万历二十一年202
1793年的傲慢与偏见211
1900年216
1905:书生们的喧哗与骚动221

第四辑叶绍翁突围227
丝绸邮路229
叶绍翁突围233
张居正的瓶颈243
无法抵达248
当解缙遭遇河州252
中庸258
鸦片战争的背后263
一座园林269
袁世凯路径275

TOP书摘

晚唱:以秦朝为例

站在历史大规则的背后,审视一个王朝的走向或者说宿命,细心的人们或许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节点,以及依附在这些节点上的关键人物。
当然,对秦王朝所走过的若干节点来说,其起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终点会停在哪里,甚至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停住。
没错,是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在这个王朝开始的时候,就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尽管很多年之后,几乎没有人知道那个叫嬴政的孩子拥有怎样的童年;更没有人会将他的童年和一个庞大无比的帝国命运做一个相关的联想。但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降落一样——当秦帝国的命运被交给一个从小心里有阴影的人去掌控时,孤独的孩子注定看不住铁打的江山。
一切不妨话说从头。

秦始皇嬴政的童年充满了不安全感。
因为他天生就是个人质。
他的父亲子楚在秦赵关系*为紧张的时刻被作为秦朝的人质留在了赵国。若干年后,子楚在赵国娶妻生子,这才有了小人质嬴政。
嬴政当然知道他的祖国是秦国,但却不可能回去看一眼。因为他是一个人质。
从小,他就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从小,他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
如果这辈子,他终生被质押在赵国的话,这种痛苦将陪伴他一生。不过仅此而已,不可能再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人质。
但是命运的翻云覆雨手此时伸向了他——吕不韦出现了。吕不韦命中注定要将这个孩子的命运和一座江山的命运绑在一起。
只是,吕不韦没有想到,他的命运也被这个孩子给主宰了——若干年后,他成了秦始皇嬴政的阶下囚。当然这是后话。
吕不韦其实只是个商人。在这个世界上,商人有很多,但吕不韦是个非同寻常的商人。
他问父亲:如果能拥立一个国君上任,可获利多少?
父亲告诉他:其利千万倍,不可计也。
吕不韦于是抓住商机,开始行动。他以金钱开道,先后运作子楚和嬴政回秦国,又耗巨资运作子楚成为秦国国君。
吕不韦成功了,他果然获利千万倍,成为秦国的宰相。

这时的秦国,仅仅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庄襄王子楚在做了多年的异国人质之后乍登大宝,惊惧之余唯处处小心谨慎,只求安安心心过好下半辈子,哪有什么统一中国的宏愿;嬴政当时只有十岁,不爱说话,整天只拿惊惧的眼神四处看,谁都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有吕不韦在四处圈地,发着狠地要将失去的损失夺回来。
一切的迹象都表明,此时的秦国只是个平庸的国度,看不出有任何发达的可能。
三年后,子楚死了,嬴政继位。但很快他就发现,大秦江山名义上是他的,实际上却是吕不韦和太后的。
该拿的主意他们替他拿了,不该拿的主意他们也替他拿了。
因为他还小,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嬴政孤独地站在大殿中间,看所有的人忙碌,为自己忙碌,以大秦的名义。只有他想为大秦忙碌,却不知从何忙起。
十三岁真的太小。是个任人主宰的年龄。
嬴政只得等待。等待是他的宿命。在沦为人质的日子里,他在等待;现如今,他还需等待。
春天花会开,秋天叶会落。盛衰荣辱是天道,也是王道。
嬴政二十二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等待。
这一年,他发动宫廷政变,罢黜了宰相吕不韦,软禁了他的母亲——一个绯闻缠身的太后,从而将秦国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此时的秦国人心动荡。因为嬴政不仅发动宫廷政变,还发表了一篇《逐客令》,意图将所有的外籍谋士、官员赶出秦国。让秦国成为秦国人的秦国,这是嬴政强烈的安全渴求。
看来外籍高官吕不韦的所作所为真的让嬴政心寒了。虽然没有吕不韦,嬴政这辈子肯定坐不上王位,但事关一个国家的安危荣辱,嬴政还是决定采取门户清理行动。
就在此时,吕不韦的门生李斯上了一篇《谏逐客令》,苦口婆心地告诉嬴政,秦国六百多年来之所以能逐步走强,靠的就是外籍谋士、官员的富国强民之策。从秦穆公时的百里奚、蹇叔到秦孝公时的商鞅再到秦惠王时的张仪、甘茂,秦国走向强大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外籍谋士、官员的大智慧。现如今大王下《逐客令》,这等于是把秦国的大智慧拱手送人啊。凡是圣明的君主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的。
李斯的《谏逐客令》用语辛辣,他因为又是吕不韦的门生,同时也是外籍谋士(嬴政曾拜他为客卿),所有这一切都让时人们担心:这个不知趣的家伙会不会人头落地呢?
谁也没想到,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嬴政此时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容人之量——不仅取消了《逐客令》,还封李斯为廷尉,同时重用大批外籍谋士、官员,为秦国随后进行的统一中国行动汇聚了足够的“外脑”。
看来青年嬴政的心理问题仅仅是强烈的不安全感,而他的老成、忍耐与宽容在此时恰到好处地浮出了水面。这样的品质在战国七子中是很少见的,家国命运的天平在悄然间倒向了秦国,那么秦国*终能抓住这次机会吗?

虽然若干年后,残酷的事实多次证明嬴政的心理问题还有残暴、多疑、自卑等诸多方面,但起码在其执政之前,嬴政的负面心理问题被隐藏得滴水不漏。这个高大英俊的帅哥处世低调、待人诚恳,非常有耐心地吸纳着那些对他成就霸业有用的人才:
比如尉缭。尉缭是来自大梁的兵法家。尉大兵法家擅长“用间”,主张以金钱开路,离间其他六国的君臣关系。尉缭认为,这样的作为远比流血作战要有效,成本也来得低。嬴政笑了,他非常欣赏尉缭的理论,觉得此人是个奇才。嬴政为了笼络他,和他同衣共食,但尉缭却吓得逃跑了。因为从嬴政的相貌中,尉缭看出了一个豺狼的影子:鼻子很高,眼睛很大,前胸突出,很像老鹰,声音粗哑,很像豺狼——此人内心残忍、无情而寡恩啊,用得着你时,可以当爷一样供着;一旦功成,一脚踢开是轻的,送你上西天那几乎是题中之义。尉缭跑了,但嬴政诚恳地把他找回来,强烈地向他展示一个君王的老成、忍耐与宽容,*终尉缭还是选择了乖乖为他卖命。
比如王翦。王翦是一代名将了,嬴政曾经对他有所轻视——秦国攻楚国之前,王翦曾提出非六十万人不可为,嬴政觉得太保守,让他回家养老。李信及蒙恬则表示带二十万大军就可南征,嬴政高兴了,就让李、蒙二人带上二十万大军上路了。但很快嬴政就不高兴了——二十万大军被打得屁滚尿流。嬴政这才明白,名将就是名将,轻视名将就是轻视自己的国家。他带着一脸诚恳,带着满腔悔意来到王翦家乡向他表示谢罪,并成功说服王翦再次出山,带上六十万大军杀向楚国。
王翦的眼光其实非常了得。和尉缭一样,他一眼就看穿了嬴政深埋在骨子里的残暴、多疑和自卑——别看这个君王一脸诚恳,真的把六十万大军交给自己,他放心吗?王翦于是在临出发前一再请求嬴政赏赐他庄园田地以作养老之需。有部将不解,说王大将军寸功未立,为何急着讨赏呢?王翦慨叹:我这哪是讨赏啊?我这是在表忠心,在讨自己死后的丧身之地!
嬴政笑眯眯地接受了王翦的请求,什么都不点破——为达目的,这个年轻的君王什么都可以忍。甚至,他可以没有自己的底线——从人质到君王,人生的大开大合都已经历,还有什么底线需要坚守呢?也许只有天下一统吧。
天下一统,异乡也就成了家乡。那个遥远的赵国将会成为大秦帝国的一个郡县,曾经的人质之辱也就一朝洗清了——这应该是青年嬴政抚平心理创伤的*好药方,也是他*后、*隐秘的人生底线。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78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31.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