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自我与理性——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自我与理性——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自我与理性——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

作  者:张小龙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56418563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现象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并被人们重视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说明现象学是如何与社会科学产生联系的,它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对社会科学的反思以及现象学对社会科学的合理性探讨等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描述一种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自我与理性: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从现象学出发,以现象学态度为基本立场,确认现象学进入社会科学哲学领域的合法性。显然,只有意向性概念的提出才使现象学能够突破近代科学主客二分,现象学介入社会科学才有了优势地位。鉴于时间概念在社会科学认识结构中所处的基础地位,以及时间作为构成对象的形式的可能性条件等原因,现象学的时间性分析成为我们进入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真正起点。而随着对应于科学的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自然态度和现象学态度的区分得到了进一步的揭示,明确了社会科学的现象学提问方式,并认识到具体科学可以就世界提供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使认识被遮蔽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追问社会科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传统认识中对普遍性的追求只是说明了某一类事物的浅层次本质,社会科学一定层面上对个体性的偏重则有利于真正科学地认识具体事物的确切本质。通过贯穿于现象学分析的三个基本结构我们可以描述一种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特点。
  我们将社会科学的认识与人自身的生存联系在一起,认识到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主要并不是来自客观性,而是以社会科学作为人类自我实现的方式本身得到确立的。社会科学不过是人类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一个阶段。而理性作为自我朝向的对象反过来规范着我们的自我实现。因此现象学的社会科学哲学并没有提供给我们一个封闭的知识体系,而是帮助我们看到了社会科学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TOP作者简介

  张小龙,1980年生,山西保德人,哲学博士,现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中央高校业务费项目等多项。

TOP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及概念基础
第一节 社会科学哲学发展概述
一、实证主义
二、诠释学
三、分析哲学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
五、现象学
第二节 现象学社会科学哲学文献说明
一、现象学经典文献
二、许茨及其后社会科学的现象学分析
三、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概念基础
一、把握现象学的困难
二、什么是现象学

第二章 主体回归保证社会科学的可能性
第一节 没有主体的科学
一、伽利略的自然数学化观念与社会科学
二、笛卡尔的“二元论”与社会科学
三、社会科学中主体缺失的四重困境
第二节 意向性改变切入社会科学的视角
一、意向性概念的起源
二、意向性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意向性概念超越了主客二分
第三节 开放的主体
一、胡塞尔对主体性问题的认识
二、生存论现象学对主体性问题的认识
三、现象学回归主体对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时间意识建构作为对象的社会科学
第一节 时间与社会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绝对时间观念
二、作为资源的时间
三、社会科学内的时间研究
第二节 时间的现象
一、文学中的时间
二、科学中的时间
三、哲学中的时间
第三节 现象学中时间与对象构成的关联
一、胡塞尔对内在时间意识的分析
二、海德格尔对时间的分析
三、现象学时间分析的意义
第四节 时间分析对现象学社会学的影响
一、时间证实社会科学对象的特殊性
二、作为社会科学一般方法的理解以时间为基础
三、许茨对现象学社会学的全面建构
……

第四章 现象学反思社会科学的方式
第五章 现象学使社会科学个体性本质显现
第六章 现象学对科学与人性的反思
第七章 对可能质疑的回应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00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8.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