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三国3:谋事在人(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三国3:谋事在人(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三国3:谋事在人(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作  者:[日]吉川英治

译  者:王筱敏

出 版 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4731424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dian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ji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三国》系列共五部,这是第三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孔明之卷和赤壁之卷。

孔明之卷: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了隆中贤人——卧龙先生诸葛亮,便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前往草庐拜访,终于得见。二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畅谈天下大事。

赤壁之卷:诸葛亮前去东吴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将战船连为一片。诸葛亮先凭借地利草船借箭,后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TOP作者简介

吉川英治

日本“国民作家”,历史小说大师,以改编史书闻名。日本菊池宽奖、朝日文化奖、每日艺术奖得主。

1892年生于日本神奈县,幼年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做过印刷工、修船工、花匠、记者等。他22岁正式步入文坛,34岁时在报刊上连载《鸣门秘帖》一举成名,之后创作了《宫本武藏》《三国》《丰臣秀吉:新书太阁记》《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多部巨著,均备受推崇,有“百万人的文学”之美誉。

吉川英治以笔为剑,致力于描写人生的曲折和坚毅的求道精神,深深影响了无数青年人的人生及价值观,他生前身后,全集一再出版,历久不衰。

 

吉川英治文学奖

本奖为纪念吉川英治而设立,范围主要是通俗小说,首次颁发于1967年,现已成为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得奖作家有司马辽太郎、渡边淳一、尾崎秀树、宫部美幸等。


TOP目录

孔明之卷

第一章 关羽千里行

第二章 过五关斩六将

第三章 浪子回头

第四章 古城窟

第五章 兄弟重逢

第六章 仙人于吉

第七章 孙权继位

第八章 霹雳战车

第九章 滚滚黄河

第十章 十面埋伏

第十一章 泥鱼之寓

第十二章 兄弟内乱

第十三章 邯郸之野

第十四章 真人在野

第十五章 辽西辽东

第十六章 食客刘备

第十七章 马跃檀溪

第十八章 弹琴高士

第十九章 吟啸之士

第二十章 指挥之棒

第二十一章 徐庶母子

第二十二章 离鸟哀啼

第二十三章 诸葛一族

第二十四章 卧龙冈

第二十五章 拜访孔明

第二十六章 千丈雪

第二十七章 三顾茅庐

赤壁之卷

第一章 孔明出庐

第二章 东吴之变

第三章 丧钟之声

第四章 蜜蜂和世子

第五章 首战告捷

第六章 刘备借荆州

第七章 舍弃新野

第八章 流离失所

第九章 妻儿离散

第十章 青釭宝剑

第十一章 长坂桥

第十二章 孤帆下东吴

第十三章 舌战群儒

第十四章 火中取栗

第十五章 醉计二花

第十六章 一声号令

第十七章 独闯绝地

第十八章 滔天巨浪

第十九章 群英荟萃

第二十章 军中无戏言

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

第二十二章 呼风杖

第二十三章 一竿翁

第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

第二十五章 凤雏出巢

第二十六章 竹冠之友

第二十七章 寒鸦绕树

第二十八章 铁锁之阵

第二十九章 借东风

第三十章 南风北春


TOP书摘

指挥之棒

 

曹兵大败,逃回樊城。残兵们悲伤地讲述战败的经过。而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却迟迟不归。

不久后,才传来消息。

“吕氏兄弟率领残兵落败而逃。返回樊城途中,于山间狭道遭遇埋伏,燕人张飞和关羽两员虎将率部袭击,将吕氏兄弟当场斩首,其余部下也被杀戮殆尽。”

曹仁闻讯大怒,跺脚骂道:“大耳贼刘备!你既然斩我大将,老夫就要踏平新野,为我的属下报仇!到时候要你拿命来抵!”

出兵之前,曹仁与李典商议战术,却遭到李典的断然反对:“新野虽说是一座小城,刘备的军力也并不强大,但先前由于轻敌,导致我军大败,还白白折损了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如今将军再攻新野,莫非是要重蹈覆辙?”

“李典,你怎么说这么丧气的话?老夫亲自领兵,必定会一举取胜才是。”

“刘备绝非等闲之人,我们绝不可轻敌啊。”

“老夫有必胜的决心,自然会全力以赴。刘备再厉害,只怕他也抵挡不了多久。”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付刘备,更应该慎重。属下以为,我们应当呈请丞相,速派更精锐的大军前来。待我们经过充分的演练之后,再攻打新野不迟。”

“杀鸡焉用牛刀!就为了打一个新野小城,便要去呈请丞相,恐怕会遭人耻笑。”

“既然将军坚持要出兵,那我也不便阻拦。请恕我不敢盲目作战,让我留下,坚守樊城吧。”

“一说打刘备,你小子就横推竖挡,莫非怀有二心?”

“什么?属下绝无二心!”

李典遭到曹仁怀疑,怒不可遏。但他无奈,不能留守城中,只得随队出发,前往新野而去。

此次出击,曹仁一共出动二万五千兵力,是先前吕旷、吕翔军队的五倍之多。

大军即刻从樊城出发。

首先,曹仁先将所有兵船都集中在白河,又将人马和粮草都装满兵船。樯头幡旗林立,千橹齐发,沿河而下,浩浩荡荡地向新野而去。

那厢,刘备等人还来不及庆祝首战大捷,便收到快马来报曹军大兵压境的军情。

军师单福见众人骚动,便制止下来,又与刘备冷静地单独商议:“曹军此番出战,倒是他们自己送上门的好机会。既然曹仁亲率二万五千人马来犯新野,则樊城必定空虚。虽有白河阻隔,地势不利,但我们若要直取樊城,简直易如反掌。”

“可是我军兵力薄弱,连守不守得住新野都成问题,为何还要去进攻樊城呢?”

“所谓战略之妙谛,用兵之乐趣便是,胜难胜之战,成难成之事。转败而胜的机会无所不在,只需悉心把握。人生的境遇,也与此相同。无论遭遇何等困境、艰难,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因势利导,便可化险为夷。反之,若盲目自信,急于求成,只会自取灭亡。”

单福不顾大敌当前,悠然镇定。之后,他对刘备附耳密授一计,刘备这才展开愁眉,面露喜色。

曹仁和李典的大军逐步逼近,抵达了离新野城只有十里的地方。这正中单福的下怀。这时,单福才指挥刘备的军队出城,与曹军对阵。

曹军的先锋李典出战,与刘备的先锋赵云对战。两军展开激战,各自死伤数百人。但是,随着战事愈发激烈,赵云逐渐深入敌阵,直逼李典而来。李典狼狈而逃,阵形大乱,大量败兵四散奔逃,甚至涌入曹仁的中军阵地。

曹仁震怒,对左右骂道:“李典毫无斗志,立刻将他斩首示众,这样才能重振士气。”

众人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保命。

第二天,曹仁变阵。他自己位列中军,帅旗飘扬,李典则退居后阵。

“哼,来吧!”

曹仁摆开阵势,蓄势待发。

另一方,单福陪同刘备一起,站在对面山丘观阵。单福举起指挥棒,指点敌军阵形:“今天曹军摆的阵形,主公可知,这是什么阵吗?”

“我确不知。”

“此阵名为八门金锁阵。曹军这个阵形不错,只是中军那里有所欠缺。”

“是哪八门?”

“八门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部,若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则吉。若从伤门、休门、惊门而入则伤。若从杜门、死门入必亡。今日观曹军摆阵,可以说几乎完美。只是中军之中,却缺少大将压阵,只有曹仁一人指挥,而李典则位于后阵。我们可以利用此处,乘虚而入。”

“要如何破阵呢?”

“我军可从生门而入,再从西边的景门杀出,必可打乱曹军阵脚。”

单福一边指点阵形,一边讲述战术。他条理清晰,了然于胸,其人的用兵之妙可见一斑。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过百万兵!”

刘备听罢,不禁由衷叹道。经过单福的分析,他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于是,刘备立刻召来赵云,命他率领五百骑兵,按单福的计划破敌。

“你率兵从东南角杀入,将敌人赶至西边,最后再从东南方向折返即可。”赵云领命,立刻出阵。他率领五百精兵,摇旗呐喊着,直奔曹军八阵的生门而来。

一时之间,战马奔腾,战士高吼,战鼓轰鸣,战事激烈。

刘备的主力军也为赵云站脚助阵,将士们吼声齐发,声势浩大。

赵云率领五百骑兵,瞬间便攻破了敌军中心,令曹仁的主阵陷入混乱。溃败之兵迅速殃及中军。曹仁只得弃阵而逃。

但是,赵云并不着急追赶曹仁,而是率领部下,在敌阵侧翼厮杀一番。待赵云一直杀到西面的景门,将拦截的敌军击退之后,赵云便高声命令:“我军立刻折返,回到东南方向!”

于是,五百骑兵立刻掉头,他们尽兴蹂躏一番敌军阵地后,便向着来时之处一路反击而去。

曹军精心布置的八门金锁阵,彻底丧失了作用。整个阵形在赵云的突击之下,土崩瓦解。单福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刘备说道:“时机到了!”

单福立刻下令,发起总攻。

新野军虽然兵少势弱,但是出击的时机非常准确。因此,他们一举破敌,将骁勇善战的曹军打得四散奔逃。新野军全军士气鼓舞。

曹仁今天吃了败仗,摆出的阵形被敌军破解,甚为狼狈。但他在李典面前却丝毫没有流露出愧意,反而愈加虚张声势,还大放厥词:“哼!老夫今夜要夜袭敌营,一雪前耻!”

李典则苦笑一声:“你今日摆的八门金锁阵都被对方攻破了,可见敌人深谙破阵之法。刘备手下,定有高人指点,指挥军队。你如今又要夜袭,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曹仁不顾李典的忠言相劝,反而恼羞成怒,破口大骂道:“像你这种胆小怕事之徒,就不配当武将!你少在我面前多嘴,否则革职处理!”

李典见曹仁恶意揶揄,仍然提醒道:“我其实只担忧一点,敌人很可能会趁樊城守备空虚,前去突袭。”

之后,李典便不再多言了。

曹仁不以理会,径自于当晚发起了突袭。但是正如李典所料,敌军早已做好防备。当曹仁深入敌营,正待发起偷袭时,才发觉退路已被截断。同时四面火起,曹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刘备之军早就设下了埋伏,将曹仁的军队陷入重重火墙之中。曹仁只得仓皇突围,跨过火圈,逃到北河的岸边。但是,刚刚寂静萧索的河岸之上,忽然伏兵四起。曹军又陷入一场血腥的屠杀之中。

曹仁张望四周,只听得曹军将士哀号不断,身前身后血流成河。

在伏兵之中,突然跳出一人。他断喝一声,如响炸雷:“燕人张飞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任何人都休想渡河!”

曹仁进退不得,险些就要被全歼于当地,但幸亏李典率兵及时赶到,他才得以逃至对岸。

一行人慌忙逃命,一直逃到樊城之外,未及叫门,只见城门八字大开。城头一人高呼:“败将曹仁快进城来吧,关羽在此迎候大驾!”

只听见一声金鼓敲响,关羽率领着五百骑兵从城内冲出。

“糟糕!”

曹仁大惊失色,只得打马而逃。一路之上,他逢山便爬,遇水则泳。待到他逃回许都之时,已经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他那副丑态被众人讥笑,实在难堪。

三战三捷,刘备意气风发。

待到刘备亲率大军,进入樊城之时,县令刘泌亲自出城迎接。

刘备先在城内巡视一天,抚恤百姓,之后才进入刘泌的府邸。

樊城县令刘泌是长沙人,和刘备同姓。两人同为汉室宗亲,十分投缘,刘泌便邀请刘备到他的府邸歇息。

“得见刘皇叔,刘某不胜荣幸。”

刘泌举家出迎,对刘备款待有加。

酒宴上,刘泌带了一位美少年而来。刘备见此少年人品不俗,才华如玉,便低声问刘泌道:“这位是令郎吗?”

“不是,他是我的外甥。”刘泌面露得意之色,介绍道,“他叫寇封,原是寇氏之子,只因父母双亡,我便将他收留下来。”

刘备十分看好寇封,对他期许有加,当席提出:“我想认寇封为义子,不知可否?”

刘泌自然欢喜:“此事甚好!寇封若能追随皇叔,乃是他的造化啊。”

刘泌将寇封叫来,告知此事。寇封自然雀跃不已。刘备当场赐寇封改为刘姓,改名刘封,让他称自己为父亲。

关羽和张飞目睹此情景,便直言相劝道:“大哥,您已有了自己的子息,何苦再要收一个螟蛉义子呢?恐怕以后会埋下祸端,此举不似你往日所为啊。”

此时刘封已经改了姓,磕了头,也对刘备改口叫了父亲。既然此事已定,刘备又非常喜欢刘封,便不了了之。

“樊城此地,不合适守备。”

既然单福如此判断,刘备便命赵云把守樊城,自己则返回新野。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8

版  次:1

开  本:16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88.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