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


看懂世界冲突的一本书

作  者:关真兴

出 版 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145122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为什么友邦会反目成仇?为什么有些国家彼此积怨已深?

德国vs法国、伊朗vs伊拉克、中国vs朝鲜vs日本、印度vs巴基斯坦、以色列vs阿拉伯……

掌握20组敌对国关系、看懂37张地图布局,复杂的全球局势瞬间理解。

远在天边的战火、冲突,和你我有什么关系?无论是民族对立、宗教战争、资源争夺还是国境纠纷,从过去发生的各种斗争,并未停止于历史之中,导致中东打不完、欧洲吵不休、美俄中之间的竞争未曾停歇,而这个从来就不平静的世界,对你我的影响,不仅是牵动着股汇市动荡、原物料涨跌,影响民生经济与荷包,更威胁到国土安全、政局变化,决定国家在国际间是否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世界各洲的“敌对国”为组别,像同处欧洲的德法、同处亚洲中日韩,或是跨洲的中国与俄罗斯,以及貌合神离的英国(苏格兰、英格兰)与爱尔兰,从20组敌对国形成的前因后果,分析形成敌对状态的历史演进,大大拓展我们在历史、地理、种族、宗教、政治、外交的视野,了解敌对关系形成的脉络,更能深度理解现今世界的纷扰,培养更清晰的国际观,以及对现世的我们有何影响。

 

TOP作者简介

关真兴

1944年出生于三重县。东京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于骏台预备学校担任世界史讲师。

2001年离职,目前着手制作《世界的历史漫画版》系列、《中国的历史》系列(以上书系由集英社出版)等,投身于各种历史相关书籍的撰写与监修工作。

主要著作及监修的作品有《一读就懂的世界史》《详细图解:世界史再入门》、《由三十场战役详读世界史(上·下)》等。

译者简介

李建铨

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毕业,曾任职日商企业,现就读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系在职专班,朝专业译者之路迈进。译作有《看懂世界资源真相,你就找到世界的财富地图》《图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强风吹拂》(合译)、《大人的科学》(合译)系列等。

 

TOP目录

第一章 001

德国VS法国:

引领欧盟的两大强国间对立的历史

第二章 015

奥地利VS德国、法国:

哈布斯堡家族撼动欧洲的历史

第三章 029

西班牙VS地中海各国:

“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第四章 049

俄罗斯VS北欧各国:

波罗的海的霸权之争

第五章 061

英格兰VS苏格兰、爱尔兰:

分裂运动持续到21世纪的背景

第六章 071

南斯拉夫的纷争:

过去的大国,分裂成六个小国

第七章 087

波兰VS德国、俄罗斯:

从世界地图消失的悲剧国家

第八章 099

俄罗斯VS乌克兰:

克里米亚半岛合并的背景

第九章 107

高加索VS俄罗斯、土耳其:

为什么车臣人在美国发起恐怖攻击

第十章 123

以色列VS阿拉伯各国:

激进组织“ISIS”的成因

第十一章 139

伊朗VS 伊拉克:

国界“极不自然”的两个国家

第十二章 151

非洲的纷争:

错综复杂的资源、宗教与民族

第十三章 163

俄罗斯VS英国、美国和塔利班:

“大竞赛”下的阿富汗

第十四章 173

俄罗斯VS中国:

欧洲与亚洲边境的划定

第十五章 181

印度VS巴基斯坦

第十六章 185

东南亚的纷争:

大航海时代殖民势力带来的影响

第十七章 199

中国VS朝鲜VS日本:

东亚的诞生与对立

第十八章 207

拉丁美洲各国的纷争:

印第安人、白人与黑人交织而成的

独特世界

第十九章 219

太平洋上的纷争:帝国主义时代

——列强统治的领域直达地球另一边

第二十章 231

美国VS中美、加勒比海各国:

泱泱大国美利坚与令其苦恼的邻国

 

尾声 透过美国,观察历史的波澜 243

后记 245

 

 

TOP书摘

分裂的德国与集权化的法国

 

谈论欧洲史,一定会提到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又译查理曼)。当时,他统治的版图是以现今的德国与法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地区,创造出结合日耳曼人血统、基督教信仰与罗马历史传统三者结合的政权,也就是欧洲在世界历史上的定位。

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成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及东法兰克,西法兰克王国后来成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即是日后的德国,而中法兰克王国的北部遭到东、西两国瓜分,南部地区则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这几个国家的国境划分有些复杂,本章后续将详细说明。

最初,法国与德国的形成历史大同小异,但法国渐渐朝着中央集权发展,德国则一直倾向分裂。造成两国局势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国国土多平原,而德国森林较多,从而导致两国政权走向不同。

过去的德国之所以倾向分裂,是因为整个国家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领邦”来统治,这些领邦就像一个个小型国家(包括都市)。

诸多学者表示: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东法兰克王国大约分成300多个领邦国家。其中有些领邦占地较大,如奥地利和普鲁士,也有些领邦规模比一个都市还小。

另一方面,整个法国境内,在10世纪末卡佩王朝崛起之后,便一直持续由该王朝嫡系长男承袭统治(史学家称之为“卡佩奇迹”)。虽然该王朝同时也有许多势力庞大的诸侯存在,然而王族体制仍旧保有绝对性权力。在卡佩王朝没落之时,法国发生百年战争,此时取而代之的瓦卢瓦王朝(卡佩王朝的旁系),顺利渡过此次战乱带来的危机。

百年战争进一步加速了法国的集权化统治,到了16世纪的“宗教战争”(法国历史称为胡格诺战争)末期,经过政权交替崛起的波旁王朝,确立了具有绝对权势的君主政权。而德、法两国间的国境问题,也是在波旁王朝时期开始明朗化的,当时法国方面主张“天然疆界”。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这个国家的名称, 在历史上出现的时期较晚。目前的正式国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是“BundesrepublikDeutschland”。但是学者对于“Deutschland”还有些未厘清的问题,这个字源自拉丁文的“theodiscus(民族语言、民众的)”。

对于德国国名的语源,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另外还有一派学说认为,泛指日耳曼民族的“条顿民族”,就是“德意志”这个词的语源。然而,“德意志”一词是在13世纪才开始使用的,表明德国人的国名意识兴起的时期要更晚。

另外,在我们谈到德国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称又不免启人疑窦。17世纪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象征着欧洲大陆最后因宗教引发的规模最大的三十年战争就此告终,德国境内约有300余个都市与领邦,都取得了实质上的独立地位,世人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死亡确认书”。但实际上,在11、12世纪发生的俗人授职争议之后,尤其是1077年发生的“卡诺沙之辱”,是该纷争的最高潮,那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就已经名存实亡。

1356年,一纸“金玺诏书”确定七名选帝侯,来选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此时帝国已注定终将有名无实。但是,皇帝这个称号在欧洲大陆人民的认知中仍旧是权威的象征。例如,16世纪前半叶的卡尔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卡尔是德语发音的称呼)的威望,依然由尼德兰(荷兰的前身)远播至西班牙乃至新大陆。

其后,紧接着法国大革命发生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一世占领德国多处领土,并建立起“莱茵邦联”,在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就此正式宣告灭亡。拿破仑失势之后,“日耳曼邦联”也随之成立,然而这个邦联是由35个领邦和4个自由都市组成的联盟体制,邦联主席由奥地利担任。

 

分处于德、法两国之间的勃艮第地区

 

德国与法国的边陲地带,曾有一个由日耳曼人建立的勃艮第王国,位于法国的西南部,该地区在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查理大帝统一欧洲大陆后,到了他的孙子掌权时,于公元843年签订了《凡尔登条约》,中法兰克王国罗塞尔皇帝将该地编入自己的领土,罗塞尔死后,东、西法兰克王国便开始争夺勃艮第地区。

公元870年,《梅尔森条约》签订后,东、西法兰克王国仍维持对立,到了9世纪末,各地诸侯各自为政,致使勃艮第王国分裂为下勃艮第王国与上勃艮第王国。同时,勃艮第地区北方以索恩河为界,分裂出一个隶属于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王国)的诸侯国,日后成为勃艮第公国。

下勃艮第王国与高原勃艮第王国在10世纪前半叶合并为勃艮第王国(亦称亚尔王国),该国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大帝,因此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

然而,神圣罗马帝国并未实行中央集权制,勃艮第地区诸侯自立为王的现象愈趋明显,到了13世纪,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改向法兰西王权靠拢,14世纪时,连北部地区也臣服于法兰西王国之下。

10世纪左右,勃艮第王国东北部出现一个萨伏依公国。该国曾经吞并瑞士的日内瓦一段时间,并且向周边扩大领土,到了18世纪,甚至支配了西西里岛和萨丁尼亚岛,当地领主自封为萨丁尼亚王,之后该地成为意大利统一战争的核心势力。

最后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是位于普罗旺斯西方隆河下游的亚维农。此地自13世纪起就是一个自治城市,但是自从基督教异端纯净教派(又称阿尔比教派)兴盛之后,法兰西诸侯便开始侵入该地。

14世纪,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四世强迫教皇克雷门五世移居到亚维农(又称第二次巴比伦之囚)。此时,教会将该地买下,成为教皇领地,最后在法国大革命时,遭到法国政府没收。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56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31.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