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华图2018•第12版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
华图2018•第12版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


华图2018•第12版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

作  者:顾斐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04195692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华图?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宝典》是针对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笔试的备考读本。本书共有六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详尽分析了近几年国考、地方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命题规律,作者结合多年的教研经验,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备考方案。章——第四章则针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主要考试题型,从考点、技法、真题、练习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讲解,旨在让考生在熟悉考点的同时掌握方法,在例题讲解中体会技巧,在练习中得以提升。此外,本书第五章还综合部分地方考查到的“特殊题型”进行讲解,真正做到全面、到位,做到有备无患。

TOP作者简介

顾斐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公职产品研究院院长,公职行业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教学法开创者。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命题研究工作,独创言语理解与表达“十大题型”,两大模块教学法及 “言语必杀技法”,被行业广泛借鉴。先后出版的《行政能力测验内部教案》、《微魔块之言语必考成语188条》《行测10天通关特训》成为多年公职辅导畅销书,并多次再版。新浪、腾讯、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特聘专家,是考生心目中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师者典范。

TOP目录

绪论
★一、近五年国考、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模块分值分布2
★二、三维解读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重要性2
★三、探究十年命题思路,展望未来命题趋势3
★四、从言语复习误区中反思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备考方案6
章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整体综述8
节实词辨析9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9
一、感情色彩9
二、语义轻重 11
三、表达风格 13
四、语素差异14
五、词性功能16
★六、搭配范围17
★七、语境信息与限定性选项19
第二节成语辨析23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23
第三节关联词辨析51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52
一、并列关系52
二、承接关系52
三、递进关系52
四、因果关系52
五、转折关系52
六、条件关系52
七、让步关系53
八、取舍关系53
逻辑填空全真测试题库55
目录 目录第二章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整体综述61
片段阅读实战技法61
★一、分步解题法61
★二、替换压缩法62
★三、成分分析法63
★四、背景铺垫法65
★五、表达倾向法67
★六、援引观点法69
★七、举例论证法71
★八、原因推断法73
★九、反面论证法74
★十、标点符号法77
★十一、指代引导法80
十二、选项差异法82
★十三、主体排除法83
十四、排同求异法85
十五、相对法88
节主旨概括题90
一、典型的主旨概括题91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91
☆★☆突破模块一:从微观角度入手,从关联词语切入91
★(一)转折后的主题句91
★(二)结论后的主题句94
★(三)递进后的主题句96
★(四)必要条件后的主题句97
★(五)并列中的主题句98
☆★☆突破模块二:从宏观角度入手,从行文脉络切入100
★(一)“总—分—总”式100
★(二)“总—分”式102
★(三)“分—总”式104
★(四)“分—总—分”式106
突破模块三:从整体概括入手,从关键词语切入107
二、变型的主旨概括题108
第二节意图判断题112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12
★一、做题原则112
★二、做题顺序113
★三、排除选项118
★四、意图判断主旨化——两个并非,一个标准118
第三节态度观点题121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21
一、明确观点121
二、隐含观点122
三、没有观点122
四、杂糅观点122
第四节细节理解题126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26
★一、典型的细节理解题126
二、主旨化的细节理解题131
三、变型的细节理解题132
(一)原因考查类132
(二)目的考查类135
(三)特点考查类137
(四)信息推断类139
第五节词句理解题141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41
一、词语理解题141
二、语句理解题143
第六节代词指代题145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46
一、代词指代题146
二、词语指代题149
第七节标题填入题151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51
片段阅读全真测试题库154
第三章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题型综述161
突破模块一:从语用层面,考查优化表达162
节语句排序题162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62
★一、断定发语词162
★二、验证连贯性164
第二节语句衔接题172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72
★一、居首类172
★二、居中类172
★三、居末类172
第三节下文推断题178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78
突破模块二:从语法层面,考查规范表达181
规范表达实战技法181
一、语句紧缩法181
二、语感审读法181
三、规律标志法181
四、造句类比法182
五、逻辑分析法182
六、停顿阅读法182
七、词汇替换法182
八、添加词语法183
九、语序重排法183
十、逐个排除法183
第四节病句辨析题183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85
一、句子成分搭配不当185
二、句子成分残缺或多余188
三、语序不当189
四、逻辑矛盾191
五、用词不当193
第五节歧义辨析题197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197
一、词汇歧义197
二、语法歧义197
三、语音歧义200
语句表达全真测试题库201
第四章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题型综述209
篇章阅读实战技法210
★一、带着问题选择性阅读原文210
★二、关注文章、段落六大要点211
节人文社科类216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216
一、2017年国考省部级真题216
二、2017年北京市真题217
三、2017年江苏省B/C类真题219
四、2017年上海市B类真题221
五、2016年吉林省甲级真题222
第二节科技说明类224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224
一、2017年国考省部级真题224
二、2017年北京市真题226
三、2017年北京市真题227
四、2017年江苏A类真题229
五、2016年吉林省乙级真题230
篇章阅读全真测试题库231
第五章特殊题型汇总
特殊题型综述240
考点透析及真题精粹240
一、标点符号241
二、修辞手法243
三、诗词鉴赏246
四、错别字辨析247
五、字词注音248
六、字词释义及使用249
七、关联词使用251
八、文体风格251
九、说明方法252
十、句式结构253

TOP书摘

2017年中央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链接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例题1: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 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 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 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 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B. 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
C. 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D. 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一、近五年国考、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各模块分值分布
单位:分/题
模块类别近5年国考及联考分值常识判断0.7—0.9言语理解与表达0.8—0.9数量关系0.7—0.9图形推理(常规)0.7—0.8图形推理(分组)0.7—0.8逻辑判断0.7定义判断0.7类比推理0.7—0.8资料分析0.7—1.0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国考与联考在分值分布上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1)近五年国考各模块分值不变,且以言语理解、分组类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分值高,均为0.8分/题。其他模块分值均为0.7分/题,模块区分度不大。
(2)联考与国考各模块分值有所区别,且不同省份分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辽宁省考中分值高的模块为资料分析,每题1分。此外,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和言语理解分值较高,为0.8—0.9分/题。而福建省考则分布较为平均,均为0.8—0.9分/题。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无论哪次考试,言语理解的分值都是中等偏上,加上题量可观,通常在30—40题之间,言语理解部分的总分值在24—32分之间,几乎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总分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尤为重要,考生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二、三维解读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重要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考生的语言能力,在整个公务员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之所以重要,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从横向角度比较,言语理解与表达在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所占题量比例较高。以中央考试为例,近五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约占整张试卷的30%。这一近1/3的比例对于考生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取得高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由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通常处于整张试卷的部分或者第二部分,着实能够影响考生状态的发挥。加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文字量较大,阅读时间较长,考生若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阅读和解题,将会直接影响整张试卷的作答和其他几个模块的时间分配。
(2)从纵向角度比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复习对于申论以及面试来说均有很大的牵引作用。换言之,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测查考生能力时,各个环节的考试设计并非割裂开的,而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从测查能力角度来讲,言语理解与表达重在测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众所周知,“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升华。因此若要有出色的“表达”,“理解”首先要过关。如果考生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的过程中能够着重提升自身“理解”文字材料的能力,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申论考试中去,阅读给定资料时会受益不浅,不仅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也能提升阅读的质量,从而更为准确地提炼材料中的重要语句信息,为下一步的“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试环节结束之后,达到要求的考生还要进行下一轮的面试,可谓难上加难。面试则更加需要考生能够有效灵活地运用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流畅通顺的“口头表达”。由此可知各位考生若能将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复习思路和解题技巧灵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程度,将会在公务员考试的其他几个环节中有更为出色的发挥。
(3)从应用角度比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具体能力贯穿在公职领域的各个工作环节之中。众所周知,如果没有好的理解能力,在公职领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麻烦和障碍,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政策、文件的相关精神和具体要求,就不能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图和要点。在此基础上,一个合格的公务员还要有准确优化的表达能力,因为在工作领域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表达能力,如给领导、本单位、上级部门、下级部门等各方撰写的公文、日常事务性邮件,或者重要材料等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可以说未来的工作将是一片黑暗。因此从整体应用的角度来讲,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涉及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
相信通过这种三维解读,各位考生应该能够充分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重要性及其在整个公务员考试中的地位、作用。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就要对这一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在备考时间还是在个人精力方面均要有所准备,从容应对!
★三、探究十年命题思路,展望未来命题趋势
根据大纲中的具体表述,结合近十年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真题试卷构成,可以发现这部分所考查的能力及考查的题型已经逐步规范并趋于稳定。从题型角度进行划分,这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类: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其中中央和各地方省市的考试中,在测查题型上又有所差异。
首先,中央考试在经历了几次命题思路的转变后,近几年的考查题型趋于稳定成熟。不过,在省部级试卷和地市级试卷的命题难度上,还是有所区分,这一点主要集中体现在2017年中央的试卷命题上。从覆盖的题型类别来讲,主要体现为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篇章阅读四大题型类别。过去十年的命题中,每年的题量均在40题左右,其中前三大题型(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所占比例分别为50%、40%、10%,主要集中在对“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上。
2017年的命题与前几年有所不同,其中地市级试卷与前几年的命题规律保持一致,依然是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三大题型;而省部级试卷中增加了篇章阅读这一传统题型,其中逻辑填空15题、片段阅读11题、语句表达4题、篇章阅读2篇共10题。这种改变发出了一个信号,对报考省部级的考生而言,要求其对整体文段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一篇短小文段的阅读上,而是要有宏观整体的阅读感。因此,无论是命题难度还是命题形式,对考生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高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其次,各地方省市考试,虽然考情不尽相同,但多数是以中央考试为标杆进行命题的,在此基础之上,个别省市也保留了对于篇章阅读的考查。可以说,地方省市的出题类型比较宽泛,处于稳中有变的状态。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联考”近几年的变化。几年前近二十个省份先后加入了春秋两季联考,使得“联考”成了继国考之后的两轮“小国考”。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了近三年的“大一统”之后,几个核心省份如山东、广东等又退出了“联考”的阵营,各自单独招录、单独命题。因此各位考生在复习各地方考试时务必要了解各地的考情特色,以及是否加入“联考”行列这一重要信息,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复习。为此,我们特地为各位考生精心编制了各地方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囊括了大部分省市的考试情况,考生可以根据此表及时了解当地的命题特点及题型题量。
从近几年的试卷构成来看,在命题思路方面,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逻辑填空:中央试卷构成中主要集中测查考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其中词汇搭配和使用范围为考查重点。此外,对于成语和实词的考查,越来越多地以结合、杂糅的方式出现,这种一题多点的命题思路值得考生关注。
例题1:(2017年国考)水污染防治之难,在于水的。水自源头奔流而下,被沿岸居民、企业反复利用,任何环节疏于治理,都可能让水变脏。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也导致“上游排污,下游遭殃”,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也难以应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 循环性殚精竭虑B. 地域性一掷千金
C. 流动性竭尽全力D. 便利性废寝忘食
【解析】 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通过“水自源头奔流而下”“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可知,空应该选择“流动性”。分析第二空语境,说的是“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那样下游无论如何努力也是很难应付的,“竭尽全力”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C项。
【纠错】 注意“反复利用”与空其实没有对应关系。空我们应该为“水污染防治之难”寻找原因,后文体现出是因为水的流动性,从上游流向下游,沿岸不注意治理,才导致出现了问题。
地方考试中主要测查考生准确理解词语并进行应用的能力,之前更多地集中在近义词辨析方面,较国考而言相对简单。但随着近几年命题的不断成熟,考查方向和难度与国考命题基本保持一致。
例题2:(2016年吉林甲级)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必须以严厉的措施治理污染企业的超标排放,特别是在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方面,更要毫不犹豫采取措施,并确保落实,改变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此前媒体曝光的“某地多家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深水层污染地下水”等行为,必须坚决遏制,任何来自权力与资本的,都不应该动摇治理决心。
A. 首当其冲阻拦B. 毫无疑问阻止
C. 当务之急阻挠D. 毋庸置疑防止
【解析】 一道实词成语混搭题。空,A项“首当其冲”是指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与横线后语境不符,排除。第二空,由横线前“的”可知,所填词语应与“权力与资本”搭配恰当。B项“阻止”的搭配对象通常是能发出动作行为的生物,而“权力与资本”不具备这一特性,排除。C项“阻挠”指使不能发展或成功,其可以搭配生物,又可以搭配非生物,当选。D项“防止”后通常要接“防止”的具体对象,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项。
【成语拓展】 毫无疑问: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急切要办的事。
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2)片段阅读:中央试卷主要集中在“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和“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这两种能力的考查上,题型为主旨概括题和意图判断题,所占题量几乎是等量,此外偶尔还会有几道创新题。因此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央考试的过程中要秉承“抓住重点,兼顾创新”的原则,保证在主要测查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能够保证创新题型不会失分。
例题1:(2017年国考地市)许多度假胜地,例如鼎鼎大名的夏威夷,完全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堆积形成的,直到今天,夏威夷火山群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岩浆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风化之后形成的土壤异常肥沃,造福了当地的百姓。火山岩干净且透水,火山区的水质一流,是众多天然矿泉水基地。此外,火山区还蕴藏着大量矿产,比如黄金、钻石等。在科学上,火山还是研究板块构造很好的载体,它是板块漂移学说有利的证明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夏威夷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B. 火山的经济、生活与科学价值
C. 板块漂移学说的研究思路
D. 火山岩与土壤、水质的关系
【解析】 一道主旨概括题。此题较为简单,通过主体排除法即可确定答案。文段主要的论述主体为“火山”,介绍了火山的诸多好处,与主体匹配的只有B项,“火山”的经济、生活与科学价值。故正确答案为B项。
【纠错】 A项陈述主体为“夏威夷”;C项陈述主体为“板块漂移学说”;D项陈述主体为“火山岩”,均予以排除。
大部分的地方考试,尤其是“联考”,在命题思路上主要跟着中央的步伐,只不过难度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命题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省、区、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新疆等,出现过一些国考不考的特殊题型,需要考生针对它们进行补充复习。
例题2:(2016年上海B类)月球之所以能对地球自转轴的稳定起到重要影响,是因为它异乎寻常得大——事实上,它是太阳系卫星之中相对于行星而言大的。不仅如此,按照目前流行的观点,月球乃是起源于地球演化早期——约45万亿年前——的一次超级碰撞,碰撞的双方一方是正在成长中的原地球,另一方是一个差不多火星那么大的超级“陨石”。
这段文字中有三处破折号,它们的作用是()。
A. 前一个破折号是表示转折式说明,后两个破折号是引出下文
B. 前一个破折号是表示强调,后两个破折号是引出下文
C. 前一个破折号是插入例子,后两个破折号是表示插入补充说明
D. 前一个破折号是表示递进式说明,后两个破折号是表示插入补充说明
【解析】 一道语文基础知识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后两个破折号中间的“约45万亿年前”即便去掉,句子也是连贯的,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故排除A、B两项。个破折号后的“大”与之前的“异乎寻常得大”相比程度更深,为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项。
(3)语句表达:中央考试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对于语句表达这种题型的考查,非常值得考生关注。不仅国考涉及对于语句表达的考查,很多地方的考试中也都频频出现,当然每年的情况也有所调整,各位考生应及时关注历年考情。如广东、浙江、广西、四川、重庆、河南、河北、安徽、黑龙江等地,均在不同年份出现过对于这类题型的考查。这一部分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两种能力上,是优化表达的能力,题型载体以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和结语推断题为主,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连贯、流畅、优美的要求体现出来;第二是规范表达的能力,题型载体主要集中在病句辨析和歧义辨析两种类型上,需要清晰掌握病句和歧义句的语病类型及考查要点。
例题1:(2016年广州)《吕氏春秋》记载,古时有十个相马高人,相马方法各自不同。寒风相马是观察马的口齿,麻朝相马是品评马的面颊,子女厉相马是查看马的眼睛……这十个人都是相马良工,都能看到马的一处征象,就知马骨节的高低、腿脚的快慢、体质的强弱、能力的高下。不仅相马是这样,人也有征兆。
紧接这段文字,作者可能阐述的问题是()。
A. 知人善用的重要性B. 如何识人用人
C.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D. 相马故事的意义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3.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