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
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


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

作  者:梅莉 著

出 版 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定  价:23.00

I S B N :978756223610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宗教    

标  签:道家  子部  国学  宗教文化  文化专题研究  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  道教  宗教与术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将依据笔者对武当山朝山进香所做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对明清时期武当山的进香活动进行梳理,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历史文化地理的方法,具体描述武当山进香的历史过程、武当山朝山道路的变迁、不同时期香客来源的社会构成、武当山朝山进香与明清时期真武信仰状况之间的关系、香客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武当山香会的结构与活动、政府对朝山进香的管理。

TOP作者简介

梅莉,湖南常德人,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道教史研究,著有《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湖北农业开发史》等专著,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TOP目录

绪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说明、史料的运用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武当山朝香民俗的历史
一、朝香概观
二、武当山朝香习俗的起源与明以前的发展
三、明代武当山朝香风俗的鼎盛
四、清以后武当山进香风俗的变化

第二章 武当山朝山古道的变迁
一、武当山内外道路的划分
二、山外道路概述
三、武当山山内神道

第三章 武当山香客的构成
一、皇室成员和官员
二、文人士大夫
三、道士与僧人
四、庶民

第四章 香客朝山的目的
一、祈福还愿
二、游览武当山的人文与自然风景
三、“烧龙头香”与舍身跳岩

第五章 武当山香客的地理分布
一、核心区
二、扩展区
三、边缘区
四、形成武当山香客地理分布的原因

第六章 武当山香会组织
一、武当山香会组织的历史
二、武当山现存的香会进香碑
三、香会组织的结构
四、香会的活动

第七章 明清政府对武当山进香的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进香政策
三、香税的征收
附录
表1 明代武当山香会碑
表2 清代武当山香会碑
表3 匾额对联及器物铭文所反映的武当山香会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总的来说,真武信仰在清代官方祀典中的地位不太高,这一方面与道教整体衰落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则是清廷有意识地抑制的结果。由于真武是明皇室的护国家神,清室入主中原后,便有意贬低真武,大大降低其祭祀的规格与礼仪,转而大封其他神灵,突出的如妈祖、文昌等。妈祖虽曾在洪武(1368-1398)、永乐(1403-1424)两朝受诰封,但因朝廷虔佞真武大帝,妈祖信仰并未持续发展。清朝入主中原后,因满人不谙水性,对僻处台湾的郑氏政权无可奈何,遂利用福建莆田(即今福建莆田)人崇信妈祖的心理,争取水师副总督朱天贵率船300艘,军队2万多人降清,并以此支武力逼降台湾。因而清廷特诰封妈祖为“天后”,此后屡次运用妈祖弭平民变、救灾,并不断予以诰封,使其封号累积达64字之多①。而在明代借助真武而广被崇信的文昌神,在清代地位不断上升,清初与真武一样列入群祀,咸丰时(185l一1861)与关帝一起,改为中祀②。在中国这样一个神权始终受皇权支配的国度里,其信仰对象神格地位的高低,往往要看各代皇帝的推崇程度。失去朝廷大力扶持的真武神,其地位的下降是不可避免之事。明谢肇涮在《五杂组》卷15《事部三》中说:“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缪今世所崇奉正神,尚有观音大士、真武上帝、碧霞元君,三者与关壮缪香火相埒,遐陬荒谷,无不尸而祝之者。凡妇人女子,语以周公、孔夫子,或未必知,而敬信四神,无敢有心非巷议者,行且与天地俱悠久矣。”在明代,关帝、观音、真武、碧霞元君四神香火最盛。而到了清初,顺(治)康(熙)年间的学者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卷4指出:“予尝谓佛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莫知其所以然而然矣。

TOP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8

版  次:1版

开  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8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