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

作  者:王卫民,温海深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10921812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专业科技  >  农业/林业  >  水产/渔业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依据编者多年从事名特水产动物养殖的科研、生产实践和教学等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并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主要名特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饲养及病害防治等内容。在着重介绍应用技术的同时,又注意加强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力求融理论、技术、实践为一体,全面反映当今国内外名特水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技术。《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水产科技工作者和水产养殖者的参考书籍。

TOP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一、名特水产动物与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
二、发展名特水产养殖业的意义
三、名特水产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名特水产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篇 名特无脊椎动物养殖
第一章 蟹类养殖
第一节 中华绒螯蟹
一、生物学特性
二、人工繁殖与育苗
三、仔蟹与蟹种培育
四、成蟹养殖
五、病害防治
第二节 梭子蟹
一、生物学特性
二、仔蟹与蟹种培育
三、成蟹养殖
第三节 锯缘青蟹
一、生物学特性
二、仔蟹与蟹种培育
三、成蟹养殖
四、病害防治
第二章 虾类养殖
第一节 南美白对虾
一、生物学特性
二、苗种培育
三、成虾养殖
四、南美白对虾常见养殖方式
第二节 克氏原螯虾
一、生物学特性
二、人工繁殖
三、成虾养殖
第三节 日本沼虾
一、生物学特性
二、人工繁殖
三、成虾养殖
第三章 贝类养殖
第一节 扇贝
第二节 鲍
第四章 河蚌育珠
第一节 育珠蚌的生物学特性
一、育珠蚌的种类与分布
二、河蚌的形态结构
三、育珠蚌的生活习性
四、食性与生长
五、生殖习性
第二节 育珠蚌的人工繁殖
一、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
二、合浦珠母贝的人工繁殖
第三节 育珠手术作业
一、手术季节
二、手术工具
三、手术蚌的选择
四、无核珍珠的手术操作
五、有核珍珠的手术操作
六、象形珍珠插植技术
七、其他珍珠的手术
八、海水大型珍珠的培育
第四节 育珠蚌的饲养
一、淡水育珠蚌的饲养
二、海水育珠蚌的饲养
第五节 珍珠的采收和处理
第五章 海参、海胆养殖
第一节 海参养殖
一、生物学特性
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三、刺参增养殖技术
四、病害防治
……
第二篇 特种鱼类养殖
第三篇 名特两栖与爬行动物养殖
参考文献

TOP书摘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六)养成期虾病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期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病毒病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有白斑病和红体病两种,为暴发性疾病,传播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生,难以控制。
  (1)白斑病。病原杆状病毒(WSSV)感染引起。
  病症:病虾表现为活力下降,体色正常或变成红、微红或黑褐色,头胸甲与肌肉分离、易剥开,甲壳上有白色圆点,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鳃发黄,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发病虾几天内大批死亡,大的虾比小的虾死亡快。
  发病规律:天气闷热、连续阴雨或暴雨,虾池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池水变清及底质恶化均易发生此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
  防治:养虾池在放养虾苗前必须彻底清淤消毒,放养的虾苗必须为健康虾苗,对养殖用水进行过滤、消毒;养殖过程中,每隔10~15d交替使用生石灰(10~15mg/L)和二溴海因(0.2~0.3mg/L)等进行池水消毒,泼洒沸石粉(每667m2用量20~30kg)和有益微生物;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0.2%~0.3%)、复合维生素(0.2%)、免疫多糖(0.1%~0.2%)和鱼油(1%~2%)等营养性添加剂,发病后,及时捞取病虾,并用二溴海因(0.3mg/L)、活性碘(0.2mg/L)等对水体进行消毒。
  (2)红体病。病原由桃拉病毒(TSV)感染引起。
  病症:红须、红尾、体色变成茶红色,虾体消瘦,甲壳变软,在水面缓慢游动,肠胃空,活力差,幸存者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发病后的病程短,从发现病虾到拒食仅5~7d,10d之后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此病持续10~15d,死亡率高,传染性强。小虾死亡率高于大虾。
  发病时间:一般在养殖后30~60d,发病虾以规格6~9cm居多;当养虾池底质老化,氨氮及亚硝酸盐过高,遇气温剧变后的1~2d内,尤其是水温升至28℃后,易发生此病。得病虾死亡率在40%~60%。
  防治:参考白斑病的防治措施。
  2.细菌性疾病主要由弧菌或气单胞杆菌感染所致。
  病症:病虾体不完整,出现断丝、烂尾、瞎眼、黄鳃、黑鳃、红腿、褐斑和肠炎等症状。犯病虾一般在池浅水处或池边缓慢独游,厌食、空胃,肌肉白浊,生产上根据其病症定名。其中红腿病危害最大,死亡率高达90%。
  发病时间:养殖中、后期和高温季节易发生此病。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盐度低的水域易发生烂眼病。
  防治:每隔10~15d泼洒二溴海因(0.2~0.3mg/L)、生石灰(10~15mg/L)预防一次,或投放一定量的光合细菌预防弧菌病的发生。可用二溴海因(0.3mg/L》治疗,每1~2d泼洒一次,连用3~4d;同时投喂含新诺明或氟苯尼考等环保类抗生素的药饵。
  3.寄生虫病病原为固着类纤毛虫、柱轮虫等。
  病症:表现为黑鳃,附肢、眼、体表全身均呈灰褐色的绒毛状,离群独游,蜕壳困难,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而死亡。有机物污染严重和饲料质量差、对虾营养不良时易发生此病。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98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26.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