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实斋笔记寻梦无痕 章开沅文集(第8卷)
实斋笔记寻梦无痕 章开沅文集(第8卷)


实斋笔记寻梦无痕 章开沅文集(第8卷)

作  者:章开沅

出 版 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定  价:108.00

I S B N :978756226996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实斋笔记寻梦无痕 章开沅文集(第8卷)》共收录百余篇文章,主要为章开沅先生有关一些事情与人的记录或回忆,文章用语精辟独到,随处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底与人文素养,学术性极强,读起来耐人深思。

TOP作者简介

章开沅,男,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一现改名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一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TOP目录

实斋笔记
序言
我的家庭历史
我的学术生涯
我的人生追求
《荻溪章氏家乘》初探
中小学老师
忆黎澍
忆贝德士
忆庆华
忆旭麓
“林章配”
忆时岳
徐迟之死
忆郑君里
永远的友谊——怀念田中正俊教授
北美萍踪
访美日记(1979.9.29一11.6)
芝加哥会议:两岸中国学者第一次正式会晤
对日索赔会
《革命评论》因缘
东京学人
京都族群
宫崎家族
“合宿”种种
访日日记(1979.11.7—22)
韩京十日(1991.6.13—22)
马尼拉印象
日本天水町黄兴题诗
孙中山致黄芸苏亲笔函
唐绍仪手书山田良政墓志铭原稿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版本问题
《容星桥逝世纪念册》
《山东革命先烈碑传录存》
布斯文件(BoothePapers)
晚晴园史实
居正有关土地改革的设想
李宗仁致居正函
日本镌刻《海国图志》相关版本
《旅美三邑会馆简史》
追寻北美华工的足迹
新加坡白氏公会
贝德士文献
《贝德士手稿选辑》
《西文东方学报论著举要》
《旧学》——《汉声》闰月增刊
《萃新报》
《东浙杂志》
《浙源汇报》
《天义报》
《衡报》
《革命评论》
《新世纪丛书》
《觉民》
《克复学报》
《女报》临时增刊及其他
《日新学报》第一篇
《海外丛学录》第一期
《常昭月报》
《爱国报》
《京都日报》
赵凤昌藏札
张謇赠通师毕业生诗
旅通韩人金泽荣
严修赞张謇
黎元洪私档
杨东莼谈社会历史调查
《盛世危言》版本补遗
许寅辉撰《客韩笔记》
王先谦自批《虚受堂文集》
劳乃宣同情农家疾苦
庐山图书馆西文藏书
庐山图书馆中文藏书
因诗悟史
史学寻找自己
治学不为媚时语
历史的公正
历史的公正(续)
史学与政治
“头是×姓物”
对话与理解一
历史的复杂性
“拉贝”现象
广义的对话
贵在通识
集团·群体·中间层次
离异与回归
境界——追求圆融
寻梦无痕
自序
史学的品格
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
走进历史原生态
寻梦无痕
望重士林,泽惠江汉——忆密老
君子之交淡如水——回忆季羡林先生
犹忆风雨同机情——忆高宗鲁先生
笔墨缘结五十年——寄语《历史研究》
笔墨情愿永相忆——我与东京辛亥革命研究会
经常的“栖息地”——忆徐家汇藏书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追忆
倾情新世纪——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南通模式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要爱国,更要理性爱国
傲霜花艳岭南枝——评历史故事片《林则徐》
武汉呼唤研究-
历史记忆与城市升华——纪念武汉保卫战70周年
签名售书有感
林木深处觅绿魂——忆姚水印老师傅
怎样对待草坪为好——读《小草青青,践踏何忍》一文有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校园见闻有感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读张九龄《感遇》有感
犹忆玉屏笛箫声——参加笛箫专场演奏会后的遐思
校报也应以学生为本——从陶行知编《金陵光》说起
陶行知与哥大
明辨荣辱,热爱华师——为刘武教授壮行
往事杂忆——纪念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
岁月如歌亦如梭
“失红”与“霸蛮”——难忘的一课
忆从坡
孟浪少年游
开卷有益
武汉情缘
与共和国同行——回忆从教60年
与一位普通考生的通信
我的史学之路
杂感随笔
读书与求解(学史偶记)——史料与史学的关系
向后看还是向前看——读书漫笔
建设社会主义要靠真才实学——怀念老院长杨东莼同志
我为什么研究中国近代史——回答一些青年的询问
增强主体意识维护科学尊严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华中师大章开沅教授来信
两个世纪的对话——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学者谈
“学阀”的腐化最可怕
回忆学报若干往事
武汉要有“起而行”的紧迫感
仁心厚泽永留人间
与张舜徽先生共同走过的岁月
行军礼告别
文集后记

TOP书摘

《实斋笔记寻梦无痕 章开沅文集(第8卷)》:
  我的老家在安徽芜湖青弋江畔。童年的记忆早已变得模糊,只记得对岸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到春季油菜花开,触眼是灿烂的金黄,与岸边绿色的垂柳相映成趣。
  但家里的人们从来都把自己的籍贯填报为浙江吴兴(今湖州市),至今连我们兄弟的下一代亦复如此。我从小流浪在外,对家族历史了解甚少。幸好大哥作为长房长孙,还保存着一本《吴兴荻溪章氏家乘补编》(1944年版),才使我粗略地获知自己的家世渊源。
  荻溪亦称荻港,因水中芦苇丛生、无边无际而得名。聚族而居的章氏最初似乎没有什么显赫的祖先。
  一世祖、二世祖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二世祖的牌位上“题日处士”,可能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或小手工业者。三世到五世均系一脉单传,直至六世才算有了兄弟三人,自此人丁逐渐繁衍。从九世开始分成若干祠堂,我家属于清芬堂。荻港地少人多,出外谋生者渐众,尤以经商、游幕者为多,我家先人大概就是游于业幕而侨居外省。
  据文献和实物可考者,从我们的十二世祖实庵公开始才进入仕途,成为官僚世家。实庵公在晋、陕两省做过知府或道台之类官员,家中曾长期保存着林则徐书赠给他的条幅和对联,可惜焚毁于“文革”中“扫四旧”之际。十三世祖怡棠公亦曾任地方官员并一度入左宗棠幕府,以前老家曾存有他手书的诗词结集,但早已无可查寻。大约正是由于怡棠公的渊源,十四世祖干臣公(我的曾祖)少年从戎。于光绪二年(1876)以监生报捐州同身份投效左宗棠西征大营,转战于新疆南北两路。1880年以军功补知州,并在左营经办哈密屯防。西征结束后,历任安徽抚署文案、牙厘局提调、无为州知州、怀宁县(安徽首县)知县等职。
  干臣公是我们家人心目中的英雄。其实他的仕途并非得意,后来在宣城任内,因上级对当地“教案”肇事民众处分过重,愤而辞职。甲午战争后转而投身实业,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下海”。1896年在芜湖创办益新面粉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工厂,正式开工比南通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还早两年。嗣后他又在安徽当涂以新法开采凹山铁矿,并在上海设立宝兴铁矿公司。宝兴铁矿有自己的铁路和码头,矿石主要是外销日本八幡制铁所,堪称是今日马钢的前身。干臣公进取心很强,晚年还曾与开滦公司协议合办开平煤矿(我的大哥即以开平为名),不幸在1920年初因病早逝。此后家人不善经营,加以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和国民党政府的巧取豪夺,两家公司先后被政府“劫收”或宣告破产。
  及至我出生之日,家道已逐渐中落,我并未看到先辈当年的辉煌。我之所以追忆往事,无非是因为这种家世对我的学术生涯有两点影响。一是由于干臣公的事迹,诱发我研究张謇的兴味,也有助于我对张謇的理解;二是由于这样绅商门第的背景,有利于我与自己某些研究对象之间的沟通,使我得以结识一批清末民初的知名人士和他们的后裔。记得1963年秋天,我们学校的老院长杨东莼先生,时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把我借调进京,协助征集北洋政府时期史料,并指派我经常与章士钊(行严)先生联络。他在带我去史家胡同章府初次拜会之前,曾悄悄问我:“你与行老有无宗亲关系?”我说:“没有。他是湖南人,我是浙江人。不过我的堂伯章宗祥倒是与他有北洋同寅之雅。”东老非常高兴,连忙嘱咐我说:“很好,老辈人特别重视世谊,这样便于你和行老深入交谈。当然,章宗祥名声不好,但你不必有所顾虑,万一引起什么麻烦,由我负责。”那时正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声调响彻云霄的年代,所以东老才作如此似乎是多余的解释。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550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63.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