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鲁迅:厦门与世界
鲁迅:厦门与世界


鲁迅:厦门与世界

作  者:朱水涌,王烨 主编

出 版 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6月

定  价:50.00

I S B N :978756152884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文艺体育  >  文学家  人文社科  >  传记  >  其他人物传记    

标  签:人物纪实  回忆录/口述  纪实文学  中国文学  研究  中国现代  名家作品及研究  文学  鲁迅  中国  文学家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厦门时期的鲁迅,厦门作为鲁迅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驿站,他在厦大度过了一生中最纯粹的一段学院生活,后来他的儿子也将自己收藏的一些父亲的遗物放到厦大的纪念馆展示,成为中国唯一一座高校的鲁迅纪念馆。中篇,鲁迅与中国文化省思,无论称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还是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无物之阵”中“绝望的反抗者”,也无论是理性地将鲁迅的创作当作中国现代文学“至今一座无人逾越的高峰”,都表明了鲁迅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是一笔庞大的文化财富。下篇,中外鲁迅研究今昔,鲁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也是相通的,外国文人对于鲁迅也有着自己不用的理解。

TOP目录

前言
鲁迅是谁
上篇 厦门时期的鲁迅
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
厦门时期的鲁迅:温暖、无聊、寻路
回忆与鲁迅先生在厦大相处的日子
陈传宗口述
鲁迅与《鼓浪》周刊
鲁迅为何提前离开厦门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检讨
从《伤逝》到“给我一条光”——鲁迅与许广平的情感历程
一个寓言式文本:《过客》
转变:于无聊与充实之间——鲁迅在厦门时期的思想精神状态
中篇 鲁迅与中国文化省思
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
今天是否需要重读鲁迅
鲁迅“先锋性”一解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文化品格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关于鲁迅的译介意识
国民性·怀疑与否定精神——鲁迅与道家文化片论之二
鲁迅、章炳麟和刘师培:对本土文化的保存和抗拒
科学与人文:鲁迅早期的价值取向
鲁迅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嬗变
“私奔”套中的鲁迅:《伤逝》意义之辨
鲁迅式“革命”的现时意义
——以说话“主体”问题为中心
鲁迅、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
鲁迅作品中的后殖民文化批判
谈“孔乙己”背后的文化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的左翼身份建构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左翼鲁迅”:走向现代生命的自我救赎
恶魔的哀怒——论《药》
“诚”与“谩”:鲁迅“心灵世界”的再探寻
下篇 中外鲁迅研究今昔
现实情怀、历史视点与学术意识——丸山昇视野中的日本鲁迅及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研究
“竹内鲁迅”与日本鲁迅研究
中、韩鲁迅研究比较和东亚鲁迅研究意义
鲁迅与韩国作家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特点、展望
鲁迅研究的回顾和发展——在日本中等教育方面鲁迅研究的回顾和发展
新马文化界追悼鲁迅逝世的若干补遗
两种声音及其他鲁迅研究:鲁迅学在新马
鲁迅中国理想人性思想: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命题
新世纪鲁迅学的文化走向——从两部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的学术专著谈起
“我不过一个影”——论鲁迅的归属

TOP书摘

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
  王富仁
厦门是鲁迅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驿站,而不是他人生旅途上的终点。
鲁迅一生从事过四种主要的社会职业:一是杭州一绍兴时期的中等学校教师;二是南京一北京时期的教育部官员;三是厦门一广州时期的学院教授;四是上海十年的自由撰稿人。
对于鲁迅及其在留日期间形成的思想理想来说,杭州一绍兴的中等学校教育是一个陈腐而又封闭的文化空间,虽然鲁迅在这个文化空间中也曾经进行过思想的抗战和文化的斗争,但即使在这些不乏坚韧执著的反抗中鲁迅也无法感到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一般说来,中等学校教育较之高等教育是带有更强烈的国家主义性质和更鲜明的保守主义色彩的文化空间。国家主义的要求与社会的习惯势力在中等学校教育中最容易凝结成一个文化的板块,使像鲁迅这样富有抗争精神和革新愿望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冲出旧传统的文化缺口,尚未形成思想个性的中等学校的学生无法构成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文化革新的社会基础,他们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其成长不但有赖于家庭的经济支持,更有赖于学校教师的引导,家庭和多数教师的思想倾向不能不影响到他们的最初的文化观念,尽管他们对新生事物怀有本能的热情,但却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力量,构不成有实质性内容的文化革新的基础力量。没有全国范围内的革新运动,外省个别中等学校内部的革新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的。鲁迅在这个时期感到的几乎只有苦闷和无望,它消磨着鲁迅的思想追求和人生理想。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鲁迅不但不能“立人”,甚至也无法“立己”。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27

印  次:1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