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
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


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

作  者:乐章

出 版 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定  价:18.00

I S B N :978721607905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后集体经济时代的小农户一度走向分散化甚至原子化,乡村社会秩序迫切需要走出无序和解组的困境。如何明确党团组织、自治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与机制,乃是当前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建设中一个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小农组织化是当前中国促进农村发展和重构乡村秩序的一个必然选择。《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以小农组织化为理论视角,从系统认识农村社会管理的历程与现状入手,着重探讨乡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按照界定研究范畴、建构理论框架与设定模型、样本数据分析验证、质性资料深度分析,以及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制设计等基本步骤,以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深入探讨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及其组织基础问题。
  《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发现:后集体经济时代小农分散化与脆弱化,乡村管理多元化与无序化;小农组织化参与程度较低,且不均衡;大量农村社会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组织的状态和功能还不完善;小农组织化对实现乡村社会管理的意义重大。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要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组织效果以激发农民组织参与的积极性:应激发农民的自组织机制,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注重与传统组织的协调;通过社会立法实现农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为其提供有力的制度环境;加强国家与政府在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中的方向导引与战略谋划的建构作用;加强农村组织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自觉自愿的联合合作意识。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农民生产和生活问题的解决、对于中国乡村秩序的转型与重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TOP作者简介

乐章,1969年12月生,湖北英山人。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于2000年和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会保障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领域研究,在《中国人口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3项,并有成果获农业经济学会一等奖和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TOP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问题及缘起
(二)文献回顾
1.小农组织化的类型、组成方式与发展状况
2.小农组织化是乡村社会管理的必然选择
3.农村社会管理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策略
4.小结与简评
(三)研究思路与意义

一、后集体经济时代的农户生计风险
(一)生计风险:一个分析框架
(二)农户生计风险状况和样本描述
(三)生计资本视角下的农户生计风险
(四)农户的生计策略以及进一步讨论

二、乡村管理体制下的农民组织化
(一)农民组织化必要性及动因分析
(二)参加组织活动与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农民的组织参与及其相关因素
(四)小结与讨论
1.农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组织化的过程与机制问题
2.不同领域和不同形式的农村组织的相互关联与整合问题
3.农民组织化困境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障碍问题
4.农民组织化及其程序对乡村秩序建构的意义与作用问题

三、小农户组织参与程度实证模型分析
(一)小农组织化问题及其测度
(二)组织参与程度模型与结果
(三)小结与讨论
1.关于小农组织化的主体和农村组织功能发挥问题
2.小农户经济组织参与的障碍以及农户的组织信任问题
3.农户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组织化的进程与影响问题

四、小农组织化个案研究:红莲专业合作社的证据
(一)农户组织参与历程:一个口述史
1.人民公社的形成及农村高度组织化
2.集体经济的解体与农民分散化
3.后农业税与村民自治时代的组织化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小农组织化趋势
(二)专业合作社的动因、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1.农户参加合作社的动因
2.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3.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体系
(三)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效果分析
1.分散风险和乡村社会团结
2.参与式管理和乡村社会秩序形成
3.经济互助与乡村风气变化
4.组织的自发性与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四)小结与讨论
1.农村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问题
2.新兴农村合作组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冲突与协调问题
3.农户组织参与积极性和组织参与程度问题
4.农村组织多元化与农户组织化途径的拓展

五、农村社会管理与乡村秩序重构
(一)农村社会变迁状况的统计描述与测度
1.近三十年中国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描述统计
2.农村社会变迁状况的测度及其因子分析
(二)影响农村社会变迁因素的模型分析与结果
(三)结论和进一步的讨论
1.农村的干群关系与社会管理问题
2.农民的收入增长与乡村社会变迁问题
3.农民组织化的主要渠道和社会效应
4.农民组织化和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六、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一)研究结论
1.后集体经济时代小农分散化与脆弱化,乡村管理多元化与无序化
2.小农组织化参与程度较低,且不均衡
3.大量农村社会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组织的状态和功能还不完善
4.小农组织化对实现乡村社会管理的意义重大
(二)政策建议
1.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组织效果以激发农民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2.激发农民的自组织机制,增强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在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注重与传统组织的协调
4.通过社会立法实现农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为其提供有力的制度环境
5.加强国家与政府在农村民间组织发展中的方向导引与战略谋划的建构作用
6.加强农村组织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自觉自愿的联合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农村社会管理问题调查问卷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15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5.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