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
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


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

作  者:张克侠 著

出 版 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0650399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军事人物    

标  签:中国  军事人物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前夕,我们再版《佩剑将军张克侠军中日记》,以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军长的张克侠同志。 这部日记始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7月,止于1948年10月,时任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的张克侠,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所部2.3万余人战场起义,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受到中共中央通电嘉勉。 鲜为人知的是,张克侠实为1929年入党的受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一名特别党员。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遵照党的指示长期潜伏、孤身作战,为掩护革命志士,为培养和发展爱国进步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本书初版于1988年7月。此次再版,修订了原书中的少量差错;并根据作者亲属的要求增加了若干重要的历史照片;还收录了一篇公开发表过的张克侠回忆淮海战役战场起义的文章,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和他所记录的那个年代。

TOP作者简介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于河北献县。少年时,就读于北京汇文小学、汇文中学。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政府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张克侠愤而投笔从戎,考入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23年,张克侠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冯玉祥将军的部队。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州及全国的革命群众运动有了蓬勃的发展。他冲破重重险阻到达广州,在孙中山大本营军政部任少校科员,兼任陆军讲武学校教育副官及队长。此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我国迅速传播,他接触了不少共产党员,受到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1925年北伐开始,北伐军以讲武学校毕业学员为骨干编组两个营,张克侠担任了第一营营长。不久,冯玉祥将军领导下的西北军(北伐初期称国民军)响应北伐,他返回西北军任学兵团团附。

TOP目录

镌刻在祖国大地的足迹(代序)
张克侠生平简介
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八年
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年
一九四一年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三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八年
张克侠年谱
附录
从抗战胜利舌卜别策反到淮海前线率部起义
佩剑将军——张克侠(新华社电讯稿)
镌刻在祖国大地的足迹
(代序)

TOP书摘

书摘
七月二十九日
自七月七日夜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迄至七月二十八日宋哲元氏①由北
平出走,为余在二十九军副参谋长任间事。回思往事,不堪回首,雄师十万
,曾不能快然一击,使仇寇坐大,未战而丧师失土,国人夺气。此莫不太息
痛恨于宋、张④也。然二氏非当局之牺牲乎?
日寇侵华,蓄谋久矣。七日夜十时许,我金营⑤首当其冲,敌借强大炮
火突袭,金营官兵宁死不屈,予敌重创。继而,丰台报警,余曾调董旅①往
援。
敌锋甚锐,屡犯宛平一线,我军衔北方父老哀托,挟喜峰口之余威,此
仆彼继,寸土誓夺。双方血染卢沟,永定河水为之呜咽。各方声援,将士用
命,顽敌技穷。此后,曾一度出现全国团结抗战之大好契机。孰料局面逆转
,终至功败垂成。
旧仇未雪,再蒙新耻,痛国将不国,恨养兵避战,叹孤掌难鸣,愧未尽
己职,余不禁嚎啕。③
八月二十二日
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二十日,余被困孤城④,匿于密室⑤。山河易色,
神州陆沉,报国良策毁于一旦,心甚痛戚。初尚以脱去军籍,西去①为快,
继悉上海战事发生一,渐有转入全面抗战之势,感己身之责任,不能默尔而
息,故积极谋求脱走之计。
八月二十四日
敌封锁甚严,林阁3堕落,乃自与津方表弟兆梁④商妥潜行办法,于八
月二十日同良三⑤一乔装赴津。方抵津站,适值敌警搜索,良三被拘,幸于
次日获悉,未遭不测之事,饱受一番惊危。
九月十五日
昨早至符离集,住一日,今至泰安,住一日。黑龙潭中曾一濯身。
晚至济南,偶遇张荩忱①师长,颇出意外,惜未倾谈。至连镇,明轩②
先生适才离去,未及见面。
九月十八日
十六晨,车返桑园,诸人即在此下车,并设署于此。十七日赴连镇,谒
宋③不得见。今日同冯军长④等返桑园?
九月十九日
冯先生接中央电,拟抽出二十九军休息整顿,因三十七师适败于兴济,
士气及服装均甚缺乏也。瓜代部队为四十九军刘多荃⑤部。继之者为廿三师
李必蕃⑥部。冯拟对撇下后之官兵训话,于是自刘部北上,冯部⑦即撤于沧
州以南地区。五十九军之李文田①部尚在前线。
九月二十四日
敌开始总攻,刘部②新至,又为初次参战,损失甚大,逐渐不支。李必
蕃师未及加入即告混乱,遂均撤退,凡数日,乃不知其去向。先撤退休息之
冯部又当其冲,在砖河、冯家口一带与敌激战,沧州之线遂放弃。
余于二十二日被委为第六战区高级参谋,原余意至前方一视后,即往第
八路军处,但冯意不然,因暂留此。冯每日移居,忽而河东,忽而河西,余
则居寨内打蛋厂,代参军机。在此期间,有平津抗敌后援会李、赵二君来,
由余接洽,略悉民众在前方活动情形。
九月二十六日
昨晚,鹿钟麟③一专车北来,冯命余传达命令。鹿意邀余赴前方,冯允
诺,余遂从鹿共行止。
宋请准病假一月,犹迟迟不行,后因前方告急,始往泰安,其人员悉从
去。当此国难,患得患失,态度不明,实为抗战之弊也。
今日樾亭④送来作战计划一份,内容太不合原则,余加以修改,晚间送
去,彼又不同意,可见作战不独士气不佳,指挥亦不合宜。惜乎!竖子不足
与谋耳!
九月三十日
二十七日晚出发前方,先鹿氏至连镇面冯等,继步行至南皮见李必蕃,
然后到莲花池见庞炳勋,又集合李文田及黄、刘二旅。与刘芳波,议定由右
向左旋回攻击,并决定于后日各就攻击准备位置,三十日晨开始实施攻击。
余于二十八日午后由莲花池经灯明寺至连镇,昼夜前进,凡行十六小时,二
十九日早四时至连镇,已阒无人迹。至车站,惟见难民扶老携幼,到处奔走
。早九时,余至桑园,人员亦均退出,仅留少数人而已。乘最后之铁甲列车
返德州,只见站台人车极形拥挤。相隔只二日,退二百里矣!可谓日蹙百里
。见冯氏及张樾亭,告以经过,请其出击,但闻下命令,似未有果敢之行动
。晚搭车往禹城,次晨始见冯返命。
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夜,每日行百余里,日仅进一餐,极辛苦,但因迫近
前线,精神至为愉快,希能有所效力也。P3-9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37

开  本:0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