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法律科学文库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法律科学文库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法律科学文库

作  者:常鹏翱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法律科学文库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30006859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经济法    

标  签:物权法  民法  法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学界对不动产物权法的研究,一般注重实体法律规则的比较,忽视不动产物权登记中程序机制的作用。本书在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基础上,采用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视角,揭示出不动产物权登记程序内含的功能,即确保不动产物权交易者的道德主体地位,划定国家治理术的理性运作轨迹,以及决定不动产物权登记实体效力和权利顺位的规范构建。本书从不动产物权登记程序中剥离出“物权程序”的概念,以之为出发点,探讨正当程序的构建以及可能发生的效应。

TOP作者简介

常鹏翱,男,1974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栾川县。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学士),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民商法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博士)。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进行研究工作。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法总论、物权法和德国法律史。

TOP目录

导论
一、分析对象
二、分析思路
第一部分 物权程序的建构
第一章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中的物权程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规则表达与实践
一、罗马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二、日耳曼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三、德国法的形式主义规则
第三节 解读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物权程序的意义和生成
一、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建构:形式的意义
二、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嬗变:从形式到程序
第二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一):工具价值
第一节 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
一、工具价值与程序的关联
二、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作为工具价值的真实观念
一、客观真实观念与物权程序的对应性:以法国法为考察对象
二、客观真实观念和法律真实观念的对比
三、对法律真实观念的提倡
第三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二):过程价值
第一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意义:以绝对工具主义为分析对象
一、绝对工具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
二、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一:程序是完全丧失独立性的工具?
三、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二:程序没有独立价值?
第二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基本要求
一、程序同一
二、程序参与
三、程序理性
第三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地位
一、程序本位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
二、物权程序工具价值和过程价值的协调
第四章 物权程序的基本建构
第一节 启动程序
一、启动机制
二、申请
三、小结
第二节 审查程序
一、引 言
二、审查方式的检讨和确定
三、小结
第三节 决定程序
一、办理登记
二、暂缓登记
三、拒绝登记
第二部分 物权程序的效应
第五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一):登记的推定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如何证明权利
一、问题的提出
二、立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
三、司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
第三节 登记推定力的制度内涵
一、登记推定力的特征
二、登记推定力的类型
三、登记推定力的反驳
第六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二):权利的顺位
第一节 顺位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的选择
二、顺位的意义
第二节 顺位的原则
一、登记决定原则
二、顺位移动原则
第三节 顺位的形态
一、形态组合之一:法定顺位和意定顺位
二、形态组合之二:正常顺位和异化顺位
第四节 顺位的变动
一、顺位变动的形态
二、顺位交换
第七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一):登记错误及其处理机制概述
第一节 登记错误的基本原理
一、登记错误的判断
二、登记错误的形态
第二节 登记错误的处理机制
一、问题一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二的解决方案
三、小结
第八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二):登记的公信力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的类型化分析
一、绝对公信力
二、典型公信力
三、相对公信力
第二节 登记公信力的合理性分析
一、对相对公信力的评析
二、我国实行登记公信力的基础
三、小结
第三节 登记公信力的制度构造
一、引言
二、登记公信力的构成
三、登记公信力的排除
四、登记公信力的后果
第九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三):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
第一节 更正登记
一、更正登记的界定
二、更正请求权
三、更正登记的程序
第二节 异议登记
一、异议登记的比较法考察
二、我国确立异议登记的必要性
三、异议登记的制度构造
第十章 物权程序的关联效应:预告登记
第一节 异域经验的考察与分析
一、预告登记的界定
二、预告登记的效力
第二节 本土规则的考察和分析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
二、我国的预售合同登记制度
三、上海市的预告登记制度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制度构造
一、预告登记的定位
二、预告登记的产生和消灭
结语
附录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法的一般规则
附录二 《德国土地登记法》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35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109.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