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作  者:罗振亚 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 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定  价:26.00

I S B N :978750045090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研究与赏析    

标  签:诗歌研究  现当代  中国文学  新诗  诗研究  中国诗歌  文学  诗歌词曲  文学评论与研究  文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新诗的断代研究,主要描述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发展流变过程,探讨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各抒情群落之间的承续与变异,以及每一时段的不同特征,揭示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的演变规律与历史地位。本书的基本观点:朦胧诗后先锋诗歌具有反叛性、实验性、边缘性的艺术物质,它曾荣光一时,且前景广阔。“第三代”诗歌的生命体喧哗是新诗意味革命,事态结构带来了新诗抒情策略的转移。海子及其死亡是先锋诗歌命运的隐喻,他是“第三代”诗歌的终结者与“个人化写作”的开启人。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诗歌呈现着断裂、转型、论争和分化的轨迹,崇尚“个人化写作”,“民间立场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两股力量都致力于“叙事诗学”建构。’70后诗歌在“说什么”问题上有所拓展,其“荷尔蒙叙述”和原创的快乐文本创造,提供了新的写作可能性。女性主义诗歌20世纪80年代以“躯体诗学”解构传统,找到了“自己的屋子”,90年代激情同技术遇合的新向度选择得失互见。

TOP作者简介

罗振亚 男,1963年生.黑龙江讷河人。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兼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出版专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北方文艺版,1993)、《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版,1997)、《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社会科学文献版,2002)、《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黑龙江教育版,2002)、《雪夜风灯:李琦论》(黑龙江人民版,2001)等五种,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诗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曾获黑龙江省优秀

TOP目录

序一 陆耀东(1)
序二 吕家乡(5)
绪论(1)
一 反叛的历史(1)
二 原创的实验倾向(14)
三 亚文化选择:民刊策略与边缘立场(25)
四 研究范围、方法与目标(35)
第一章 集体书写的“美丽的混乱”:“第三代”诗歌运动(42)
第一节 生命本体的喧哗:“第三代”诗的意味革命(43)
第二节 从意象到事态:“第三代”诗抒情策略的转移(54)
第三节 告别优雅:圭臬崩溃后的俗美呈现(65)
第四节 双峰并立:“他们”和“非非” (72)
第五节 迷踪与沉寂:“第三代”诗的命运反思(91)
第二章 海子:先锋诗歌“死亡”或“再生”的临界点(104)
第一节 “歌唱生命的痛苦”(105)
第二节 “大诗”:构想与实现之间(116)
第三节 浪漫艺术理想的余晖(126)
第四节 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省思(140)
第三章 “个人化写作”的确立与分化:90年代的先锋诗歌(152)
第一节 先锋诗歌的历史断裂与转型(152)
第二节 “个人化写作”:通往“此在”的诗学(160)
第三节 90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172)
第四节 “知识分子写作”:智性的思想批判(188)
第五节 民间立场:日常口语化的解构写作(205)
第六节 先锋诗坛的“多事之秋”:世纪末的论争和分化(219)
第四章 “另类”的声音:“下半身写作”领衔的"70后诗歌(237)
第一节 形下世界的肉体“乌托邦”(239)
第二节 原创的“快乐的文本”(248)
第三节 发生动因与价值估衡(259)
第五章 出入于“自己的屋子”:女性主义诗歌批评(270)
第一节 解构传统:80年代的“躯体诗学” (271)
第二节 激情同技术遇合:90年代的审美新向度(291)
第三节 黑色的精灵在歌唱:翟永明诗歌论(310)
结语(324)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4)
英文目录(338)

TOP书摘

书摘
第 一 章 集体书写的“美丽的混乱":“第三代"诗歌运动
随共和国旗帜升起的第一代人
十年铸造了第二代
在大时代广阔的背景下,诞生了我们
——“第三代”人①
当历史不无羞涩地将艺术桂冠奉献给朦胧诗时,事实上,北岛、舒婷们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甚至连朦胧诗人的足跟尚未来得及站稳,一股新的浪潮便以轰天气概汹涌着逼近,刚刚稳息的诗坛再度失去了平静。谁也不曾料到,朦胧诗到“第三代”诗递进周期的间距居然如此短暂,一切来得太迅疾、太残酷,令人难以置信又无法拒绝。
这股反拨朦胧诗的浪潮由众多的抒情群落与层面汇成。两千多家社团星罗棋布,诗歌流派也数以百计,什么边塞诗、巴蜀诗、关东诗、红土诗、黄河诗,应有尽有,仅《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就一次共时性地推出了“非非主义”、“整体主义”、“莽汉主义”、三脚猫、病房意识、情绪流、呼吸派、撒娇派等几十个诗歌团体,毫不夸张地说有的一人就是一个流派。真是狼烟四起,门户繁多,派别林立,主义如云;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层次错落、形态纷然,大有群芳荟萃、多元并举的鼎沸趋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是,经过一番仔细的巡视人们就会发现:诗坛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一种空前的混乱,它正缓缓滑向全面的困惑与失控境况;一切既定的概念都已失灵,一切诠释都变得毫无意义,理论批评界普遍现出了束手无策的尴尬与贫弱。
这场叛乱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982年韩东在给朋友的信中就表现出一种抵抗情绪和革新意识,说“我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诗,努力想革创一种适当的形式”。有趣的是,最先向朦胧诗抛出白手套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朦胧诗人中犹大似的人物梁小斌,一篇《诗人的崩溃》宣告决裂开始,继而,杨炼与吮吸朦胧诗奶汁而长大的于坚、宋琳、伊甸、韩东、车前子等人共同促成了朦胧诗的最终解体。这内讧式的叛乱无法不令人沉思,是什么铸成了诗坛裂变?“第三代”诗究竟哪里比朦胧诗优卓而诱惑得人们趋之若鹜?它会把缪斯的方舟引向何方呢?对这场以前卫性、探索性、实验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如果视而不见或者背转脸去,无异是一种逃避和罪过。
撩拨开诸家理论与宣言所拼贴的庞杂的表象面纱,考察一下不同实践走向背后隐匿的共性审美风貌,也许会寻找到某些可以称之为钥匙的东西。








第一节 生命本体的喧哗:“第三代”诗的意味革命
成熟往往也意味着死亡,不断衍生与变化才是充满活力、希望的象征;一种范式一旦凝固定型,便会容纳不进新事物而导致革命的发生。中外诗歌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缪斯的每次艺术革命出现,绝非仅仅因为外力的单纯刺激,而都是肇源于艺术内部饱和而酿成的萎缩。闻一多之于郭沫若,北岛、舒婷之于“文革”(1966~1976)后的诗歌荒漠,波德莱尔之于浪漫派,无不如此。
“第三代”诗的崛起是因为对朦胧诗停滞局限的反动。不错,契合于一个时代怀疑、悲愤、亢奋、觉醒的整体心态,众多张扬个体心灵的诗篇,使朦胧诗在中国诗坛刮起了一场不小的飓风,它以强烈忧患意识的凸现与抒情主体“我”的回归,恢复了诗歌情感哲学的生命,出尽了风头。但是,随着时光推移,社会“天气”的日趋晴和,十年浩劫历史的愈加清晰以及民族腾飞时期经济战略的转移,仍然耽于咀嚼心灵潮汐、频频哀怨感伤、构筑自 然童话的精神天地,进行贵族化的精神操作,在凡俗或严峻生活的冲击面前显然有些天真矫情、不合时宜了。于是,从1984年开始,“PASS北岛”、“打倒舒婷”的口号此起彼伏,一场对过去诗歌的超越开始公开地进行。在一片鼓噪声中,北岛、舒婷们这些功德圆满后的历史中间物,被真诚的崇拜者们真诚地置于“敌人”的位置,不再能作为风骚新流的航标,而悲怆地留在遥远而美丽的记忆风景里。P42-44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40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101.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