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1944:腾冲之围
1944:腾冲之围


1944:腾冲之围

作  者:余戈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定  价:96.00

I S B N :978710804740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军事    

标  签:军事  军事史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后续之作。是一部关于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难得的取得全胜的攻坚战的微观战史。
全书以海峡两岸和日本、美国的各种战斗详报、地方史志、新闻通讯、战地电文、“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相互参证,详加辨析,以逐日甚至逐小时的密度,生动描画出和平时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艰辛、繁难、曲折、残酷的战争图景,读者藉此可以了解“八年抗战”短短四字中所包蕴的一切,重新理解“艰苦卓绝”的血肉意义,明白无数前辈付出了怎样“轻易”而伟大的牺牲,才为中国“搏得”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TOP作者简介

余戈,1968年7月出生,在陕西、甘肃、云南等地乡村,军营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19852年考入军校从军.曾在部队任雷达技师,宣传干事。1994年调入解放军出版社,现为《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发表散文随笔、文化评论、报告文学类作品百余篇。2000年起,业余时间收藏抗战文物、研究抗战史。偏爱从技术、战术、军人生存方式等军事文化视角,进行“微观战史”的写作。

TOP目录

上 部 游击腾冲
第1章 腾冲陷寇
第2章 预2师挺进腾冲(1942年5月10日至25日)
第3章 围攻橄榄寨(5月25日至6月14日)
第4章 随军抗日县政府(6月5日至7月初)
第5章 腾南战事:土司区的抗战(7月7日至9月12日)
第6章 九一八反“扫荡”(9月13日至10月26日)
第7章 反第一至二期“讨伐”(1943年2月至3月15日)
超链接1:“茶里游击队”暨谢晋生事略
第8章 36师接替预2师游击(暨反第三期“讨伐”)(5月8日至8月)
第9章 田岛诱降张问德(暨日军酝酿“甲号讨伐”)(9月11日至10月13日)
超链接2:日军在腾冲的军政统治
——暨日军行政班本部长田岛寿嗣事略
第10章 反“甲号讨伐”(10月13日至11月末)
第11章 全域沦陷后的腾冲敌情
超链接3:腾冲游击时期的情报战
第12章 大战来临直前的腾冲
中 部 海拔最高的战场
反攻战前绸缪
第13章 攻击命令下达(1944年4月19日至26日)
超链接4:54军与53军概况
第14章 同日,敌我两军召开战前会议(5月5日至10日)
超链接5:怒江与高黎贡山
第一阶段作战
第15章 渡河攻击(5月10日至11日)
第16章 198师攻击小横沟、灰坡(5月12日至20日)
第17章 36师出击大尖山、唐习山受挫(5月12日至14日)
第18章 593袭占桥头、马面关(5月13日至19日)
第19章 左翼军奉令出击,54军调整态势(5月16日至23日)
第20章 53军续攻大塘子(5月14日至22日)
第21章 松井部队反击红木树(5月11日至30日)
第22章 战场侧翼:片马(4月初至5月中旬)
第23章 第11集团军酝酿左翼攻势(5月16日至21日)
第二阶段作战
第24章 54军自南北隘路两翼推进(5月23日至27日)
第25章 藏重部队救援桥头、马面关(5月19日至29日)
超链接6:桥头、马面关之战评析
第26章 198师主力惨战北斋公房(5月28日至31日)
第27章 迟到的援军:预2师&桥头、36师&瓦甸(5月23日至6月2日)
第28章 53军攻占大塘子,两路西进(5月23日至6月初)
第29章 藏重、松井部队合击江苴(6月3日至9日)
超链接7:“委座”电头电报小析
第30章 战场侧翼:片马、红木树(5月末至6月上旬)
第31章 沉闷的后续战事:桥头、北斋公房、瓦甸(5月29日至6月7日)
第32章 54军调整部署,各部攻击再兴(6月5日至11日)
第三阶段作战
第33章 迫于第11集团军攻势,日军决定自腾北收缩
第34章 藏重再次北返接应日隈大队突围(6月9日至11日)
第35章 36师驰援桥头无果(6月11日至13日)
第36章 198师乘势收复北斋公房(6月10日至15日)
超链接8:日军倏忽进退为哪般?
——兼评日军“内线作战”
第37章 日军收缩后,我军追击收复失地(6月15日至22日)
超链接9:高黎贡山之战盘点


下 部 浴火之城
腾冲城外围战役
第38章 战前部署(6月23日至7月1日)
第39章 收缩腾冲后的日军(6月22日至27日)
第40章 130师沿龙川江南下扫荡,切断腾龙公路(6月24日至7月25日)
第41章 116师驱逐飞凤山之敌,进击城东南(6月26日至7月25日)
第42章 36师、198师会攻蜚凤山,进迫城北(6月30日至7月5日)
第43章 预2师自右翼迂回攻击,逼近来凤山(6月25日至7月5日)
第44章 54军自北、西、南三面合围腾城(7月6日至12日)
第45章 预2师攻克来凤山(上)(7月8日至25日)
第46章 随《扫荡报》记者潘世征巡察战场
第47章 预2师攻克来凤山(下)(7月26日至28日)
超链接10:来自地面和空中的有力支援
超链接11:来凤山之战小结
围攻腾冲城垣战役
第48章 腾冲日军城防及远征军攻城部署
第49章 47天围城作战日志(上)(7月29日至8月13日)
超链接12:军地因军粮供应问题引发矛盾
第50章 47天围城作战日志(下)(8月14日至9月14日)
超链接13:辻政信制定“断作战”计划
第51章 勋赏与罚罪
第52章 亡命与追剿
第53章 回家——中日士兵的最后归宿
腾冲战役大事记
腾冲战役远征军主要将领略历
附表
附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第1章 腾冲陷寇

  2009年,拙作《1944:松山战役笔记》出版后,笔者即萌生了为滇西抗日反攻作战写三部曲:在松山之后,将是腾冲和龙陵。

  这三个地方,是1944年滇西反攻战场上日军防御体系的三个支撑点,也是远征军欲围歼日军的三大战场。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位在龙陵战场活下来的日军主计军官(后勤会计专业人员),曾在其战记中形象地绘图描述为“双头龙”:松山、腾冲是两个“龙头”,龙陵是“龙身”。“龙身”龙陵以西,沿滇缅公路还延伸到芒市、遮放、畹町,直至缅甸境内。

  借这位日军主计军官的比喻,远征军滇西反攻最后的战果,就是斩断了两个“龙头”,砸烂了一段“龙身”;最后,日军拖着血肉模糊的“龙尾”退缩到缅甸去了。战时,一直令日军讳莫如深的是,“龙陵”的含义为龙的坟墓,代号“龙兵团”的日军第56师团葬身于此,仿佛是命中注定。

  在本书中,要叙述的是远征军斩断第二个“龙头”的战事。

  但在叙述1944年5月开始的反攻战事之前,应该花点笔墨回溯一下始自1942年5月的滇西两年沦陷期,以便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话说,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失利,在败退途中于5日炸断惠通桥,赶来增援的第71军第36师与美国“飞虎队”空地协同,在怒江畔成功阻击日军第56师团前锋坂口支队,使其无法继续东进。

  这时,重庆军委会军令部对于敌情作了一个错误判断,认为沿滇缅公路追击的日军不过是临时编成的快速部队,最多不过二三千人,孤军深入必不能持久。因此,于5月13日下令第11集团军反攻腾冲、龙陵,想把滇西失地夺回来。第11集团军于22日渡江后打了五天,遭到日军猛烈反击,毫无进展。

  5月27日,第71军第36师第107团第1营在攻击松山5200高地战斗中,击毙日军官一名,从其图囊中缴获日军第56师团作战计划及地图一张,方才知悉第56师团全部进入滇西,分设腾北、腾冲、龙陵、拉孟(即松山)、芒市、滚弄6个守备区,师团司令部驻芒市,判断总兵力约为1.5至2万人。

  文件迅速上报,蒋介石遂于31日下令停止攻击,将主力部队撤回固守东岸,留少量兵力在西岸打游击。这样,在滇缅路上的战争,演变为隔怒江对峙的局面。

  后来,这段战事被称之为中国军队反攻的“试探战”,试探的结果是——虽然日军第56师团在滇西立足未稳,但仍是个难啃的硬果子,还是暂时隐忍待变。

  日本公刊战史对于这一段的记述,则显得有点轻描淡写:

  进入缅甸的重庆远征军第一路军主力,在第15军进行的进攻缅甸作战中,蒙受很大损失后,向怒江以东云南省败退。

  但是,蒋介石深恐日军乘势继续向怒江以东云南省进击,于缅甸作战末期(1942年5月末)命令以第71军主力(第88、第36及预备第2师)向我第56师团方面反击,猛攻平戛、龙陵地区。

  当时,第56师团主力正在伊洛瓦底江上游进行扫荡战,遂立即命其主力向龙陵方面转折,6月上旬将敌击退于怒江东岸。

  对于日军来说,这似乎不算一次硬仗。尽管有记载,在此战中日军至少损失了一位校官:5月24日,配属坂口支队作战的野炮第18联队长田村中佐,被击毙于松山东北部滇缅公路转弯处的西分哨阵地。他是被远征军的机枪在身上打了一串窟窿,当即毙命。作为日军任命的首任拉孟守备队队长,刚刚就任数日即遭此厄运,“拉孟”这个地名对日军从开始就带着几分不祥色彩。

  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1942年5月10日,292名日军兵不血刃即大摇大摆地占领了腾冲。这支日军从哪里来的?是从松山转过来的。

  当时,日军坂口支队是以汽车输送的摩托化部队,自然首先要依托滇缅公路追击到怒江。据日军战史,坂口支队以步兵第146联队(联队长山本恭平大佐)第2大队(大队长金氏坚少佐)、第3大队(大队长松本治中佐)为主力,配属炮兵一部。在追击途中,坂口静夫少将一直交替使用两个大队做前锋。当我军独立工兵第24营(营长张祖武少校)炸毁惠通桥,阻击部队第36师到达后,以橡皮艇渡越怒江与我军争夺江东孩婆山、大坪子等山头的,正是第146联队这两个大队。

  不久,日军第113联队(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也赶到松山,但这时日军已经对渡江继续东犯感到无望。于是,坂口静夫让第113联队接替松山守备,令第146联队转向腾冲实施占领。于是,日军返回龙陵,沿腾(冲)龙(陵)公路北进腾冲。

  据一位亲历者记述:1942年5月10日午后2时,腾冲城东南倪家铺金家牌坊外传来两三响枪声,接着东南、西南城墙角上护路营预设的哨兵也鸣枪报警。原来是经勐连入侵的日军先头部队穿过倪家铺,迫近城郊。据目击者“永利”富春店的老者李任卿说,“鬼子到万华馆时还是有警戒的,一起一伏,慢慢前进”;听到报警的枪声,以为有伏兵,即散开向公路两侧射击。看到我方没有回击,即向开枪的路边的一孔破砖窑内搜索。而我方哨兵在报警后,即从罗邑坪方向撤走了。敌人没有发现伏兵,即起身大摇大摆向县城挺进。敌军入城后,攀上原为警察局驻地的南城楼,将太阳旗插在楼顶上,部队分别驻在西门外英国领事馆和城内各机关内。

  此次侵腾日军兵力有多少,是一个有争议的细节。据张问德的记述,“当时来攻之敌仅292人,携有武器除步枪及轻机枪外,亦仅有重机枪两挺”。然据日军战史记载,这次派来占领腾冲的是146联队第2大队,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兵力为千余人。因此,这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大概有一种“悲情叙事”的色彩在里面。

  腾冲人有理由以怨愤的态度来控诉让家园轻易沦陷的责任者,因为时任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云之子龙绳武和腾冲县长邱天培未组织任何抵抗,丢下他们径自翻越高黎贡山渡过怒江跑掉了。当时,驻防腾冲的地方武装有滇黔绥靖公署步兵第6旅(即所谓“熄烽”部队)第2团第3营、滇黔绥靖公署特务大队第2营(营长张子英)、腾龙边区行政监督公署指挥的护路营(营长李崇善),加上县府之自卫队,总兵力也在千人以上。要是下决心抵抗,派一部到腾冲、龙陵交界的龙川江布防,炸毁腾龙桥切断腾龙公路,并动员民众协防,只要能阻敌一周,国军预备第2师也就赶到增援了。

  “云南王”龙云的滇黔绥靖公署保安部队竟以“熄烽”命名,这实在是令人想不通的倒霉名称。军队守土有责,即便不能打,何以连预警的“烽烟”都要“熄”掉?不独如此,龙绳武率部逃离腾冲前,预先将多年搜刮的几十匹马驮负的翡翠、珠宝、象牙、烟土等财物,让特务大队护送过怒江转往昆明。为了转运这些财物,龙绳武在几天前就派人在腾冲城区及各路口拉夫封马,只要是马驮、人挑的东西,都一律送到城内武皇殿交卸,留下骡马,青壮年即发给军装,拨归特务大队强迫当兵。一时间人不敢拉骡马上街,青壮年不敢进城,腾冲商家各商号的花纱、布匹、土产、百货物资堆积如山,无法转移,最终弃如敝屣。而龙绳武运走的个人财物,仅鸦片一项就装了70多驮。担负押运任务的特务大队一去,即黄鹤不返。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848

版  次: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1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