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古老的回声: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新锐经典阅读文丛
古老的回声: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新锐经典阅读文丛


古老的回声: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新锐经典阅读文丛

作  者:王富仁 著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丛 书:新锐经典阅读文丛

出版时间:2003年08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220063732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文学史论  >  文学研究    

标  签:文学史  各时代文学评论与研究  文学评论与研究  文学  中国  综合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文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如何面对文学经典,这是一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筑成了一座巍峨的方城,但是这座城不设“九门提督”,没有兵卫和弓弩手盘查和射杀过往人等,阅读者自可进出两便,去留自由。 于是,有纵马入城而又旋即飞马杀出的“草寇”——他们一个晚上可以吞下100万经典文字,像电影的快镜头一般迅速而模糊地经历漫长的“战争与和平”,然后挂一漏万或者全部排出;有进城之后终身对着一座小阁楼缠绵悱恻的“情种”——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城市高楼永远都是木质的“红楼”,所有的现实人生从来就是前朝的旧“梦”。 有进城之后就爬上中心广场那个演讲台的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他们以“日瓦戈医生”背后的人性问题为话由, 面对现实,振臂高呼;有对城内建筑的材料、质地、音响、色彩、光影、线条、结构等问题感兴趣的“形式主义者”——他们讲究趣味、品味,喜欢在秋天剔食螃蟹脚尖的肉,喝点醉人的液体,然后吟唐诗宋词。 有“心怀叵测”的偷师学艺者,主要考察技术和艺术,他们研究之后多半也要造一点楼阁什么的,或者造得更高,这叫“超越”,或者生怕人家有恐高症,造点平房,这叫 “平民化”,或者造得更怪以至不蔽风日,甚至根本不造,只在那里乱堆一些砖块任其日晒雨淋草长莺飞,这也有说法,叫“解构”——这类人里面总是会有大师拔地而起的,因为一切大师都有这么一个偷师学艺的神秘阶段;有手上拿着研究课题的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要进城去写一些规范的论文,参加城外的职称评定和社科评奖。 此外,还有受了世界的气而躲进城散心的人,有晃进城打发那些总也打发不完的时间的人;有离毕业还远或者马上毕业的大学生…… 以上就是进入或者逗留文学方城的各种方式。 但是,我们这套丛书将以何种方式入城呢? 这取决于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为多数喜好文学的人贡献尽可能好的有关文学的知识、观念和阅读路径,我们希望我们的表述被多数阅读者轻松而愉悦地接受。于是可以肯定,我们这套丛书采用的入城方式决不会是上述任何一种。 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这套丛书既讲究专业性,提供专业性的把握方式和见地,又突破狭隘的论文路数,讲究清新、亲切、随意和文字趣味,视野宽广而又心细如发,重视感性、直指内心。 这套丛书既非生气索然的研究,亦非流于滥俗的鉴赏,我们奉行的是一种“中庸之道”,有历史有领悟,有文有质,力图“文质彬彬”。这套丛书包括三册, 即《古老的回声——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感性的归途——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和《远方的诗神——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愿你开卷得益。 本书是“新锐经典阅读文丛”中的一册。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本书既讲究专业性,提供专业性的把握方式和见地,又突破狭隘的论文路数,讲究清新、亲切、随意和文字趣味,视野宽广而又心细如发,重视感性、直指内心。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编辑者说
自 序
屈 原:客体与主体的神秘互渗 自我意识的痛苦挣扎(上、中、下)
汉乐府:鱼——自由的象征
汉乐府:主题的重建
曹 操:四言诗与《短歌行》
陶渊明:由死观生,重新审定自我的存在价值
北朝乐府: 《木兰诗》赏析及其文化学阐释
陈子昂:时间与空间
孟浩然:心理距离与情绪感受
王昌龄:潜意识与意识
王 维: “空”——无“情”之境
李 白:语象、文象与物象
杜 甫:一个老年人的悲哀
杜 甫:从音、形、义话杜甫诗《白帝》
岑 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韦应物:意义——各种艺术要素的复合体
韩 愈:无义之义 非诗之诗 不美之美
白居易:整体与部分
白居易:角度和意义 所指和能指
白居易: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来江水绿如蓝
贾 岛: 《寻隐者不遇》的解构主义批评
李 贺:独到的组接方式独特的美学效果
李 贺:意象群
李商隐:象征性结构
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宋 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柳 永:由雅返俗 以俗代雅 由男观女 以女定男
苏 轼:感觉的复合
李清照:内感与外感 情绪与结构
马致远: 《秋思》发微
岳 飞:诗与英雄
睢景臣:幽默与讽刺
龚自珍:综合性感受

TOP书摘

书摘
在这里,我们应该停顿下来思考一下屈原心路的全部历程,看他的绚烂多彩的描写过程中到底完成了一个怎样的人生体验过程。屈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是在尚无利害心和善恶分别时通过神秘互渗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他的出身乃至他的名字都暗及了他做人的原则,他把自己对香花异草的爱也是作为自己的良好本质来感受的。也就是说,在这时他对自我充满信心,对自己的一切感到满意。但是,充满利害冲突的现实社会却不承认他的存在价值,利用了他的特立倚行对他进行诽谤和攻击,一般人也不理解他内心的洁白。在这时,他产生了让别人理解同情自己的强烈愿望,但他发现,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方法使别人真正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女婴同情他的遭遇,但感知不到他的心灵,劝他放弃自我而同流合污。甚至他根本无法使宓妃、有贼之女等了解自己,理弱媒拙,无法实现心灵的沟通。但现在巫咸则告诉他,两个人的相互理解和同情是不必通过媒介的,二者可以实现直接的融合。这里说的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呢?我认为,这仍是指的两个人之间的神秘互渗现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心灵契合,是无法仅仅通过理性表白实现的,它更是一种两个个体间的神秘互渗关系。
直至现在,我们仍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有人扯着你的耳朵没日没夜地告诉你,他对你是多么好,为你做了多少好事,他有多少值得爱的地方,你应该怎样怎样爱他。但你却根本爱不上他,反而厌恶他的唠叨和絮烦,但对于一个从不表白自己的人,甚至于他并不掩盖自己的弱点,只是在一席话、一次交往中你就感到爱上了他,感到了你与他的心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巫咸所说的不用媒介的沟通便是提的这种精神上的直接互渗关系。
当屈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和理解还是有可能的,他的目光也就由别人转向了自己。这种可能性使他不能懈怠自我的修养: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
百草为之不劳!”趁年岁尚轻,为时未晚,自己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如果鹈鴂先鸣,木枯草衰,再努力也来不及了。在他千方百计要求得世人对他的理解和同情的时候,世俗庸俗势力的
强大构成了对他自我个性的严重威胁,因为他越是意识到它的强大,越是感到无法获得世人的理解和同情,而越是大致人与人的心灵无法相通,便越是没有充沛的毅力支持自己的独立追求,只有在这时,世俗庸俗势力的存在才变成了他坚持自我独立个性的强大动力。因为他不再希望不能理解他、同情他的人理解和同情他,他只需要保持住自己的个性,以便能够在自然际遇中与可以与他发生共鸣的人实现心灵的沟通。而在强大的世俗庸俗势力的包围中,他便更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的力量,才能抵御庸俗势力的压力,保持住自己固有的个性追求。
关于屆原“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的感慨,我们也是极易理解的。在任何一个世代里,人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便与周围的世界在神秘互渗的关系中建立起精神联系的。在这时,不论他们各自在何种文化环境中与何种文化倾向建立起了神秘的互渗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在他们尚没有个人利害考虑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并且把自己所向往的目标当作神圣的目标来追求的。在这个意义上,彼此不同的个性追求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及至青年时期,他们开始追求自己理想的实现,但同时也便遇到了充满实际利害冲突的社会的阻碍乃至压制,并在这种阻碍和压制面前渐渐地意识到了个人的实际利害关系。在这时,崇高的理想追求与个人的实际利害往往正处于彼此冲突的情势中。为了个人的安全保障和实际的利益,他们必须适应社会现实,向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世俗势力妥协,而要不屈服于外部的压力,他们就要甘冒直至丧失生命的各种危险。人的求生本能使多数青年人像他们的前代一样走上前一条道路,只有极少部分意志坚强并在特定境遇中的人才保持住了自己固有的高尚追求。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为获得现实社会的认可就得放弃自己独立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也正像屈原所说的,兰芷可以失去芳香,荃薰可以成为茅草。原来纯洁有为的青年也可成为龌龊的政客、无耻的奴才、见风使舵的小人、唯利是图的骗子、虚伪的道学家、卖身投靠的文人、毫无操守的无聊说客、 没有任何理想的混世者,甚至在当时被视为奇花异草的兰和椒,也会同流合污,成为追名逐利的庸人。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屈原这里的好修实际就是要以坚强的意志坚持自己固有的个性追求,不被世俗的利害关系和流行的世俗观念所同化。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谈到他与钱玄同关于能否打破铁屋子的对话,然后他说: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煞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
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们之所谓可有。”一切的希望都是无法确证的,但一切的绝望也是不能确证的。关键仅在于你离开这种希望能否继续存活。如若你离开这种希望同样能很好地活下去,你就会感到希望的实现过于渺茫,不可相信,如若你没有这种希望便难以忍受现实人生之苦,你就会宁信其有而不信其无。灵氛和巫咸并没有、也不可能用充分的证据证明屈原在人世间一定能够找到真正的爱和理解,但屈原无法在这样一个根本没有爱和理解的世界上存活下去,所以听从了灵氛。的劝告,继续到更广远的世界上去寻找能够理解和同情他的人。
最后一段的想象性描写,形式上与前面一段中的想象性描写极为相同,但在实质意义上区别甚大。前面一段实际是屈原在自己理念世界里的邀游,只不过他的理念的世界也是由众多
具体的形象构成的,而这一段则是对将要实行的现实选择的想象。前一段尽管绚烂多彩,却建立在绝望心情的基础上,是绝望心灵开出的一朵绚烂的花朵,这一段则是在重新产生了希望之后的壮丽远征,正像哥伦布向着茫远的西方启航,尽管目的是难以确定的,但却是一个更壮丽的行程。在哥伦布启航西行之时,也难免不留恋地望一眼自己原来生活过的旧大陆。同样,出原在走向茫漠的前程时,也不禁对未曾给过他爱的故乡投下最后一瞥依恋的眼光。
他诀别了自己的旧生活,走向不知所之的远方。
那是彭咸之所居,是一个荒凉的所在,但屈原却不是道家理论的实践者。道家知识分子把离群索居当作理想的生活。他们不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与理解,他们不在人间分出是和非,他们求的是一种恬淡自处的生活。屆原不是,屈原的离去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是到更广大的世界去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与理解,他始终坚信自我的清白和无辜,始终憎恨妒贤嫉能、争权夺利的世俗小人,他要的不是安静的个人生活,要的是真理与爱情,他在漫漫修远的人生征途中不停地求索。
他后来终于没有找到自己所希望找到的东西,投江自杀了。但这是后来的事情, 《离骚》中的屈原,还在“上下而求索”。说“彭咸之所居”是投江自杀,我怀疑是王逸对屈原最后结局的附会。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23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5.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