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作  者:卫茂平,马佳欣,郑霞 著

出 版 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丛 书:跨文化丛书

出版时间:2002年08月

定  价:27.80

I S B N :9787227024132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现当代  中国  外国文学  当代  中国文学  文学  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  文化  综合  中国当代  散文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漫漫丝绸之路,沟通了欧罗巴和华夏沃土;悠悠驼铃叮当,奏响了中西文化交流最初的乐章。德语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结缘,便是这悠远的旋律中一组动人的音符。具有思辨传统的德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东方儒道释精神世界的召唤;而自视为龙之传人的中华民族,亦在外辱强权的震撼下着意借鉴西洋。会通彼此,文学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由中国在西人眼中之形象的历史变迁说起,继之以对中国文化在德语文坛所留之濡染印痕的探寻,再及德国文学在中国的部分译介情况,以图由此呈示中德文化大交响中的若干微小篇章。

TOP作者简介

卫茂平,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1989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德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语学院院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TOP目录

异域的召唤·对谈
——从斯洛特戴克《欧道主义——政治动力学批判》
谈起…………………卫茂平 马佳欣
德语文坛“中国”形象之变迁
1.遥远的神秘国度
(骑士文学——巴洛克文学)
2.理想化的礼仪之邦
(启蒙时期文学)
3.贬值的东方偶像
(狂飙突进运动——古典时期)
4.否定的中国观
(经典哲人与中国)
5.“理想中国”的沦落
(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
6.拯救“西方没落”的东方智慧
(20世纪初)
7.重现“中国精神”
(二战前后的德语文坛)
德语文坛中国文化之回声(一)
1.歌德中国观的变迁
2.席勒的关注
3.塞肯多夫神交老庄
4.海泽笔下的中国情结
5.格林、凯勒与“蛇女”母题
6.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
7.“李白热”在德国
8.霍夫曼斯塔尔的创作灵感
9.德布林探索“无为”人生
德语文坛中国文化之回声(二)
1.“老中国人”——克拉邦德
2.埃伦施泰因采石它山
3.卡夫卡笔端的中国
4.驰骋于东方精神王国的黑塞
5.卡奈蒂寻找“世界的头脑”
6.布莱希特遇合中国哲人
7.卡萨克遥望东方
8.艾希——濡润中国精神
……

TOP书摘

书摘
否定的中国观
(经典哲人与中国)
19世纪是中西方文化交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深入的时期,然而“中国”形象却并未随着双方相互了解的加深而更见神采,相反还逐渐沦落到“其容可哀、其貌可鄙”的尴尬境地。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100年里,那个“落后、愚昧、无能、衰朽”的负面形象屡屡见诸西方各类文史哲学的经典著作中,中国之于西方似乎彻底失去了其精神上的意义。
探究这个令人黯然和泄气的事实背后潜隐的根由,我们无奈地发现,“中国”形象此时的沦落绝非偶然,它乃是中国同西方合力而为的结果。
击碎的“天朝大国”梦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的专使马卡特尼伯爵(Macrarthey,1737-1806)率领使团访华,借为乾隆祝寿之机,请求允许互市通商并留人常驻中国以“照管”贸易。这一请求被乾隆皇帝以“两国礼仪风俗不同”为由断然拒绝。
文化习俗的差异不会妨碍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这个现代世界里人尽皆知的常识在当时却没有为德威远被的天朝皇帝所领悟。唯我独尊、闭关锁国的“世界帝国”意识使他只能接受使臣诚惶诚恐的朝贡,而对致力寻求平等外交的举措毫无兴趣。中国由此又失去了一次通过接触外国认识自己、并走向世界的大好机缘。其时英国尚无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敲开中国的大门,而乾隆皇帝的不务实外交才得以保住当时的太平盛世景象。但是在大约半个世纪以后,中国政府则终于要为自己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的愚昧付出代价了。用手筑起的高墙,怎能挡得住坚船利炮裹挟着鸦片的威风八面。几千年“天朝大国”的迷梦终于在西方列强蜂拥而至的隆隆炮声中被惊得粉碎。
再把目光转向西方,随着国力和贸易实力的迅速提高,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野心到了19世纪也已经膨胀到极点。经济实力的遥遥领先必然导致他们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和先进感,鼓吹“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论调又恰好为其殖民扩张提供了文化层面上的合法性辩护。殖民主义的侵略性和掠夺性于此找到了一件“将落后民族纳入欧洲文明轨道”的绝佳外衣。中国就是在这样冠冕堂皇的幌子下以自身的赢顿不幸就范于西方诸强的。而中国形象在西方人眼中的沦落除了由其本身的种种恶疾所至,似乎也能于此找到某种合理的解释。
随着欧洲重商主义者的不断来华,有关中国的报道也日渐增多,这是自耶稣会士传播中国知识以来欧洲人又一次大规模的传播、接受中国信息的高潮。自此以后,欧洲人开始接触到一批不同于从前耶稣会士报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更趋全面客观、但是却大多以商业观点代替文化价值评判的中国知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新观点和新看法逐渐在西方国家传扬开来,其中欧洲人最普遍认同的观念就是“中国的落后和衰朽”。加之中国当时政治、军事上的孱弱地位,“中国”形象不可逆转地黯然失色下来。随之而来的是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轻视乃至漠视。
经典哲人的理性批判(康德/黑格尔/谢林,费尔巴哈)
社会潮流的导向往往离不开特定历史时期哲学思潮的推波助澜。纵观19世纪,那些充满理性思辨的伟大哲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中国”投以关注和探究的目光。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
上影响了其后一代甚至几代学者文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从本书视角出发,我们不妨就几位德国经典哲学家的“中国观”稍加探讨,旨在为当时文坛“中国形象”的起落变迁寻找更加合理的
解释。
伊曼努埃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哲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正好处在启蒙运动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过渡的交叉点上,因而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也颇具褒贬杂糅的时代特色。虽然康德一生并未留下专门评述中国的文字,不过从他零星散乱的中国评论中我们还是能清楚地看到他身为伟大哲人的机敏和睿智。在他的一篇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稿中,“中国”形象是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中华帝国幅员辽阔。冬季,它的北部地区比欧洲同纬度地区寒冷得多。它无疑是全世界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据统计,中国的人口数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总数。①
中国人眼中的美人应当是:高而胖,眼睛小,额头宽、鼻子小、耳朵大,倘若是男性,还应当嗓音粗犷,胡须浓密。有的人用小镊子拔胡子,只留下几小簇。有学问的人从不剪去左手指甲,以显示自己的职业身份。②
中国人生性含蓄。他们总是不露声色地揣摩别人的性情,甚至于连愤怒也从不现于辞色,至多只是表露一种鄙视。
中国人报复心强,但他们总可以忍耐到适当的时机才发作。他们那里没有决斗的习惯。他们非常贪玩,可胆小怕事;他们勤勉、恭顺、奉承起人来简直天花乱坠。他们抱着传统习俗死死不放,对未来生活却漠不关心。妇女年幼时就缠足,因此,他们的脚还赶不上三岁孩子的大,她们整天低垂着眼睑,从不裸露双手,不过,却个个长的白皙、秀美。
中国人什么都吃,甚至狗、猫、蛇等。食品均按重量出售,所以,他们往鸡嗉囊里添沙子。一头死猪如果份量重。可以比一头活猪卖更好的价钱。因此,有些骗子把别人的猪毒死,当别人把猪扔掉后,他再把它捡回来。……
中国人的局限性,第一显示在他们的绘画中。他们无论在肖像画还是建筑绘画上,都不喜欢暗影;第二显示在他们的文字上,它需要八万字来使人理解,而我们只需要二十四小……
如果不了解康德的生平,人们绝对相信以上断语来自一位在中国生活过多年、而且对中国文化还颇有几分见地的大旅行家。首先,对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事实康德似乎了如指掌,而对中国人长相的描写也反映出他那个时代流行于欧洲的对中国人相貌的普遍观点,这种描述我们在赫尔德的中国批评中也似曾相识。接下来他对中国人性格含蓄内敛、谦卑但计较、谨小慎微又善于奉迎的特点归纳得准确精当且惟妙惟肖,对中国小商贩的缺乏诚信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击中了某些中国商人时至今日仍然执迷不悟,贪小利、忘大义。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04

版  次:2002年8月第1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4.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