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

作  者:马小虎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中国社会史研究丛书·第二辑·政治理念与中国社会

出版时间:2004年02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30004977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清、清以前政治  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  政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魏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本土文化剧烈变迁和最终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自我”及个体文化史的个体形象迅速演变的历史时代。本书试图从这一时期个体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出发,综合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方法,对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不同历史阶段背景下个体“自我”的演变过程、表现形式、内在规律以及历史影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TOP作者简介

马小虎,1966年生于新疆,哲学博士。1984年至1988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读本科;1988年至1991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刘泽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991年至1994年在广州大学哲学系师从李锦全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中国哲学史,1994年至今在深圳市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著有《先秦儒家革命观研究》、《(黄帝内经>的人格模式》、《“圣人”历史原型考》、《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病理学研究》、《先秦道家自我观研究》、《个体自我与肉身成圣——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几种重要的自我理论》等论文、论著。

TOP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个体“自我”演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自我”概念及其时空形态
第三节 文化史中的个体“自我”及其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早期文明形态中的“自然个体”
第一节 氏族社会和农耕文明与“自然个性”
第二节 氏族部落本位主义与“自我”共时性
第三节 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与“自我”历时性
第四节 “灵魂”的原型与“自我”多重性
第五节 “绝地天通”的垄断与个体自我意识发轫
第六节 上古语言形式与自我意识内直觉
第七节 恐惧感——保护感的个体心理调节机制
第八节 结语
第三章 西周、春秋时期“宗族社会个体”的形成
第一节 宗法制与附属于宗法等级身份和社群角色的“宗族社会个体”
第二节 “宗族社会个体”的道德自我、道德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三节 “威仪”式的文化标准形象与“颠倒世界”
第四节 “对人”与“立德、立功、立言”的个体永生和不朽理念
第五节 抒情诗歌、心理词汇与个体的“个人”
第六节 羞耻感——荣誉感的道德自我监督机制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春秋末期、战国时期至汉初个体“个人化”运动趋势
第一节 宗族社群和农材公社的解体与个体的“孤立化”
第二节 “孤立化”个体的特征和形态
第三节 传统道德袋子化理规范的衰落和个体道德自我的降低
第四节 “天下以市道交”与日常生活中的人我互我模式
第五节“君臣相与以市道接”与政治生活中的人我互动模式
第六节 “干世主”与在野派和当权派相互转化的政治行为模式
第七节 命名方式与个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定性
第八节 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系统的复杂化
第九节 结语
第五章 两汉时期“国家社会个体”的最终形成
第六章 汉晋之际“国家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危机和自我觉醒假象
第七章 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个体“自我”演变与中国人的文化史形象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书摘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献到处都有这样一些类似的警训:“君子以类族辨物”(《易·同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国语
·晋语四》);“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国语·晋语四》);“捍御侮者
,莫如亲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这些内容揭示了在中国古代早期文明社会中“自然
个体”之间那种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强大血缘同一性意向。“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
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
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①,同
时,“一个共同体所遭遇的困难,只能是由其他共同体引起的”②。因此,它导致了血缘共同
体凝聚化的本位主义倾向、世代相传的排外和仇外心理。于是,“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
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③。
具体而言,第一,氏族部落和宗族社群中“自然个体”的“自我”认同对象,是一个范围
非常狭小的部落性和宗族性的亲族血缘关系,氏族部落和宗族社群的自然疆界终止在哪里,个
体“自我”的对象认同的实践活动就终止在哪里;同时,“德”是个体“自我”的认同依据。
李玄伯先生考谓:
最初德、姓的意义相类,皆系天生的事物。这两个字的发源不同,这团名为姓(生团),另
团名为德,其实代表的仍系同物,皆代表图腾的生性。最初说民德即等于说同姓(同生),较后
各团的交往渐繁,各团的字亦渐混合,有发生分义的需要,性与德的意义逐渐化分,性只表示
生性,德就表示似性而非的事物。④
……

书摘1
二、“自我”概念的时空展开形态和层次
“自我是对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哲学知识或逻辑抽象”的内涵定义,只是指出了人之为人的最一般的共同属性,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出“自我”的所指。因此,事实上
并不存在那样一种可作为实体的或静态的“自我”以及具有如此这般“自我”的人,故而“自我”乃是一个还必须在外延时空中不断定义的动态概念,即人之为人并不只是基于他是生理心理的存在物这样一个事实,而是因为他具有较生理心理之外更多的内容,这些内容使生理心理二元性的人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生物实体或具有心理功能的存在物,这些内容就是“自我”在时空的展开形态和层次:
个体“自我”认同依据或类特质问题;
个体“自我”认同对象或实践对象问题;
个体“自我”认同依据的可能性向个体“自我”认同对象的现实性转化的主观性实践问题;
个体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个体自我意识现象问题;
个体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及个体“自我”的积极性根源、潜能和界限问题;
个体“自我”的价值问题。
具体来说,“身 心”逻辑抽象的内涵本身并不具有使人成为人的内容,其所以具有某种特殊内容的可能性,是一个社会和文化赋予的。身心二元性的哲学模型是个体自我认同依据、“自我”认同对象、“自我”认同努力、“自我”同一性、“自我”意识、“自我”监督机制和自我价值等形态和层次的基础,这些形态和层次则使“身 心”二元性逻辑构造的“自我”从能性变为现实性。
(一)个体“自我”认同依据
个体“自我”认同依据或类特质问题,是指发生在身 心之前的天之所予我者,或文化赋予个体具有某些资质和能力,从而使个人作为人与动物加以区别。一般而言,我们称之为“人性”,“人性”的内涵也具有动态演变的历史过程。
人是作为一个“种类”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动物”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的必然谓词。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人是通过克服它与动物的同一性来不断增大其“人性”差异性的。但是,人的劳动对象不同,人区别于动
物的方式就不同。总地看来,不同文化对于人的类特性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若将“物”当做人的劳动对象,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取决于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理性;
二是若将“人”当做人的劳动对象,则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取决于人统治人的强制手段。考察个体性发展阶段,个人“自我”认同依据经历了从低级的“情感欲求”到“道德”再到“理性”
三个过程。我们知道,个人化和自我意识能否不断提高,真正取决于人对外在自然的疏远化、对象化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文化对人的类特性的规定与人对自然的对象化程度的比照,
去观察和判断这个文化中人的类特质方式和性质。不同时期个体“自我”的认同依据或类特质,使身 心二元性逻辑构造的“自我”开始有了可能性。
(二)个体“自我”认同对象
真正使身 心二元性逻辑构造的“自我”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是个体“自我”认同对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认同的客观对象。虽然认同对象的实践活动基于个体“自
我’认同依据的可能性之上,但认同的对象不同,身 心处理认同依据的方法就不同,个体“自我”认同的努力及其方向也就不同,个体认同对象的内涵直接导致不同民族文化基本面貌的分野。二是个体认同的实践努力。被认同的对象对于任何个体来说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经过个体的认同努力,认同的程度有多大,“自我”完成的程度就有多大。惟此,那种假定的个体认同依据才能涉及被认同的对象,认同对象的目的与认同依据的手段才能合而为一,从而“自我”的身一心二元性的逻辑构造才具有现实意义。从思想史的“自我观”到文化史的“自我形成史”,均大体遵循这个模式,不过前者是以思想的反思形式出现,后者则是以历史的客观形式出现罢了。
历史诸阶段的个体“自我”认同对象和认同依据的不同特定内容,制约着那个时代的“现实的人”或“标准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个体性形成史(“现实的人”)纳入到普遍的
社会结构和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的联系之中,从而做出了合乎规律的考察、分析和分类,认为个体演变史是“自然个体”(“偶然个体”)演变为“普遍个体”(“个人”)的历史,“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概念上的差别,而是历史事实。在不同的时期,这种差别具有不同的含义”;“有个性的个人与阶级的个人的差别,个人生活条件的偶然性,只是随着那个自身是资产阶级产物的阶级的出现才出现的。只有个人相互之间的竞争和斗争才产生和发展了这种偶然性”。他们还指出,历史上个体的自主活动受到有限的交往和生产工具的束缚,特殊的生存条件总是受到偶然性的支配,个体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隶属于某些集体的普通成员,处于有限的社会关系之中。但到了现代社会,普遍的交往形式受到全部个体的支配,个体的自主活动与物质生活条件获得一致,各个“个人”的孤独活动即某个“个人”所从事的特殊的私人活动才是偶然的。“个人”则有可能利用偶然性为自己服务。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是外在的必然性。这个过程与个体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我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述,结合
苏联个人社会学学者HC.科恩、匈牙利文化学学者H.维坦依分别从个体进化史和个体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可进一步发现:个人形成史或“个人化”的历史,是“自然个体” (或“偶然个体”)和“社会个体”不断摆脱各种自然联系,从一定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分化出来,逐渐趋于和上升为“个人”的过程。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36

版  次:2004年2月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