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L)
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L)


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L)

作  者:荆学民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定  价:30.00

I S B N :978701007323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近现代当代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信仰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有关人生观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有关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枢纽问题。本书不仅从理论和现实、宏观与微观等方面,对信仰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在理论上系统地呈现了信仰本质论、信仰类型论、信仰机制论、信仰功能论、信仰危机论、信仰重建论等信仰理论扇面,而且还从方法论上探讨了信仰的研究视野、框架和方法,从学科建构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的构建,从而完成了对社会信仰论的基本理论架构,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有关信仰的理论彩屏。

TOP作者简介

荆学民,1959年生,山西临猗人,哲学博士,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教授、传播学专业政治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兼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政治文明与信仰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尤其集中在信仰问题与信仰理论上。目前正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政治信仰”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学”课题的研究。出版《人类信仰论》、《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等学术著作;在《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文艺研究》、《教学与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TOP目录

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
第一章 信仰研究视野论
时代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信仰
在知情意的交叉点上——信仰论纲
信仰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
信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

第二章 信仰本质论
信仰价值的本质
信仰价值的发生
信仰价值的结构
信仰价值的特性
信仰价值的地位

第三章 信仰机制论
信仰与怀疑的关系
信仰与理智的关系
信仰与人格的关系
信仰与真善美尺度
信仰与人类终极关怀

第四章 信仰类型论
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
政治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第五章 信仰功能论
信仰的精神统摄功能
信仰的价值评价功能
信仰的社会控制功能
信仰的审美定向功能

第六章 信仰危机论
信仰危机的发生与后果
信仰危机的文化因探察
信仰危机的经济因探察

第七章 信仰重建论
信仰重建:社会背景与理论基础
信仰重建:社会与文化发展维度
信仰重建:人的全面发展之维度
信仰重建:走出信仰的二律背反
信仰重建:适度张力的三个原则
信仰重建:通达神圣的重要路径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思考
当代意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维度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的学科视野”
后记我对信仰的研究”

TOP书摘

二、现代社会转型的运演态势是社会整体结构运作机制的转变
对现代社会转型的理解,说它是人的理想性的历史自觉活动还只是就它的抽象的根本性质而言的。走出它的抽象的深层结构,从人类社会整体状况流变的层面上审视现代社会转型,就应看到,它既不是社会整体结构的某一层面或系统的发展与变化(比如单纯的经济增长或政治制度变迁),也不是整个社会结构要素的僵死的位移,而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整体化转型即社会结构运作机制的转型。应该说明的是,这样的理论界说既包含着对业已发生的现代社会转型的反思,当然也包含着我们所要求的对现代社会转型的应然性的理解。问题应从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开始。
关于社会结构理论的探讨,近年来已有长足的发展,理论形态纷繁多样。但是,基于理论上的深刻比较和实践上的有力检验,我们认为,还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富有生命力。所以,我们的论说还应以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为基础。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学说的典型表述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①这就是我们非常熟识的社会结构之“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结构说。应该承认,自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并在全世界流行以来,这种三元结构学说被广泛地接受和采用,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经典性学说。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11

印  次:1

版  次:1版

开  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24.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