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作  者:冯晓青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丛 书: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定  价:44.00

I S B N :9787562031659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人文社科  >  法律  >  商法/公司法/知识产权    

标  签:法律教材  法律教材与法律考试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  民法  法律  法律专业  大学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政法大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中国政法大学长期从事教研的专家、学者,打造一套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力求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面向并体现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内容上注意吸收国内外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努力做到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具体地讲,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以下特征:
一、权威性。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从而确保了每种教材在本学科领域中具备权威影响力。
二、基础性。本套教材体现”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体系,保证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新颖性。本套教材体现”三新”,即知识点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新、体例新,给读者呈现出一道全新而前沿的知识盛宴。
四、实用性。本套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收集典型案例、整理资料索引、编写多种引导学生自测的思考练习。
五、针对性。本套教材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撰写的,但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相关职业考试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套教材编写体例上继承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做到科学、规范、统一,并力求有所创新,以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新要求。
参与编写本套教材的人员,或为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或为在各自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或为学术研究中崭露头角的学科新秀,他们均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深谙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政法大学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中国政法大学长期从事教研的专家、学者,打造一套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政法大学精品系列教材。
本套教材力求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面向并体现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内容上注意吸收国内外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努力做到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具体地讲,本系列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以下特征:
一、权威性。本套教材的编写人员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从而确保了每种教材在本学科领域中具备权威影响力。
二、基础性。本套教材体现”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体系,保证传授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新颖性。本套教材体现”三新”,即知识点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新、体例新,给读者呈现出一道全新而前沿的知识盛宴。
四、实用性。本套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收集典型案例、整理资料索引、编写多种引导学生自测的思考练习。
五、针对性。本套教材主要是针对本科生撰写的,但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和相关职业考试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套教材编写体例上继承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做到科学、规范、统一,并力求有所创新,以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新要求。
参与编写本套教材的人员,或为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或为在各自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或为学术研究中崭露头角的学科新秀,他们均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深谙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TOP作者简介

冯晓青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法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成员、兼职律师。著有《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诉讼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知识产权法哲学》、《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等学术专著10部,主编《知识产权法前沿问题研究》、《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等著作与教材10部。在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the USA(SSCI)、《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法律科学》、《月旦民·商法杂志》(台湾)等专业刊物上发表知识产权论文100余篇,其中美、英、澳、瑞士等国英文法律专业刊物10余篇。曾获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TOP目录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引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5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属性与特征/9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及在当代的发展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18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阶段/20
第三节 当代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特点/21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趋势/24
第五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28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侵害与法律救济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界定/30
第二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34

第四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特征与调整对象/40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适用范围/42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渊源/45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学/51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概论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沿革/55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57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61

第六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与价值构造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68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构造/73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七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82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84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86

第八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90
第二节 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95

第九章 作品
第一节 作品概述/107
第三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112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117

第十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内容概述/120
第二节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123
第三节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129

第十一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137
第二节 出版者权/138
第三节 表演者权/143
第四节 音像制作者权/146
第五节 广播电视组织权/149

第十二章 著作权的利用与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利用/150
第二节 著作权的限制/160

第十三章 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169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171

第四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175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188
第三节 著作权诉讼/193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五章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第一节 专利、专利权、专利制度与专利法的概念/198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00
第三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02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有关学说/206

第十六章 专利权客体
第一节 发明/208
第二节 实用新型/209
第三节 外观设计/210
第四节 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客体/211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一节 专利权主体概述/215
第二节 发明人与设计人/216
第三节 外国人/219
第四节 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原则/220

第十八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一节 新颖性/224
第二节 创造性/226
第三节 实用性/227
第四节 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228

第十九章 专利权的取得
第一节 专利申请文件/230
第二节 专利申请和审查/233
第三节 专利复审、无效和司法救济程序/238
第四节 专利的国际申请/244
第五节 专利代理/247

第二十章 专利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252
第二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254
第二十一章 专利权的限制
第一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255
第二节 专利强制许可/259
第三节 专利的强制推广应用/261
第二十二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62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及其判定/264
第三节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270
第四节 专利侵权诉讼/275

第四编 商标法

第二十三章 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种类与作用/285
第二节 商标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90
第三节 我国商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91
第四节 我国商标立法的主要原则/294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的取得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制度/296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条件与原则/297
第三节 商标注册申请/308
第四节 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与核准注册/310
第五节 商标国际申请/312

第二十五章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314
第二节 商标权人的权利/315
第三节 商标权的期限、续展与终止/316
第四节 商标权的限制/318

第二十六章 商标权的利用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321
第二节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322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325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其他利用方式/326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无效
第一节 商标权无效概述/328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撤销与注销/329
第三节 注册商标争议裁定/331

第二十八章 商标管理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334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管理/336
第三节 未注册商标的管理/339
第四节 商标印制管理/341

第二十九章 商标权的保护
第一节 商标权保护概述/345
第二节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346
第三节 商标权的保护/348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363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三十章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373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376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380
第四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389

第三十一章 商业秘密权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与特征/394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与内容/395
第三节 商业秘密的保护理论/404
第四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407

第三十二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概述/414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意义/416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客体、主体及归属/419
第四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登记/420
第五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限制和保护/422

第三十三章 植物新品种权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429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432
第三节 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435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437
第五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438

第三十四章 商号权与地理标志权
第一节 商号权/449
第二节 地理标志权/455

第三十五章 域名权
第一节 域名概述/465
第二节 域名的法律性质及特性/467
第三节 域名与商标的区别和联系/471
第四节 域名纠纷的解决机制/473

第六编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第三十六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产生和发展/482
第二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公约/483
第三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84

第三十七章 巴黎公约
第一节 保护范围/487
第二节 基本原则/488
第三节 共同规则/490

第三十八章 著作权国际保护
第一节 伯尔尼公约/495
第二节 世界版权公约/502
第三节 关于播送由人造卫星传播载有节目信号布鲁塞尔公约/504
第四节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者罗马公约/505
第五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507

第三十九章 专利权国际保护
第一节 专利合作条约/511
第二节 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514
第三节 国际承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达佩斯条约/515
第四节 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516
第五节 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517

第四十章 商标及相关标志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议定书/520
第二节 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524
第三节 商标图形要素国际分类维也纳协定/525
第四节 其他相关标志的国际保护/526

第四十一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第一节 TRIPs协议的产生/529
第二节 TRIPs协议的目标和基本原则/530
第三节 TRIPs协议保护的领域/533
第四节 知识产权执法/541

附录1:知识产权重要名词、术语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2:主要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名称中英文对照

TOP书摘

第1章 知识产权引论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概念,除前面提到过的“智力成果权”外,还有无形财产权、信息产权、工业版权和商品化权等。
一、知识产权与无形财产权
法律所要保护的财产分为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有形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是财产所有权的客体。一般认为,知识产权属于无形财产范畴。在《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缔结之前,西方有些国家甚至以“无形财产权”来概括有关智力创造成果的专有权。但是,如果不从狭义的角度看,无形财产权并不完全等同于知识产权。为便于理解,需要先对无形财产(权)有关问题加以认识。
“无形财产”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1857年-1929年)在19世纪末首先提出的。在经济学视野中,无形财产对应的概念是“无形资产”,它一般被认为不具有实物形态,而具有某种权利和技术知识、信息、工艺等生产经营要素,能够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特殊性资产。例如,我国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2条对无形资产的界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厂商名称和字号、原产地名称、商誉;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国际惯例承认的其他无形资产。
广义的无形财产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厂商名称、服务标记、产地识别标记、商业秘密、专营权、特许权、代理权、场地使用权等。还有的甚至认为包括以股票为核心,包括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商业票据在内的债券和票据。不过,从法律意义上讲,无形财产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这类权利保护的对象是人们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这类成果要获得法律保护应具备一定程度的创造性。
2. 经营性标记权,包括商标权、商号权、货源标记权、原产地名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等。这类权利主要作用于工商业活动中,权利客体应具有可识别性,法律保护的基点也在于阻止他人对自己标记的仿冒。
3. 经营性资信权,包括特许专营权、特许交易资格、商誉权等。该权利的保护对象是工商企业所获得的优势与信誉。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52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8.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