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远古的悸动
远古的悸动


远古的悸动

作  者:冯伟民,许汉奎,傅强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534598265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科普读物  生物世界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地球的演变产生了生命,生命的进化又深刻改变着地球。生命的进化如同一部有声有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自然历史剧,演绎着从起源、辐射、绝灭到复苏不断地演化,直至人类诞生的螺旋式的历史进程。生命在海洋中进化的同时,又上演了征服陆地和向天空发展的精彩一幕。
  记录地球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化石,就如同记载在地球岩层中的文字,《远古的悸动》它告诉我们:这缤纷复杂的生命世界有近40亿年的进化史。
  一些原核生命,如细菌、蓝藻在地球上生活了超过35亿年的漫长岁月。
  海洋中的宏体藻类有着极为漫长的进化历史,它们的祖先可能起源于距今约20亿年前的古海洋之中。
  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的历史至少要早几千万年。
  脊椎动物的最原始类型可以追溯到距今5.2亿年前的古海洋之中。
  陆生植物大约在4.5亿年前由某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进化而来。
  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1.6亿年,是极为成功的动物。而我们人类的历史迄今仅占地球历史的极短一刻。

TOP目录

第一章 生命起源的地球环境
一、地球的形成
二、地球的原始大气圈
三、地球水的来源
四、地球的年龄
五、地壳的地质构造
六、地球的气候变化
七、来自其他星体的考证
1.地球年龄考证
2.地球大气层气体成分考证
3.地球水来源考证
4.地球圈层考证
八、陨石之谜

第二章 生命起源与早期进化
一、生命起源
1.陆地起源说
2.空中起源说
3.深海烟囱起源说
4.宇宙起源说
二、地球的地质年代表
三、早期生命的进化
1.最早生命的记录(始太古代:距今40亿年~36亿年)
2.原核细胞的出现
(古太古代-新古代:距今36亿年~25亿年)
3.元古代的自然环境
4.真核细胞的出现(古元古代:距今25亿年~16亿年)
5.多细胞藻类的出现(中元古代:距今16亿年~10亿年)
6.原生动物和宏体植物的出现
(新元古代:距今10亿年~5.42亿年)

第三章 无脊椎动物人发腱
(早古生代:距今5.42亿年~4.43亿年)
一、寒武纪(距今5.42亿年~4.88亿年)
1.带壳动物大爆发
2.动物门类大爆发
3.寒武纪大爆发的起因
4.寒武纪王者--三叶虫
二、奥陶纪(距今4.88亿年~4.43亿年)
1.古生代演化动物群首次辐射
2.海洋巨无霸--头足类
3.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

第四章 生物登录
(中古生代:距今4.43亿年~3.59亿年)
一、志留纪(距今4.43亿年~4.16亿年)
1.再创辉煌的无脊椎世界
2.奇异的食肉动物--板足鲎
3.生物登陆
二、泥盆纪(距今4.16亿年~3.59亿年)
1.维管植物的起源与早期辐射
2.中国的早期维管植物
3.鱼类世界
4.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

第五章 两栖王国
(晚古生代:距今3.59亿年~2.51亿年)
一、石炭纪(距今3.59亿年~2.99亿年)
1.两柄动物
2.造煤时代的植物
3.植物界的异类
4.宾夕法尼亚亚纪的热带旱地生态系统
二、二叠纪(距今2.99亿年~2.51亿年)
1.爬行一族
2.爬行动物中的滑翔者
3.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4.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第六章 爬行盛世
(中生代:距今2.51亿年~6550万年)
一、三叠纪(距今2.51亿年~1.99亿年)
1.劫后余生--早三叠世的生命
2.潜龙在渊--海生爬行类
3.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
4.三叠纪晚期生物大灭绝
二、侏罗纪(距今1.99亿年~1.45亿年)
1.恐龙传奇
2.飞龙在天
3.哺乳动物与恐龙共舞
4.菊石的故事
5.银杏的故事
三、白垩纪(距今1.45亿年~6550万年)
1.被子植物的起源
2.热河生物群
3.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

第七章 哺乳为王
(新牛代:距今6550万年~今天)
一、古近纪(距今6550万年~2303万年)
1.海水大部分退出中国
2.古有蹄类和肉齿类繁盛
二、新近纪(距今2303万年~180万年)
1.青藏隆起与沿海火山
2.偶蹄类、长鼻类和草本植物大发展
三、第四纪(距今180万年~今天)
1.最近一次大冰期
2.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TOP书摘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18世纪之前,科学尚不发达,“创世说”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中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之说,在西方国家则有上帝创造世界之说。直到18世纪,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终于能从科学角度提出一些假说,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星云假说”。此学说经过200年来许多学者的修改补充,已趋完善。“星云说”认为太阳和八大行星都是属于同—星云。星云是宇宙中一种形态物质存在的形式,太阳系的星云就是由气体、冰质物和石质物所组成的。气体占星云总量的98%,以氢气为主,余者很少。冰质物主要为碳(c)、氮(N)、氧(O)、硫(S)和氯(Cl)等的氢化物,约占星云总量的1.5%。石质物为钠(Na)、镁(Mg)、铝(Al)、钙(Ca)、铁(Fe)、镍(Ni)和铜(Cu)等的氧化物,仅占星云总量的0.5%。冰质物和石质物的颗粒均很小,一般不超过l毫米。星云的范围非常大,只能用光年衡量。普通星云的直径可达10光年,而光的速度每秒为30万千米,足见星云之大。当太阳系星云中的氢气由于相互吸引力大于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时,氢气就会越聚越多,而且相互不断压缩,越压越紧,越压越密,它对外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大,越吸引就越多。另外,由于挤压,致使氢原子发生聚变而形成氦(He),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原子的聚变比裂变产生的能量要大很多,这就是氢弹比原子弹威力大得多的原因),致使温度急速增高,从而形成了原始的太阳。随着温度的增高及氢原子的不断集中,氢原子发生聚变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高,终于形成了真正的太阳。
  太阳形成以后,不断地向周围发射出大量的能量,使熔点高的石质物聚集在太阳的周围。这些石质物越聚越多,越来越大,终于形成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大行星,被称为类地行星。而离太阳远的地方,那里所获得的太阳能量少,一些熔点低的冰质物和气体就可以聚集在一起。它们也是越聚越多,不断增大,就形成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被称为类木行星。
  当地球的石质物越聚越多,不断增大,相互间也就越压越紧。这些石质物在相互撞击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加上外部小行星的撞击,使地球逐渐形成一高温融熔状态的大火球。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且绕太阳公转,地球的物质就在旋转中发生了分异。一些重的物质就会沉到中心而形成地核,根据其物质成分,它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由液态铁及一些较轻的元素如硫(s)、硅(si)、氧(O)、钾(K)、氢(H)等所组成,而内核则由刚性很强、在极高温和高压下呈结晶的固态铁和铁镍合金组成。地核之上为地幔层,它可分为三层,下地幔层厚约2230千米,它以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为主,铬(Cz,)、铁(Fe)、镍(Ni)含量很高,温度在1500~2000摄氏度,密度为5.7克/立方厘米,所以它大致以固体状态存在;中间为过渡层,厚约270千米,其成分是铁镁硅酸盐的橄榄石和辉石,温度在1500摄氏度左右:上地幔层厚约380千米,温度在1200~1500摄氏度之间,密度约为3.3克/立方厘米,成分为熔融状态的橄榄岩质层,所以也称为软流层。软流层之上才为地壳,地壳的厚度不均,一般可分为三层,上地壳为花岗岩层,中地壳为花岗闪长质一闪长质岩层,下地壳为玄武质岩层。大陆区的地壳厚度为30多千米,一般都有上、中、下三层之分,密度平均约为2.7克/立方厘米,地壳最深处温度在500~700摄氏度;洋壳厚度为5~15千米,只有下地壳,密度为3.1克/立方厘米,最深处温度为150~200摄氏度。
  大陆区地壳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属双层结构,洋壳只有硅镁层。显然,地球从地壳往下深入,密度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高。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3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3.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