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香书礼盒047:茶道•汉字•中华书法•中国绘画(套装全4册)
香书礼盒047:茶道•汉字•中华书法•中国绘画(套装全4册)


香书礼盒047:茶道•汉字•中华书法•中国绘画(套装全4册)

作  者:《香书礼盒》编委会 编

出 版 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00年01月

定  价:40.00

I S B N :694779681867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文化  文化专题研究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茶道》:
  茶,是上苍赐给人类的珍物,自古无论家境贫富,身份尊卑,人们一直都在享用它:达官贵人“红泥小炉、娈婉卯童”烹煮的茶香醇精致;妙玉道姑用“梅花上收的雪”泡出来的茶清淳幽然;布衣小民用粗瓷大碗冲的粗茶也甘洌芬芳。  “白菜青盐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如此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郑板桥却过得情趣盎然。可见,茶味好坏不在于茶品的优劣,而在于心境的阴晴与进退。
  品茗,即品人生。茶味的丰富层次,让人想到有苦有涩更有甘甜的事业,也让人想到意犹未尽、回味绵长的友情;水与茶的冲撞和交融,更让人想到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及磨合之后和谐婚姻的那份美好。茶的香郁需要沸水的冲击与浸融才能吐放,正如人生也要历经世情冷暖和浮浮沉沉后才能坦然、宁静。
  
  《中华书法》:
  《中华书法》所收录的名家墨迹包括篆、楷、行、草四种字体,并按朝代先后排序。此外,编者还对每位书法家的名、字、号,以及书风、作品的书写背景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为每篇作品附上了释文和精彩的名家点评,以方便读者更好地欣赏、学习和鉴别。
  有了这本《中华书法》的帮助,广大书法爱好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我国历史上经典的传世书法名作,追寻数千年来书法艺术的发展轨迹,感受“先秦尚象;秦汉尚势;魏晋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朴”的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相信广大读者不仅能获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受到心灵深处的震撼。
  
  《汉字》:
  抛开汉字作为文明载体的价值,汉字本身的魅力也是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就是由汉字逐渐演化而来。中国历代有无数书法大家涌现,如晋代王羲之,盛唐的颜真卿等。书法的肇始,可追溯至甲骨文时代。直到近现代,还有不少专攻甲骨文的书法家。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国粹。我们相信,一定有人愿意走近它,了解它,欣赏它。
  向这些有心人介绍汉字的概貌,正是本书的意旨所在。
  
  《中国绘画》:
  为了便于读者鉴赏,本书对每幅画作都做了精细解读,并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全书文字精炼生动,力求将深奥的绘画术语转化成简洁明快、易于理解的语言,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使读者可以轻松读透中国绘画的深厚内涵,并学习到一些品鉴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相信对读者来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沏一杯幽香的清茶,翻开这本《中国绘画》,细细品味笔墨变幻、线条飞扬处的神韵,体会一份清幽旷远的情怀,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将是一件美好而且惬意的事。

TOP作者简介

    《香书礼盒》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TOP目录

秦代
泰山刻石
两汉
曹全碑
礼器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宣示表帖
平复帖
中郎帖
快雪时晴帖
兰亭序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
初月帖
寒切帖
平安·何如·奉橘帖
上虞帖
远宦帖
中秋帖
廿九日帖
地黄汤帖
伯远帖

隋唐五代
出师颂帖
梦奠帖
倪宽赞帖
文赋帖
书谱帖
草书古诗四首帖
上阳台帖
刘中使帖
湖州帖
苦笋帖
蒙诏帖
张好好诗帖
韭花帖

宋代
同年帖
自书诗卷帖
远行帖
灼艾帖
门屏帖
赤壁赋帖
花气诗帖
跋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帖
法华台诗帖
吴江舟中诗卷帖
动止持福帖
晴和帖
草书纨扇帖
徽宗文集序帖
尊眷帖
去国帖
城南唱和诗卷帖
行书台慈帖
书蔡襄七言绝句帖
望君诗帖
元代
陈君诗帖册页
洛神赋帖
雅谭帖页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帖
论草书帖
奉记帖页
宫学国史二箴卷帖
爱厚帖页
苕之水诗卷帖
晚节堂诗札帖

明代
题仕女图诗页
游七星岩诗帖
声光帖页
遣子毕姻札卷帖一
自书词卷帖(之一、二)
敬覆帖
草书七绝诗轴
小楷归去来兮辞帖
赠王十岳诗卷帖

清代
丹枫阁记帖
弇州山人诗轴
七言诗轴
柳条边望月诗轴
夏日泛舟诗轴
相鹤经轴
草书轴
论书轴
咏墨诗轴
麦色诗轴
送蔡明远叙轴
苕溪渔隐丛话轴
五言联帖
七言诗轴
临石鼓文轴
……

TOP书摘

    王羲之
    唐摹本
    纸本/行草
    28.7厘米×63厘米·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点评】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三帖共一纸,日本人将其合称为《丧乱帖》。唐内府双钩填墨摹本,唐代传入日本。有说是鉴真东渡时带去,也有说是日本“遣唐使”带回。大约书于永和八年(352),王羲之50岁左右。王羲之此时的书法已经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用笔挺劲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行草体的典型作品。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
    《丧乱帖》属于信札,随手拟就,信笔而书,更能体现出王羲之的书法特征。该帖作于丧乱时期,作者心情悲愤郁闷。因无意于书,故书法更显率意自然,挥洒淋漓。该帖先行后草,时行时草;时而迅疾,时而滞顿,充分反映出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释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二谢面未?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初月帖
    王羲之
    唐摹本·纸本/草书·26.3厘米×3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点评】
    《初月帖》为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其结体谨严,草法规范,颇具古意。即使重复之字,其体势也力求变化。字与字之间,或二字相连,或三字相连,如“老携幼孙,顾盼生姿”。整体见之,行气贯通,流畅飘逸,错落跌宕,具有典型的今草特点。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寒切帖
    王羲之
    唐摹本·纸本/行书·乌丝栏25.6厘米×21.5厘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点评】
    《寒切帖》又称《廿七帖》、《谢司马帖》,书于升平四年(360),即王羲之去世的前一年。书体遒劲妍润,美妙异常。唐孙过庭曰:“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谢司马即谢安,东晋名相,王羲之的好友。
    【释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吾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平安·何如·奉橘帖
    王羲之
    唐摹本·纸本/行草·24.7厘米×46.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评】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共一纸,前四行为《平安帖》,次三行为《何如帖》,最末二行为《奉橘帖》,帖文全部都是问慰酬对之语。《何如帖》、《奉橘帖》为行书,《平安帖》行书兼草。全帖用笔沉稳,结字严谨,字体多变;既有凝重,又不失轻灵,侧媚多姿。《平安帖》钩挑转折间变化较多,提按顿挫应有尽有,牵丝引带生动灵巧;《何如帖》端正凝重且富有变化,三个“复”字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结构精密,鲜活生动;《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又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几经转折,并露出锋毫。
    【释文】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
    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864

开  本:64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