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书香门第 中国未解之谜
书香门第 中国未解之谜


书香门第 中国未解之谜

作  者:蒋丰 编著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丛 书:书香门第

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定  价:49.90

I S B N :978720007141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传统文化    

标  签:未解之谜  科普读物  科学与自然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先民们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今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而我们在试图还原那些源远流长的文明时,却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象环生的奇闻轶事遍布于苍茫时光的各个角落。历史、文化、科技、生物等诸多领域均存在着大量不为人知的疑团:商纣王并非暴君?同治皇帝死于梅毒?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杨贵妃藏身日本?董鄂妃是谁?…… 尽管有卷帙浩繁的史料典籍以供查证、追溯,但那些文字记载仍不足以还原真正的历史全貌。在时间的纵深之中,这些悬而未决的谜题受到国人乃至全世界对东方神秘文明充满好奇的人士的热切关注。这些谜题中,有些已随科技发展和考古学上的发现而得到了相对合理的破译和解释,有些则至今仍令人困惑。对这些谜题的究根寻底使人们更立体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与神奇。可以说,对东方古老文明的发掘、探究、破解、诠释,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文明、获取知识,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带给人们一窥真相的快感。 《中国未解之谜》一书正是基于此编排的。编者精心遴选了百余则未解之谜,所选事件涉及考古发现、历史悬案、历史名人、自然奇观、古代科技、文化民俗等众多领域,它们或是中国广袤大地上发生的震惊世界的神秘现象,或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关系到文化进程的关键细节,再或者是历代传承的奇妙风俗,又或者是至今仍令人心悬一线的近代奇案……我们力求用娓娓道来的叙述语言和逻辑严密的分析方式,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将您引入这个古老而传奇的国度,使您在对谜题发问、考证、商榷时进而认识和思考世界,锻炼捕捉疑点、找出突破点的能力,挑战自己的思维极限。 我们把同领域的相关谜团大致按时间顺序整理归类,使其在事件和人物关系上相互照应、环环相扣。无论从内容涵盖的广度和时间跨越的纵深度来讲,还是就分析论证的独具匠心而言,各板块所含未解之谜的可读性及其散发的深沉魅力都毋庸置疑。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吸收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期在展示谜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把残缺、消失的历史往事和古老文明重新整合并再现。事实上,这本集中了中国最富魅力的未解之谜的图书,通过对神秘符号和瑰丽奇观的不断探究和严谨论证,透射出了整个人类对文明兴衰的深思和感悟。

TOP目录

文明考古之谜
中国人的祖先来自非洲吗
“北京人”食人吗
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
半坡人面鱼纹之谜
良渚文化消失之谜
司母戊鼎之谜
远古玉琮的用途之谜
中国的金字塔之谜
三星堆之谜
巴国起源与消失之谜
夜郎古国究竟在哪里
楼兰古国消亡之谜
尼雅文明消亡之谜
西藏古格王国之谜
扶桑园究竟在哪里
玉门关故址之谜
越王古剑千年不锈之谜
秦始皇十二铜人之谜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之谜
秦始皇陵盗焚之谜
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
华夏第一都到底在哪里
北京古崖居之谜
金缕玉衣之谜
马王堆女尸不腐之谜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
西夏王陵之谜
丝绸之路起至何方
敦煌莫高窟开凿之谜
敦煌藏经洞之谜
乾陵无头石人之谜
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
栖霞山千佛岩之谜
龙游地下石窟之谜
红崖天书之谜
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谜
红山文化女神庙里的女神是谁
禹王碑碑文之谜
华表用途之谜
粱祝故事真伪之镌
历史悬案之谜
“帝”从何来
女娲之谜
黄帝是女人吗
“战神”蚩尤之谜
尧舜禅让之谜
神农氏是炎帝吗
大禹故乡之谜
商纣王是暴君吗
周穆王访西王母之谜
古代帝王的九鼎之谜
卧薪尝胆之谜
“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秦始皇坑杀儒生之谜
秦始皇死因之谜
赵高扰乱秦政之谜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昭君之谜
匈奴民族西迁之谜
甘英止步波斯湾之谜
刘皇叔三顾茅庐之谜
汉委奴国王印之谜
赤壁古战场位置之谜
后主刘禅真的是昏君吗
曹操为何至死不称帝
隋炀帝开凿运河之谜
谁是玄武门之变的始作俑者
唐太宗篡改圉史之谜
武则天长住东都洛阳之谜
契丹国号之谜
宋太祖死亡之谜
“狸猫换太子”疑案
谁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成吉思汗墓葬之谜
元宪宗蒙哥死因之谜
朱元璋孙女远葬都江堰之谜
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成祖生母之谜
郑和为什么七下西洋
宫女刺杀明世宗之谜
明光宗暴死之谜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
崇祯皇帝死于何处
“闯王”李自成结局之谜
吴三桂是否真的降清了
顺治帝出家五台山之谜
雍正帝即位之谜
雍正死因之谜
贪官和坤受宠之谜
同治帝死于何病
翼王石达开出走之谜
李秀成“自供状”之谜
太平天国窖藏宝藏下落之谜
蔚子大闹金銮殿之谜
光绪帝暴死之谜
西宫娘娘东葬之谜
慈禧随葬珠宝遗失之谜
李莲英死因之谜
北洋水师致远舰沉没之谜
赛金花有功于“和议”之谜
北京猿人化石失踪之谜
历史名人之谜
姜太公的故里在何方
神医扁鹊之谜
老子之谜
孔子身世之谜
美女西施魂归何处
诗人屈原死因之谜
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吗
徐福东渡日本之谜
孟姜女哭长城之谜
貂蝉身世之谜
刘备死后葬在哪里
诸葛亮迎娶丑女之谜
《后出师表》之谜
唐太宗身世之谜
杨贵妃香魂归何处
鉴真和尚真的失明了吗
李白出生地之谜
李师师晚年之谜
岳母刺字之谜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大将徐达死因之谜
名妓陈圆圆归宿之谜
柳如是自缢身亡之谜
庄妃下嫁之谜
年羹尧被杀之谜
董鄂妃到底是谁
乾隆帝出生地之谜
香妃之谜
郑板桥“难得糊涂”之谜
珍妃坠井之谜
慈安太后死因之谜
袁世凯猝死之谜
蒲松龄族属之谜
国学大师王国维沉湖之谜
自然奇观之谜
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峨眉山“佛光”之谜
“世界屋脊”之谜
太湖成因之谜
“魔鬼三角”之谜
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黄果树瀑布之谜
黄土高原形成之谜
台湾岛是如何形成的
哈纳斯湖“水怪”之谜
罗布泊“水怪”之谜
罗布泊“游移”之谜
金沙江大拐弯之谜
珠穆朗玛峰变矮之谜
生发石之谜
黑竹沟为何又叫“魔沟”
神农架白色动物之谜
神农架“野人”之谜
圣地“香格里拉”在哪里
小雁塔“神合”之谜
庐山千年佛灯自燃之谜
鬼城丰都之谜
怪雨之谜
鸣沙山鸣沙之谜
泰山“回马岭”来历之谜
“汗血宝马”之谜
天池湖怪之谜
大熊猫之谜
蛇岛只有蝮蛇之谜
蚂蚁体内的“时钟”定向系统之谜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
新疆虎灭绝之谜
动物预报地震之谜
预报年景的怪树之谜
钱塘涌潮之谜
“景山坐像”之谜
自贡“恐龙坟墓”之谜
乐山卧佛是巧合吗
日月并升之谜
明都大灾难之谜
冬暖夏寒的怪井之谜
古代科技之谜
西周微刻甲骨文之谜
谁发明了毛笔
古代“指南车”之谜
阿房宫得名之谜
阿房宫焚毁之谜
候风地动仪运作之谜
造纸术起源之谜
诸葛亮八阵图之谜
诸葛亮木牛流马之谜
“桃花源”究竟在何处
针灸铜人的迷踪
郑和下西洋宝船之谜
永乐大钟铸造之谜
北京皇城为何没有西北墙角
天坛圜丘坛回音之谜
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
中医经络与针灸之谜
麻沸散之谜
文化民俗之谜
“中国”名称来源之谜
《洛神赋》写的是谁
《胡笳十八拍》作者之谜
《兰亭序》之谜
谁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二十四桥”之谜
《清明上河图》之谜
北宋官窑之谜
《水浒传》作者之谜
张三丰是怎样创出武当拳的
《满江红》是谁所作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金瓶梅》作者之谜
为何“风马牛不相及”
二郎神到底是谁
“八仙”原型之谜
清代天地会起源之谜
对联是怎么来的
高崖悬棺之谜
端午节的来历之谜
古代妇女缠足之谜
闹洞房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女儿国”摩梭人走婚之谜
江永女书之谜
花山崖壁画之谜
龙图腾起源之谜
神鸟凤凰的原型是什么
十二生肖的起源之谜
十二生肖动物排序之谜
财神原型知多少
过年放鞭炮之谜
“门神”的来历之谜
巴马村人长寿之谜
史诗《格萨尔》千年传承之谜
“万岁”一词归帝王专用始于何时
西藏活佛转世之谜
佛家舍利之谜

TOP书摘

文明考古之谜
中国人的祖先来自非洲吗
非洲起源说
1987年,美国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通过检测细胞线粒DNA,发现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都可追溯到大约15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女人,她被人们称之为“夏娃”。“夏娃”的后裔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大陆迁移,并逐渐取代原先生活在那里的直立人和智人。后来,他们中的一支来到了亚洲地区,并完全取代了那里的古人类,成为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亚洲现代人的祖先,发展成现代黄种人;另一支则侵入欧洲,消灭了土著尼安德特人,形成了现代的欧洲人。此外,研究还指出,亚洲东南部是人类走出非洲后大迁移的主要“驿站”,其中一部分非洲人从亚洲东南部往北迁移到达中国,越过长江进入华北和东北亚,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多地区进化说
东亚及中国的学者则对此提出了“多地区进化说”,他们认为,在200万至100万年前,直立人由非洲扩展到其他大陆后,分别独立演化为现代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人。
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从200万年前到1万多年前都没有间断过,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因此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与“非洲人”无关。
另外,还有学者游离在两种观点之间,认为在人类从非洲走出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取代当地原始人,而是和本地人在杂交融合中演化进行。
“北京人”食人吗
1921年,人们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村西边的龙骨山山洞里偶然发现了古人类遗骨化石、石器工具和用火遗迹,从此这个寂静了几万年的山洞变得举世瞩目。此后数年间,人们又发现了数颗古猿人头盖骨。而“北京人”头骨的发现,将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50万年。
最早也是最科学地研究北京人头骨化石的是德国人魏敦瑞,他是国际知名的古人类学家。得知“北京人”的消息之后,他于1935年春赶到了中国,并在此后全面负责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魏敦瑞的研究非常细致,他发现了一个令他疑惑不解的地方,“北京人”头骨上总有一些裂纹和孔洞,看起来像是伤痕。同时,周口店出土的北京猿人化石中,头盖骨要比其他骨骼化石多出很多,而且爱掘出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头颅面部和底部的骨骼没有多少,却有较多的头盖部分。魏敦瑞认为,从结构上说,人的颅骨主要南前面的面颅和后上方的脑颅组成,而北京猿人都只剩下了头盖骨。
自1899年始,被誉为最早的“欧洲人”的尼安德特人化石遗址在各地被一一发掘。从这些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特征,即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均发现了大量破碎的骨骼化石,尤其是许多头骨化石破碎严重。人们纷纷推断那是被重物击打所致。当时就有学者断言:他们是被同类打破脑袋,然后取走了脑浆。
魏敦瑞结合自己的研究,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猿人头盖骨》一书中写道:
“猿人猎食自己的亲族,如同猎食其他动物一样。因为古猿人意识到后脑较其他部位更易置人于死地,于是就用锋利的石器敲打头部,然后吸干脑髓,再慢慢割食其他部位的肉。”
由于之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不翼而飞,魏敦瑞的研究也就此终止。
近几年,来自国际科学界的新研究成果使得“古人类是食人族”成为热门话题。
1999年,法国和美国考古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法国阿尔代什省莫拉一古尔西的尼安德特人食人现象》,科学家们论证了欧洲古人类尼安德特人曾发生过食人现象。科学研究人员在莫拉一古尔西山洞里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遗骨化石中发现,V形的石器划痕显现在尼安德特人的头骨、腿骨上,然而手骨、脚骨却保存完好--因为这两处吸不出骨髓。科学家们推论10T年前是欧洲最后一个冰河时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引发欧洲古人类走向了自相残“食”。
2000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生物学教授马拉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他已通过DNA生命科学的手段,检验出人吃人的物质证据。马拉教授从850年前至1000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印第安人粪便化石中,提取出了人类的肌红蛋白,这表明粪便的主人在排泄前的12小时至36小时内吃了同类的肉。除DNA生命科学的手段外,2003年美英科学家又发现,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DNA样本中,还有抗食人基因,表明“人吃人”现象可能曾经是人类祖先的一种习俗。
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
鸟类的始祖?
从特征来看,中华龙鸟比德国的始祖鸟更加古老和原始,它的骨骼特征更像恐龙,头较大,有牙齿,尾椎数目多,行动敏捷。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是羽毛的前身,但它没有飞翔能力,主要是保护皮肤和维持体温。大多数科学家根据它全身披有原始羽毛这一重要特征,把它归入鸟类而不是恐龙类,因为爬行动物身上一般披有盾甲或鳞片。科学家们认为,当大批恐龙在中生代晚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时,人们相信,这种称霸一时的爬行动物已经彻底完结了。其实,恐龙并没有灭绝,它们中的一支或几支,正试图离开陆地向空中发展。
恐龙?
一些古生物学家则认为,这种皮肤的衍生物不具备羽毛的特征,而类似于现生的某些爬行动物背部的表皮衍生物--角质刚毛。
从化石骨骼来看,中华龙鸟拥有很多恐龙的典型特征:它的头骨又低又长,脑壳很小,眼眶后面有明显的眶后骨,下颌后部的方骨它的牙齿侧扁,样子像小刀,而且边缘还有锯齿形的构造;它的腰臀部骨骼中耻骨粗壮,尾巴相当长,有60多个尾椎骨,尾椎骨上还有发达的神经棘和脉弧构造;它的前肢将别短,只有后肢长度的三分之一,前肢的特征显示它的生活时代要比德国的美颌龙晚。有些科学家据此认为,中华龙鸟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
中华龙鸟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对于它的归属,科学界尚无定论。
半坡人面鱼纹之谜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距今约6800年到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他们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形成了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半坡人的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人面鱼纹盆了。人面鱼纹盆高16.5厘米、直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再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长久以来,考古学家就一直在猜测这特别的人面鱼纹究竟代表着什么,各种各样的说法据说已经有30种之多,但更多的人认为以下两种比较合理。
半坡人的图腾
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夭折儿童的葬具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面鱼纹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流行一种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儿童放在陶瓮巾,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这件陶盆上面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有的学者根据《山海经》中某些地方曾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正是巫师珥两鱼,寓意为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此外,在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有人以此推。之,认为人面鱼纹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涵义。
气候变化引起海侵
第一种说法认为,距今4500-4000年前的现代冰期,导致以水稻和采集多种植物为生的良渚文化一蹶不振。气候变化和海面波动是影响沪杭和环太湖地区先民活动的两个主导因素。全新世中期有四个千年尺度暖湿气候和高海平面时期,良渚文化是被第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千年尺度暖湿气候和高海平面时期的海侵(钟家堍海侵)摧毁的。长达数百年暖湿气候导致海平面上升和长期的维持。使良渚先民赖以生存的绝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没,这才是良渚文化被迫中断的根本原因。当然不能排除在海平面逐步升高的条件下,一两场特大暴雨、台风、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或者海啸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影响可能大大加速了良渚文化的衰退和消失。
洪水引发瘟疫
有学者认为,古代淮河流域到太湖地区发生的特大洪水,冲毁了即将成熟的良渚王朝。良渚文化末期的特大洪水所引发的瘟疫应是造成良渚文化消失的根本原因。良渚文化末期,当特大洪水退走之后’,太湖流域可能出现某种疫情,由于瘟疫的影响,被洪水伤害的人们束手无策,惊恐万状而四处逃生,有的迁徙很远,有的也许就在周边地区落脚安身。
战争说
有人认为,良渚文化就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蚩尤”部落,这种有别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部落文化在和炎黄部落作战的过程中战败并融人中原文化。
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已经形成了初级政权,有的学者称良渚文化为良渚古国。败于炎黄部落之后,良渚文化以一种文化汇人的方式融入了中原文化。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良渚的玉文化被后来的夏、商、周全面继承,形成了今天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
司母戊鼎之谜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的一家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的),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也是最重的青铜器。因为此鼎大到足够做马槽,因此又有人称其为“马槽鼎”。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鼎身各处都有饰纹,且各部分的饰纹形态不一,多种多样。其造型、纹饰、工艺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堪称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但是,司母戊鼎是什么年代的器物?它又是为谁所铸造的呢?如此庞大、沉重而又精美的器物,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古人又是如何铸造的呢?这一切,都为这尊鼎中至尊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年代之谜
要考证司母戊鼎的年代,首先应该从出土的地理位置着手。安阳处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核心地带,一条洹河横贯东西。武官村位于洹水河北岸,这里曾经发现了大量的巨型墓葬,是晚商的王陵区,司母戊鼎正是在这里出土。也就是说,司母戊鼎铸造于商代。但是,殷墟有2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8代12位商王。专家们把殷墟文化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大致的分期特征。那么,这个精美而庞大的青铜大方鼎,又是哪一位商王的杰作呢?它具体的铸造年代是什么时候呢?
在考古学上,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器物的年代,主要是通过它的地层关系,然后在地层关系的基础上,再去看它的器物的组合。但可惜的是,这两个关系,司母戊鼎都不具备。60多年前,武官村村民偶然发现了司母戊鼎,当时既没有其他器物一同出土.也没有发现墓葬,这给今天的考古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此外,根据考古的一般经验,判断器物的年代,可以从器物形制着手。每一个时期的鼎,都有不同的造型,越早的方鼎,它腹部就越深,腿就越细长,或者叫缅高;越晚的方鼎,腹部就越变得浅一些,腿就变得粗短一些。根据鼎腿与鼎腹的比例关系,专家们判断,司母戊鼎应该是比较接近殷墟二期的器物特征。但这个答案还很模糊,无法确定是哪一位商王。
为谁所铸
既然器型上无法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专家们只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铭文上。司母戊鼎名字的来源,是因为鼎腹内有三个清晰的铭文。经过70多年对甲骨文的研究,考古学者们确定,这三个字,正是“司母戊”。
所谓司,就是祭祀,母是母亲,戊是个人名,是一个称谓。也就是说,这个巨鼎的铸造是为了祭祀一位女性。那么,这个“戊”到底是谁呢?这又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可以想象,晚商时期,铸造这么巨大的鼎,在当时来说必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那么这位母亲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巨鼎又是在哪一位商王时期铸造的呢?
商人的人名以天千地支为自己的称号,在不同的时期,有使用相同称号的人。学者们通过对甲骨文的考证,发现配偶为“戊”的,共有4位商王,他们分别是大(音tai)丁、武丁、祖甲、武乙。大丁的时代,不在殷墟的12位商王之内,而武乙属于殷墟三期,司母戊鼎与这个时期的器物外形不吻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武丁和祖甲王了。
另外,不同年代的青铜器,它们的成分是随着年代的变化自成规律的,其合金配比是不同的。在商王朝遗留下来的大量墓葬中,妇好墓是未曾被盗过的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个。这其中出土的青铜器一共重达1.6吨。两个方鼎都有100多千克,其中一个名为“司母辛鼎”。
考古专家把司母辛鼎合金配比与司母戊鼎对比,结果发现,两个合金配比情况极其相似,那么司母戊鼎就很可能是与妇好同时代生产的器物。而史书上和甲骨文都汜载着,“妇好”正是武丁的王后。这样几乎所有的研究证据都倾向于,司母戊的“戊”应该就是武丁王的另外一个王后“戊”。
但是,同为武丁的王后,“司母戊鼎”的体积几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是它的6倍。如此巨大的差别到底说明了什么?
甲骨文中关于武丁之妻“戊”的记载几乎微乎其微。然而关于妇好的记载却多得让人极为震惊。妇好主持祭祀、打猎、带兵打仗,她是中同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如此非同凡响的王后,墓巾的鼎也不过是100多千克,那么这个千斤巨鼎的主人义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种种疑惑,只能期待着考古学家们继续研究。
司母戌鼎最为神秘也最难让人猜测的,是它究竟如何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表明在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着我国古代的青铜工艺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但一是,铸造司母戊大方鼎,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无论如何都还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据考古学家们推测,它的铸造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在商代,冶炼青铜用的是陶制的坩埚,它的形状和后来我们用的头盔倒过来的形状差不多,考古学家们将其趣称为“将军盔”。据科学估算,每个“将军盔”能熔铜12.7千克。也就是说,一个“将军盔”所熔化的铜液,可以铸造一件中小型的青铜器。但是,要铸造司母戊鼎这样的庞然大物,就需要70多个“将军盔”同时浇铸,这意味着至少需要几百人同时操作。如此浩大的工程,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
有人认为,勤劳智慧的古人采用的是化整为零的战略,先分别铸好鼎耳、鼎足、鼎身,然后冉将各个部分合铸在一起。但是,迄今为止,这种论证还没有得到相关科技的论证。
另外,研究司母戊鼎的专家曾经发现过一个异常的现象:司母戊鼎的东侧壁纹饰粗糙,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出错位的痕迹,四条鼎腿下半部分厚度都出现了异常。于是人们设想,整个大鼎鼎身部分很可能在铸造时发生了泄漏。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大鼎并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在第一次浇铸时,由于泥范体积太大,铜液冲刷过于猛烈,在鼎的东侧壁内部带有花纹的泥范发生了破裂,铜液渗入泥范,所以预计的铜液没有把整个泥范浇满,使4条鼎腿短了一截。接铸的部分使鼎腿的厚度变厚了。
如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古人一次并不完美的作品,或许也仅仅是一次大胆的试验尝试。2003年,考古工作站在安阳发现了一个直径1.68米的圆鼎铸鼎遗址。按照这个直径的比例,我们可以想象铸成的大鼎,体积和重量都一定会远远超过司母戊鼎。这说明商代曾经有过更大的巨鼎问世。但是,或许这样的工程对于工具简陋的商人来说,还是太过艰难。毕竟在这3000多年的时间里,已发现的重1600多斤的大鼎仅此一个,甚至连超过千斤的鼎都没有。何况直到今天,在发达的高科技面前,都没有人能将当时铸鼎的情形重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上的精美花纹代表着什么意思?它们又是怎样铸出来的?
殷商时期,在祭祀的时候,祭祀者把鼎上铭文和纹饰完整的那一面朝向祭祀的牌位,把器物的背面对着自己。这种纹饰大多为饕餮纹,它是阴问和阳界沟通的使者。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狰狞的饕餮就是早期的龙,是龙的一种变体。在烟雾缭绕之中,龙会把祭祀的信息带到天上。
但是,在复制司母戊大方鼎的过程中,专家们的试验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他们发现,使用商代的生产工具,竟然无法在泥范上形成清晰的花纹。
每当印有花纹的模板从泥范上取下来时,泥范上的花纹就模糊了。现在的脱模材料非常丰富,用今天的生产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谓轻而易举,但是3200多年前的古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在当时,只有谷物、面粉等物理粉末可以利用。
经过研究,专家们又尝试采用木炭粉,因为木炭粉在商代随处可见,只要燃烧就很容易形成木炭。模板上,铺上了一层细细的木炭粉,花纹终于清楚地呈现出来,不断地往上拓印,花纹越来越清晰。
但是,这也只是一种设想,并没有发现能作为证据的考古实物。
司母戊鼎刚出土的时候,是只有一只立耳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另外一只,是后来补铸的。按说,鼎应该有一对立耳才对。那么,另外的一只鼎耳到哪里去了呢?
有这样一种传说:司母戊鼎最初被发现的1939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乱世--抗日战争期间。安阳属于日寇的占领区。日本侵略者屡次要劫走这尊大鼎,它的发现者为了不让日寇的阴谋得逞,于是决定将鼎卖给一位中国商人。但是,由于鼎太大太重了,不便搬运,于是有人建议将其分成几块,分批运走。村民们尝试用锯子将其化整为零,无奈难度太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锯掉了一只鼎耳。无奈,他们只好采用深埋大鼎的办法来躲过日寇的追查,大鼎因此保存了下来。可惜那只被锯掉的鼎耳却在动荡的年代里下落不明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另外一只立耳在古人将其埋人地下之前就已经被弄断了。锯鼎之说只是一种谣传。无论是何原因,这都将是司母戊鼎永远的遗憾。

TOP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96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