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罗曼•罗兰/茨威格经典传记丛书
罗曼•罗兰/茨威格经典传记丛书


罗曼•罗兰/茨威格经典传记丛书

作  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主编:赵...

出 版 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丛 书:茨威格经典传记丛书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25.00

I S B N :978753964171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文艺体育  >  艺术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出 色的传记作家之一。 《罗曼·罗兰》是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也是最 能体现茨威格传记风格的典型作品,它讲述了著名作 家罗曼·罗兰的一生,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和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 " style=" float:right;" onclick="shouStr(''nrty'')">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出 色的传记作家之一。 《罗曼·罗兰》是茨威格的传记代表作,也是最 能体现茨威格传记风格的典型作品,它讲述了著名作 家罗曼·罗兰的一生,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和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 《罗曼·罗兰》叙述细腻,充满阅读魅力;译作 文字传神、优美。

TOP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文学家、人物传记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0年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1933年希特勒窃取政权之后,为了反对奥地利与纳粹德国合并,放弃奥地利国籍,继续流亡海外。1942年,与妻子一同服药自杀。" style=" float:right;" onclick="shouStr(''zzjj'')">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文学家、人物传记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0年获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1933年希特勒窃取政权之后,为了反对奥地利与纳粹德国合并,放弃奥地利国籍,继续流亡海外。1942年,与妻子一同服药自杀。 茨威格在小说、诗、戏剧、文论、传记等方面都有建树,还从事过文学翻译。其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其代表作有小说《看不见的收藏》、《象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TOP目录

【第一章 生平】 1.绪言 2.童年 3.中学时代 4.高等师范学校 5.远方来信 6.罗 马 【第一章 生平】 1.绪言 2.童年 3.中学时代 4.高等师范学校 5.远方来信 6.罗 马 7.圣化 8.学徒 9.拼搏 10.十年隐居 11.画像 12.成名 13.罗兰,欧洲精神的化身 【第二章 戏剧家的早期作品】 1.作品与时代 2.伟人的意志 3.创作系列 4.无人问津的系列剧(1890一1895) 5.信仰悲剧《圣路易斯》《埃尔特》(1895~1898) 6.《圣路易斯》(1894) 7.《埃尔特》(1898) 8.革新法国舞台的尝试 9.向人民呼吁 10.剧目 11.独创的艺术家 12.革命戏剧(1898~1902) 13.《七月十四》(1902) 14.《丹东》(1900) 15.《理性的胜利》(1899) 16.《群狼》(1898) 17.落人太虚的呼唤 18.《总有一天》(1902) 19.剧作家 【第三章 英雄传记】 1.深远的思考 2.苦难的英雄 3.《贝多芬传》 4.《米开朗琪罗传》 5.《托尔斯泰传》 6.未完稿的传记 【第四章 《约翰·克利斯朵夫》】 1.圣克里斯托弗 2.复活 3.作品的由来 4.无定规的作品 5.角色解析 6.英雄交响曲 7.创作之谜 8.约翰·克利斯朵夫 9.奥利维尔 10.格拉齐亚 11.约翰·克利斯朵夫同他的伙伴 12.克利斯朵夫同各民族 13.法国的形象 14.德国的形象 15.意大利的形象 16.犹太人 17.世代交替 18.离别 【第五章 幕间谐谑曲】 1.意外之作 2.勃艮第兄长 3.高卢人的风格 4.徒劳的启示 【第六章 欧洲的良心】 1.遗产的保护人 2.预作准备 3.避难之地 4.为人类服务 5.精神法庭 6.与豪普特曼的争论 7.与维尔哈伦的通信 8.欧洲的良心 9.篇篇宣言 10.《超乎混战之上》 11.向仇恨开战 12.敌手 13.朋友 14.信件 15.顾问 16.孤独者 17.日记 18.《先驱》与《恩培多克勒与世仇》 19.《利吕里》 20.《克莱朗博》 21.最后的恳求 22.思想独立宣言 23.后记 附录一:书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附录二:I 罗曼·罗兰作品目录 Ⅱ 罗曼·罗兰作品译文 Ⅲ 介绍罗曼·罗兰的作品

TOP书摘

3.中学时代 来到巴黎后,罗兰还太年轻,感受不到巴黎的魅 力。此时,他处在朦胧如梦的 自然状态,这个充满着喧闹和淫荡的物质至上的城市 对他来说似乎十分陌生,甚 至很不友善。这段岁月在他的生活中久久不能抹去, 他的内心一直深藏着一种厌 恶感,一种对大城市的愚昧和冷漠的畏惧,一种对首 都生活缺乏真诚信实的令人 费解的隔膜。他的父母把他送进了路易大帝学府,这 是巴黎中心享有盛名的学 校。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法兰西儿女,都来自这些孩 子们,他们每天中午像一群 蜜蜂一样从伟大的知识蜂窝里嗡嗡地拥出来。学校推 荐他学习法国古典教育学 科,这样他可以成为一名... 3.中学时代 来到巴黎后,罗兰还太年轻,感受不到巴黎的魅 力。此时,他处在朦胧如梦的 自然状态,这个充满着喧闹和淫荡的物质至上的城市 对他来说似乎十分陌生,甚 至很不友善。这段岁月在他的生活中久久不能抹去, 他的内心一直深藏着一种厌 恶感,一种对大城市的愚昧和冷漠的畏惧,一种对首 都生活缺乏真诚信实的令人 费解的隔膜。他的父母把他送进了路易大帝学府,这 是巴黎中心享有盛名的学 校。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法兰西儿女,都来自这些孩 子们,他们每天中午像一群 蜜蜂一样从伟大的知识蜂窝里嗡嗡地拥出来。学校推 荐他学习法国古典教育学 科,这样他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古典诗歌“鹦鹉学舌 者”。然而,他最重要的学历 却不属于古典韵文或诗歌原理这一领域。在此之前, 他一直对真正生气勃勃的现 代诗歌感兴趣,对音乐深感兴趣。尽管如此,还是在 这儿上学的时光,罗兰找到了 他的第一个朋友。 这位朋友就是保罗·克洛岱尔(《给玛丽报信》 的作者),他碰巧也是沉默了 二十年之后才成名的。罗曼·罗兰和保罗·克洛岱尔 是两位最富有想象力的现 代法国作家,他们同时跨进了这所学校,也几乎同时 在二十年之后誉满欧洲大陆。 但是,在最后二十五年间,他们在信仰和精神上却走 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追随着 相互背离的理想。克洛岱尔表现了对天主教历史的玄 想和热情;罗兰则越过法国 疆域,追求一个自由的欧洲。但是,在当时,每天步 行上学和放学回家的途中,他 们俩都无所不谈,交换着读书心得,彼此意气风发, 激扬着相互间的青春热忱。他 们特别崇拜的明星是理查德·瓦格纳。当时,瓦格纳 的思想有一种奇异的魔力, 影响着法国的年轻人。对于罗兰来说,影响他的不只 是作为艺术家的瓦格纳,而 且也是作为博学诗人的瓦格纳。 学校生活显得沉闷无趣,平淡无奇。本来,从充 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家乡搬到 了冷峻的现实主义的巴黎,这一改变就来得太突然。 对于这个敏感的少年来说。 这座城市只能显露出它的青面獠牙、冷酷无情的一面 。巴黎的这些特点,这极度 混乱的局面,在罗兰的脑海里激起的近乎是惶惶不安 的感觉。他渴望着同情、热 忱,向往着壮志、腾飞。与往常一样,艺术才是他的 救星,“漫长而昏暗的岁月中的 闪闪发光的艺术”。他的主要欢乐是那些稀有的下午 ,他能在星期日通俗音乐会 上度过,此时,音乐的旋律震撼着他的整个心田—— 在《安托瓦内特》中,他对当 时的心情做了令人陶醉的描述。莎士比亚剧作也以强 大的力量影响着他,从舞台 上看到的人物形象,激起了他的恐惧感,也使他心醉 神迷。他的整个灵魂被这位 剧作家吸引住了。“他完全征服了我,我把自己投给 了他,像投给他一束鲜花一 样。与此同时,音乐的汁液在我周身流淌,像洪水流 过大平原一般。贝多芬和柏 辽兹对我的引力超过了瓦格纳。我为这些愉悦付出了 代价,似乎被它们完全陶醉 了,长达一两年之久,就像大地被洪水泡得过于饱和 一样。由于我的头脑里塞满 了莎士比亚和音乐,在高等师范学校入学考试中,我 两次失败了。”接着,他发现了 第三个导师,把他从信仰中解救了出来,此人便是斯 宾诺莎。一天晚上。罗兰独自 一人待在学校里,偶尔同他认识了。他那高雅的智慧 之光从此照亮了罗兰的心 灵,直至终生。人类最伟大的人物都成了罗兰的榜样 和伙伴。 当罗兰要离开学校的时候,志向和职责产生了冲 突。罗兰最热忱的愿望是要 成为像瓦格纳那样的艺术家。既是音乐家又是诗人, 写出史诗般的歌剧。此时,在 他的脑海里已有某些音乐构想在萌动,不同的是瓦格 纳描写德国民族,他将要表 现法国的传奇故事。例如,圣路易的故事,后来他虽 然没有用歌剧来表达。但却用 高扬的语言进行了移植。然而,他父母认为他当时的 愿望尚未成熟,要求他做一 番更实际的努力,建议他进入工艺专科学校深造。最 后双方决定他选修精神道德 学,因而职责和愿望的冲突得到了两全其美的解决。 1886年,罗兰参加了第三次 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等师范学校。这所学校 有其特有的性质和具有历史 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将对罗兰的思想和命运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 P6-7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90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110.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