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

作  者:毕宝魁|主编:毕宝魁...

出 版 社: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23.00

I S B N :978754452610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文艺体育  >  文学家    

标  签:古代人物传记  人文社会  人物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编著者毕宝魁。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内容提要: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为 唐宋八大家中的每个人创作编撰一个故事集,从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现其 性情、最有故事情节的事件,通过简明精炼的文笔描述出来。我们要求作 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编著者毕宝魁。 《韩愈故事/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内容提要:唐宋八大家故事丛书为 唐宋八大家中的每个人创作编撰一个故事集,从其人生中截取最能表现其 性情、最有故事情节的事件,通过简明精炼的文笔描述出来。我们要求作 者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和生动的文学创作结合起来,在对传主生平事迹进行 坚实考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写成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 的文学故事。为人们了解八大家之人品、之才气、之作品搭建一个桥梁, 为阅读和学习写作创造一点氛围。

TOP作者简介

毕宝魁,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铁岭人。198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专著主要有:《中国古代文 毕宝魁,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铁岭人。198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专著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化史知识》、《东北古代文学概览》、《移祚兵枭——朱温》、《新注花间集》、《唐诗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官场倾陷》、《王维传》、《李商隐传》、《李清照》、《唐宫娇女太平公主》、《韩孟诗派研究》、《宋词故事》、《隋唐生活掠影》、《士人生活掠影》、《机阱鬼蜮》、《王安石传》、《九梅村诗集校注》、《国学知识讲话》、《中国文学史话》等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TOP目录

独闯京师:唐代的“长安漂” 四友联翩去行卷 同登金榜结同年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仁人爱人仁猫爱猫 你如不发达就必定饿死 有权就用:保举张籍为解元 为嫂子服丧一年 独闯京师:唐代的“长安漂” 四友联翩去行卷 同登金榜结同年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仁人爱人仁猫爱猫 你如不发达就必定饿死 有权就用:保举张籍为解元 为嫂子服丧一年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分曹决胜约前定 百马攒蹄近相映 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面对两尊英雄雕像的礼拜 祭文绝唱:《祭十二郎文》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华山一景:韩愈投书处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阳山做小官 退之不幸阳山幸百纪于今有盛名 偶然题作木居士 便有无穷求福人 内热外冷的怪人刘叉 李正真:韩愈生母还是乳母 仗义助卢仝防贼 发人深省:唐代第一哭 妙招炒作牛僧孺 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把和尚劝成俗人 一位道士的闹剧 力挺天才诗人李贺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千载断碑人脍炙 不知世有段文昌 趣味盎然的《华山女》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勇夺三军之帅 后 记

TOP书摘

就在哥哥即将起灵回河南韩家祖茔的晚上,灯光昏暗,嫂夫人坐在椅 子上,把韩老成揽在怀里,把韩愈拉在身边,凄惨地说:“韩氏两代人, 就只有你们两个人了!”韩愈从这时候起,忽然好像长大了,他忽然感觉 到自己的责任之重。是的,嫂夫人说得对,老韩家,自己这一辈,两个哥 哥都死了。二哥死得更早。而自己下一辈就剩韩老成一个人。自己是长辈 ,韩门最大的男人,韩门最长辈的男人,自己要承担起振兴门楣的重担来 。 但韩愈当时刚刚十二岁,毕竟未谙人情世故,稚嫩的肩膀无法承担千 斤重担,是嫂夫人为他承担着。几千里 就在哥哥即将起灵回河南韩家祖茔的晚上,灯光昏暗,嫂夫人坐在椅 子上,把韩老成揽在怀里,把韩愈拉在身边,凄惨地说:“韩氏两代人, 就只有你们两个人了!”韩愈从这时候起,忽然好像长大了,他忽然感觉 到自己的责任之重。是的,嫂夫人说得对,老韩家,自己这一辈,两个哥 哥都死了。二哥死得更早。而自己下一辈就剩韩老成一个人。自己是长辈 ,韩门最大的男人,韩门最长辈的男人,自己要承担起振兴门楣的重担来 。 但韩愈当时刚刚十二岁,毕竟未谙人情世故,稚嫩的肩膀无法承担千 斤重担,是嫂夫人为他承担着。几千里地,韩愈和嫂夫人护送着韩会的灵 柩回到河阳韩氏祖茔安葬。 安稳日子没有两年,家乡河阳一代战火重起,兵荒马乱,嫂夫人带着 一家人,主仆几十口,躲避战乱来到江南宣州,一路上,大事小情都是嫂 夫人操劳。她是个坚强有本事的女人,一大家子没有散伙,日子照旧过, 多亏了这个女人。 韩愈的启蒙老师也是嫂夫人,前文提到,郑夫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韩愈十岁跟随哥哥到贬所韶关,没有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基本是嫂夫人 每天教他识文断字,教他《论语》和《孟子》,给他讲解《诗经》和《楚 辞》,使他从小便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过度的操劳使嫂夫人衰老得很快,不到五十岁的女人,就已经满头白 发,身体很虚弱了。韩愈离开宣州到长安独闯天下时,发誓要闯出个名堂 来。 他设想自己能够金榜题名,能够加官晋爵,然后迎接嫂夫人和家眷到 京师来,过举家团圆的美好生活。正是这种家族责任感和报恩的紧迫感, 才促使韩愈对于入仕的急切超乎常人。他进士及第便参加三次博学宏词科 考试,因为这种考试是迈进官场的敲门砖。如果及第,很快便会被委派官 吏,可以拿到俸禄。这样便可以实现自己的初衷,接全家到京师来,让辛 苦一生的嫂夫人安享晚年。 韩愈连续三年都名落孙山。于是便开始直接给宰相上书,连续写三封 信,表达自己急于为朝廷效力的迫切心情。但三封信如泥牛人海一去无回 ,没有任何回音。韩愈郁闷忧伤,只好回河阳老家去。 途中经过偃师,韩愈心情郁闷,随便找一家旅店就休息了。自己要了 几个小菜,喝点闷酒。晚上又喝点茶水,感到心里惴惴不安,心焦魔乱, 实在无法入睡,随便到院落里溜达溜达。信步而行,拐过一个小月亮门, 隐约听到有人在哭泣,见侧面牛车上停着一口棺材。韩愈心想:“什么人 不幸,死在异地,灵柩还要在此住店。”心情更是烦躁。忽然感觉哭声非 常耳熟,急忙走上前去。不看则已,一看大惊失色。原来哭的人正是侄儿 韩老成。 韩愈忙问:“怎么回事?是谁亡故?”韩老成一看是自己叔叔韩愈, 哭声立即更大了:“叔叔,我娘没了!是我娘死了!” 韩愈听罢,扑通跪在嫂夫人的灵柩前,哽咽,再哽咽,说不出话来, 抽抽搭搭,泪如雨下。他没有哭出声来。因为现在韩门里他便是唯一的顶 梁柱了。他急于入仕当官,就是要尽快报答嫂夫人的大恩大德,同时也报 答乳母的大恩大德,让自己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但是,嫂夫人再也不能 享受小弟带给她的好生活了。韩愈痛心疾首,不断出现“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话。这种遗憾真是人们普遍遇到的,因此人们在有 条件的时候要尽量尽快孝敬父母,善待一切亲人。 家人见主人在这里,一切都放心轻松了。韩愈理所当然负起责任来。 他在嫂夫人的灵柩前上香,叩头。然后告诉韩老成他们都去休息,他一个 人为嫂夫人守灵。韩老成不肯离去,这叔侄二人坐在郑夫人的棺椁前,一 会儿往烧纸盆里放几张烧纸。火光闪烁一夜,叔侄二人坐了一夜。寂寞一 会,谈唠一会儿,直到东方黎明。韩愈先在腹中打成腹稿,默默向灵柩里 的嫂夫人传递自己的心声,他感觉,嫂夫人能够听到他的哭诉: 维年月日,愈谨于逆旅备时羞之奠,再拜顿首,敢昭祭于六嫂荥阳郑 氏夫人之灵。呜呼!天祸我家,降集百殃。我生不辰,三岁而孤。蒙幼未 知,鞠我者兄。在死而生,实维嫂恩。未龀一年,兄宦王官。提携负任, 去洛居秦。念寒而衣,念饥而飧。疾疹水火,无灾及身。劬劳闵闵,保此 愚庸。年方及纪,荐及凶屯。兄罹谗口,承命远迁。穷荒海隅,夭阏百年 。万里故乡,幼孤在前。相顾不归,泣血号天。微嫂之力,化为夷蛮。… …呜呼哀哉!昔在韶州之行,受命于元兄。日:“尔幼养于嫂,丧服必以 期!”今其敢忘?天实临之。……呜呼哀哉,日月有时。归合茔封,终天 永辞。绝而复苏,伏惟尚飨。 大意为:某年某月某日,韩愈谨在旅舍备下时令糕点与菜肴,两次叩 头,祭奠六嫂荥阳郑氏的魂灵。呜呼哀哉!P33-P35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71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77.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