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
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


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

作  者:徐俊波,刘剑雄,胡咏梅 编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030357168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标  签:内科学  医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共九章,囊括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共识评述、从《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1中国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看观念变迁、高血压卒中防治进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群的降压策略、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整体防治、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2011ESC/EAS血脂防治指南解读、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高血压治疗新突破和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高血压:新概念和新技术进展》适合内科临床医师,尤其是心血管科医师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参考资料。

TOP目录


前言
第一章 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共识评述
第二章 从《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2011中国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看观念变迁
第三章 高血压卒中防治进展
第四章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群的降压策略
第五章 高血压伴发心力衰竭整体防治
第六章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第七章 2011ESC/EAS血脂防治指南解读
第八章 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高血压治疗新突破
第九章 2011ACCF/AHA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

TOP书摘

一项纳入12000多名患者(平均年龄66岁)的研究发现,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入院时血压高并非与高死亡率独立相关。尽管此研究中伴有高血压的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粗率较高(14.4%vs.12.4%,p=0.001),多变量分析发现高血压并非死亡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同时,此研究中伴高血压的患者室颤的风险为17%,而心房颤动的风险则高达26%。
  高血压是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确定危险因素,同时具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及超声证据也是预测因子。降压能降低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血压水平尚无定论。INVEST研究发现血压与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及总心肌梗死间关系呈一“J”形曲线,最低点血压为119/84mmHg。其中舒张压与以上终点联系最强,此结论适用于平均年龄65岁以上及以下的人群。有趣的是,血压、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及已接受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不存在此现象。分析整个人群发现随机分人的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组的患者间血压控制(70%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没有差异。随访61835人后,共2269人达到不良终点(如死亡或卒中)。每个年龄组不良终点事件调整后的风险比与治疗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呈“J”形关系(图9-9)。但心肌梗死后的老老年的最佳血压水平尚不明确,可能>140/90mmHg。
  我们对日渐增长高血压伴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老年人群所知有限。一项INVVEST研究中已行再血管化治疗的老年人的分析发现,相对于未行再血管化治疗的人,他们年龄更大(平均67岁),心肌梗死史比例,心力衰竭,卒中/TIA,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同时他们预后也较差,与未行再血管化治疗者相比,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14.2%和8.5%。同时,已行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更难控制,暗示其可能血管病变更重。同时,血压与病死率、心肌梗死或卒中间关系仍然呈一“J”形曲线。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97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7.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