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2013最新版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申论(A.B.C类通用)
2013最新版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申论(A.B.C类通用)


2013最新版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申论(A.B.C类通用)

作  者:李进 主编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定  价:38.00

I S B N :9787113148645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人文社科    

标  签:公务员考试  考试  其他类职称考试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目录

第一章 直观认识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考试历史概述
    一、申论词义辨析及内涵界定
    二、中论与策论辨析   
第二节 申论考试大纲解读
    一、历年申论考试大纲
    二、申论考试新大纲   
    三、申论考试的本质
  第三节 申论考试阅卷标准
    一、申论考试阅卷的形式
    二、申论考试阅卷的标准
  第四节 申论考试误区分析
    一、误解中论考查目标,以为能力考核无需准备
    二、误解申论写作形式是一般的写作,迷信模板和范文
    三、误解申论复习的重要性,轻视答题技巧 
    四、误解申论考试的出题,期望通过猜题而取胜
第二章 全面透视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考试真题示例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主题
  第三节   申论考试材料来源   
    一、2012年江苏省考申论材料来源 
    二、2011年江苏省考申论材料来源
    三、2010年江苏省考申论材料来源
  第四节 申论考试题型分析   
    一、申论题型特征及变化
    二、概括题
    三、分析题       
    四、对策题   
    五、应用文题
    六、论述题
第二章 深人理解给定材料
 第一节 给定材料的组织
  第二节 给定材料的信息
    一,宏观信息
    二、微观信息
  第三节 微观信息的理解
    一、现象
    二、问题
    三、原因
    四、对策
  第四节 复杂材料的阅读
    一、分句踩点法
    二、多句归纳法
  第五节 宏观信息的理解
    实例分析一(2011年国考申论真题·市地级)
    实例分析二(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省部级)
    实例分析三(2011年江苏省考申论真题)
第四章 解题策略之概括题
第五章 解题策略之分析题
第六章 解题策略之对策题
第七章 解题策略之应用文题
第八章 方法策略之论述题
第九章 申论热点精读
附录 考生答疑

TOP书摘

  第一章  直观认识申论考试
  第一节  申论考试历史概述
   一、申论词义辨析及内涵界定
   “申论”一词因公务员考试而闻名,但并非公务员考试所首创。虽然包括《汉语大字典》、《辞源》在内的权威词典均未收录,但该词的确很早就出现在文献资料当中了。也许考究该词的历史源流对于备战申论考试并无多少直接的帮助,甚至现今的申论考试与历史上的申论一词有无直接关联尚存疑义,但是充分考证历史上各种申论的词义之后,我们发现,从这些词义中可以探知目前申论考试的内在特征。
    《汉语大词典》释义申论一词为“讨论、商量、辩解”,该义与公务员考试的申论明显不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申论考试”这一短语,并将申论释为“申述、论述”。《新词语大词典》直接将申论与申论考试等同起来,引用申论大纲中的描述,指明申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阅读、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申论之“申”的意思是“引申、申述”,“论”是“论述,分析说明事理”的意思。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式合成词;从词义上说,是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论述;从词性上来说,为动词,把事理引申开来并分析、论述自己的观点。
    关于“申论”一词最早的出处,有种说法认为是申论考试所首创,这是不确切的,无需赘述。还有种说法,见于市面上出版发行的多种辅导教材,认为申论源于《论语》中孔子说的“申而论之”。可是,翻遍各种版本的《论语》及记录孔子言论的其他典籍,根本找不到“申而论之”一语,可见这种说法纯粹是以讹传讹。
    “申而论之”一语最早出现于清代的《御制文集》初集卷二《经筵御论》:“则君子进而小人退,相需殷而相得彰,蔡传引而未发,故申而论之。”但“申论”一词并非由“申而论之”演化而来,而是在古代即已广泛使用。当下作为公考科目的“申论”,和历史上“申论”一词的内涵有暗合之处。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52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