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心灵咖啡:哈佛公开课•情商决定高度
心灵咖啡:哈佛公开课•情商决定高度


心灵咖啡:哈佛公开课•情商决定高度

作  者:弓健 著

出 版 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定  价:16.00

I S B N :9787514204858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社交与礼仪    

标  签:励志与成功  情商管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目录

破译EQ密码
EQ是什么
聪明的“傻子”:智商与情商
情绪失控: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谁动了我的“软糖”
向情商盲说“不”

斯芬克斯之谜:认识自己有多难
德尔斐的神谕与斯芬克斯的谜题
做一个内心旁观者
自省,看清魔镜中的自己
小心巴奴姆效应
情绪周期,男女有别

红黄绿:掌控情绪的开关
给负面情绪一个正当的出口
制伏愤怒的魔鬼
战胜恐惧的阴魂
冲动的代价
摆脱忧虑就乐活
不抱怨的人生
上帝给的宝贝叫不幸
人生并不完美

赢在激励,做最好的自己
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就美好人生
梦想的价值
信念激发潜能
勇气征服一切
有一种幸福叫珍惜
快乐其实很简单
乐观者总是命运的宠儿
行动改变命运
情商测试:国际标准情商测试题
……

TOP书摘

EQ是什么
  《阿甘正传》与大学生自杀
  好莱坞大片《阿甘正传》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主人公阿甘智商只有75,但他认定目标后就坚定执著地去做,绝不动摇。他战胜了少年时同学的歧视和欺侮,进入大学校门;在大学里的橄榄球场叱咤风云,成为耀眼的明星;在炮火连天的越南战场死里逃生,成为英雄;在“乒乓外交”的球台旁潇洒挥拍,获得了国会勋章……最后,他拥有了自己的捕虾船,成为亿万富翁。他用诚实、守信、勇敢、真诚等美德,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他常说:“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虽然阿甘是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却也有现实生活的映照。
  2005年,北京高校共有1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这15名自杀者中,有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大二女生,有北京师范大学的韩国留学生,也有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后。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共同原因是压力过大,导致精神抑郁,最终崩溃。
  这两个案例的对比十分鲜明。一边是智商低下的“傻小子”,一边是智力超群的“天之骄子”。傻小子能在人生路上过关斩将,取得一系列令众人羡慕的成就;骄子们却在象牙塔里徘徊抑郁,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就是--情商。
  简单来说,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就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它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一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过,心理学家常喜欢用EQ来衡量一个人的情绪能力。
  1990年,美国两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情商”这一概念,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5年以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迅速在全球掀起情商热潮。在随后的二十几年间,这个概念风靡全球,成为脍炙人口的词汇。
  近几年,情商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宏保险于2010年发起一项调查,调查内容为中产家庭的幸福状况。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健康、情商、财商、家庭责任以及社会环境是影响家庭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并且五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成员情商过低,将会大大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受。
  情商知多少
  心理学家们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将情商分为五个主要领域。
  第一,认识自己。自我意识是情商的基石。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能够充分地了解自我的人往往对生活有更强的掌控能力。
  第二,管理情绪。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恰当地管理情绪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积极和消极的情绪,沉迷于积极的情绪和受缚于消极的情绪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就是自我迷失。
  第三,激励自己。情绪会破坏注意力的集中,进而影响心智。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极大地干扰人的心理状况。而积极的情绪则会对提高成绩产生极强的引导作用。所以,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满腔热情并持之以恒,这是产生坚韧不拔的毅力的源泉。
  第四,识别他人。这里要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同理心。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或移情,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很多时候,人们不便于或者不喜欢使用语言,便会通过其他的方式如表情、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要求。同理心强的人能够及时体会到这种表达,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第五,处理人际关系。恰如其分地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而掌控他人的情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社交竞争力强的人,能够提高个人的受欢迎程度、领导力和人际交往的有效性。
  每个人在以上五个领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擅长掌控自己的情绪,但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善于识别他人,但不知道怎样激励自己。不过没关系,情商是可以依靠后天习得并改善的,只要在相关领域做出有针对性的努力,就可以有效提升。
  奇妙的情绪与生理反应
  当人生气时,大脑给心脏下达指令,血液会流到手部,便于随时抓起武器或者攻击敌人。同时,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急速增加,准备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所谓“气血上涌”就是形容这种现象。
  当人恐惧时,血液会涌向双腿这样大块的骨骼肌,以便准备随时逃跑。这时,面部会由于血液的流失而显得苍白,身体会在一瞬间呆立不动,像戴上了枷锁一样。所以,我们常说的“吓呆了”是有科学依据的。大脑情绪中枢的回路会释放大量激素,使身体保持警觉。
  当人快乐时,负责抑制负面感觉与提升可用能量的大脑中枢变得活跃,而产生忧虑情绪的大脑中枢趋于平静。身体能够获得正常的休息,复原的速度也会加快。医生希望病人休养时保持好心情,科学依据也就在于此。
  当人吃惊时,眉毛会扬起,允许更多光线进入视网膜,也使视野更加开阔。这可以使人获取更多信息,来快速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办。
  当人产生厌恶时,鼻子会微微皱起,上嘴唇撇向一边。这种面部表情在全世界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且传递的信息也几乎没什么不同。达尔文认为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为了不吸入有害气体或者吐出有害的食物。
  人的情绪直接引起了生理反应,而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又加剧了某种情绪。
  聪明的“傻子”:智商与情商
  莫以智商论成败
  我们常常喜欢用智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潜力。智商高的人,往往被人们寄予很高的期望。相反,智商偏低的人,往往遭到人们的嘲笑。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代表智商的考试成绩,就成了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然而,在学校里获得高分却不意味着会拥有幸福的人生。许多人在学校读书时经常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却一事无成。他们喜欢抱怨工作环境不够好,无法得到上司的赏识,同事们也不够友善,合作伙伴太苛刻,总之,自己没有可以发挥才能的空间。久而久之,他们便渐渐沉沦,浪费了自己的高智商。而一些在校时成绩平平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却能够很快进入角色,逐渐出人头地。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人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也善于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往往能笑到最后。
  有心理学家对1981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多所高中的优秀生源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这些学生都曾因成绩优秀被选中在各自中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或者发表告别演说。他们进入大学后,成绩依然优秀。而到了将近30岁时,他们整体取得的成就,仅在社会上处于中等位置。高中毕业10年后,他们中只有25%的人在自己的领域处于同龄人的最高水平,大部分人则表现平平。可见,智商并不能决定成败。
  命运挑战罗斯福
  美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总统罗斯福,小时候有很多缺点。他胆子小,脸上总带着一副受到了惊吓的表情,背诵时双腿发抖,嘴唇颤动,回答问题时含糊不清。然而他在求学路上毫不气馁,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在大学里,他没有取得特别出色的成绩,却慢慢克服了自己的缺点,为进入政界打下了基础。
  1921年,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高烧、剧痛始终伴随着他,最可怕的是终身丧失行走能力的威胁。这时,罗斯福只有39岁,事业刚起步不久,是美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这个打击看上去似乎要断送他的政治生涯和未来。然而,罗斯福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尝试着逐渐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他总是面带微笑,还常常给周围的人讲笑话。他用来疗养的佐治亚温泉被称为“笑声震天的地方”。
  7年后,罗斯福未能恢复健康,却坐着轮椅再次走上政坛。1932年,在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经济濒临崩溃。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美国总统。他的残疾成为政敌们攻击的对象,然而他却用诚恳的演讲把劣势转化为优势,赢得了众多选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1933年,罗斯福摇着轮椅登上总统宝座。这时,美国已经被经济危机冲击了将近三年,失业、破产、倒闭等现象随处可见。罗斯福展现出了极强的个人魅力和压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职时告诉大家:“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曾发表著名的“炉边谈话”,谈论国内外经济形势,号召人们恢复抵御危机的信心。他的乐观点燃了全美国人同心同德的精神之火。
  与此同时,罗斯福督促国会在100天的时间里,通过了15项立法,促进了金融、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全面复兴。罗斯福的第一个总统任期结束后,美国国民平均收入增长达到了50%。这时,美国的“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1940年,美国终于渡过了经济危机,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军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基地,将刚刚平稳下来的美国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美国人一度惊慌失措,以为世界末日要到了。美国本来想在“二战”中保持中立,却不得不对日宣战。在战争中,罗斯福提出“把战争带给敌人,带到敌人的本土上去”的战略思想,使美国本土免于攻击和战争的践踏。他带领美国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美国历史,没有哪位总统像罗斯福这样,受到这么多次命运的挑战。而罗斯福却以自己的乐观与坚毅,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命运,成为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蝉联四任,病逝于第四任任期),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
  从情商走向成功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雇用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培训,每人的培训费用高达3万美元。出人意料的是,一年后就有一半人辞职,四年后,留下的人不到原来的1/4。这些推销员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推销保险的过程中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自己的耐心和勇气渐渐被消磨殆尽。于是,这家公司求助于心理学教授塞里格曼。
  塞里格曼对1.5万名新员工进行了两次测试,一次以智商测验为主,另一次以乐观程度测验为主。塞里格曼对被测者进行了跟踪研究。有一组新员工在智商测验中表现很差,却在另一次测验中取得了“超级乐观主义者”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这组员工第一年的销售业绩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了57%。
  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取得的成就中,只有20%可以归功于智商。另外80%的非智商因素中,情商占据了绝对优势。可见,在人的一生中,情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商较高的人无论在什么领域,成功的概率都比较高。
  一项以IBM、百事可乐等大型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对象的研究显示,情商的高低,是决定一位领导者卓越还是平凡的关键性因素。卓越的领导者在一系列情商方面(如领导能力、协调能力、自信等),都有优越的表现。很多员工并不一定希望自己的上司是天才,但希望上司能够体察下情,与下属关系融洽,极大地发挥一个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美国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智商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情商则决定一个人能否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心理学家们认为,一个情商水平高的人,社交能力强,性格外向而开朗,正直而富有同情心,不容易被沮丧忧郁的情绪所束缚,从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情绪失控: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感性战胜理性的恶果
  《儒林外史》讲述的范进中举的故事脍炙人口,耳熟能详。老儒生范进屡试不第,生活贫苦潦倒,遭到岳父胡屠户的嘲笑和轻视。忽有一日时来运转,中了举人,报喜人前来报喜,范进竟然高兴得昏厥过去,醒来后又一时痰迷心窍,发了失心疯。还是胡屠户斗胆打了他一巴掌,才让他吐出了浓痰,恢复了理智。这种顷刻之间的情绪爆发,就叫做情绪失控。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中举后的范进从穷酸儒生变成范老爷,当然不希望当众丢丑。而瞬间的情绪失控打败了理性,让他短时间内迷失了自我,身不由己地手舞足蹈,不仅让亲人们为他担心,也成了众人围观的笑料。每一次情绪失控,都可能给人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仅普通人如此,很多名人也无法避免情绪失控的负面影响。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长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却不肯将日记交给妻子,并把最后10年的日记存入了银行。因为日记,他与妻子之间发生了矛盾,并且越来越深。终于,一场激烈的争吵过后,作家决定离家出走。1910年10月底,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悄悄乘火车离开了家。然而,他习惯了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不能适应离开家后的种种不便。最主要的是,俄国寒冷的天气让年迈体弱的他很快开始发高烧。7天后,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坛巨匠病逝在一个荒凉的小站,为自己的情绪失控付出了惨痛且无法挽回的代价。
  科学研究证明,情绪失控往往发生在一瞬间,掌管思考的大脑皮层根本来不及观察,行动就已经发生了。事后,人们往往记不起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更不用说分析自己行为的对与错了。
  情绪失控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经常发生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面:顾客在餐馆里只因为上菜速度太慢,可能就会对着服务生或者经理大发雷霆,发誓再也不来这家餐馆;乘客在出租车上只因为堵车,可能就会对司机发火,责怪司机没有选择正确的路线;夫妻之间可能只因为晚饭后谁来洗碗,或者谁先用洗手间,就大吵一架。事后想想,很多当事人甚至记不清楚自己发火的原因,然而情绪失控的后果已经无法挽回了。
  南非足球惨案
  处在群体中的人很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体育比赛的观众由于比赛的紧张激烈,更容易气血上涌,在整体气氛的影响下,造成的负面结果往往会更加严重。
  2001年4月,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发生了一起足球惨案,将近50名球迷被踩踏而死。这是南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体育惨案。这起惨案的导火索,是球迷情绪失控引发了秩序混乱。
  这场比赛由奥兰多海盗队主场迎战劲敌凯泽尔酋长队。这两支球队是当年的夺冠热门,在联赛积分榜上交替领先。因此,这场比赛对双方都至关重要。两支球队的球迷此前也为了比赛的胜负大打口水仗,争执不休。
  比赛当天,组织者已经卖出了12万张门票,而赛场的最大容量只有7万人。混乱的票务状况为这起惨案埋下了伏笔。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赛场已经座无虚席,但球迷仍然从四面八方涌来。警察一看大事不妙,也不管球迷到底有没有门票,直接把入口处的大铁门锁上了。然而,手持门票的球迷依然在寻找入场机会,没有门票的球迷也不愿意离开,入口处的球迷有增无减。
  在十多万球迷的呐喊声中,比赛开始。虽然是客场作战,但酋长队士气高涨,并先进一球。主场队球迷开始做出过激的举动,有人向球场里扔杂物,有人拿座椅出气。在全场暴力氛围中,海盗队加强攻势,成功扳回一球。
  主队进球的消息通过扩音器传到体育场外,场外的球迷瞬间沸腾了,他们拼命向赛场的各个入口涌去,一起向大铁门发起冲击。其中,西看台入口处有几万名球迷,他们像发了疯一样,合力涌向铁门。有人甚至爬上了铁门,准备跳进赛场。警察试图维持秩序,但面对如此庞大而疯狂的人群,任何举动都是徒劳。万般无奈之下,警察施放了催泪弹。就在这时,铁门被挤倒,冲在最前面的球迷倒在了铁门上。后边的人想收住脚步,但身不由己,只能踩着倒下的人,随着人潮涌向赛场。
  幸好,警方及时采取了行动。赛场的广播员接到通知后,通过扩音器宣布比赛取消,择日再战。同时,要求球迷们不要乱动,要听从警察指挥,有秩序地离开赛场。
  偌大的球场很快变成了伤员救治区。救护人员赶到后,立刻动用一切手段迅速营救受伤人员。全场球迷被惨案惊呆了,全都停下来配合警察和救护人员的行动。即便如此,仍有近50名球迷被踩死,100多人受伤。最小的死者只有12岁。
  这起惨案震惊了世界足坛。南非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一幕幕令人心惊胆战的画面。悲伤像铁幕一般,一下子笼罩了南非。尽管很多部门需要对这起惨案负责,但球迷们在主队进球时瞬间失控的情绪也是酿成惨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情绪也会决口
  人的情绪就像奔腾咆哮的河水,需要依靠两边的堤岸予以辖制。河水时时冲击着堤岸,一旦决口,河水便会怒吼着奔腾而下,一发不可收拾。只有加固堤岸,防止河水决口,才能避免危害,保证将河水的益处发挥到极致。
  导致情绪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从生理上说,应激反应是人们难以避免的;从心理上讲,极度的压抑、不合理的宣泄、一时的冲动等,都可以让人瞬间失去理智。而生活经历、既往病史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在受到触动的瞬间变成一个双眼充满血丝的暴徒。
  医学调查显示,人的情绪与气候也有密切关系。情绪会随着气温的高低变化产生波动。医学专家认为,夏季空气稀薄,人容易疲劳而情绪低落,过高的温度又会让人兴奋。如果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人体情绪波动的幅度就会比较大,容易有反常的情绪出现。而如果气温低于30℃、日照低于12小时,人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
  人处在不同年龄段时,情绪的波动状况也不一样。青少年往往容易冲动,做出“冲昏头”的举动。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让900多名10~13岁的青少年作出一个选择:要么立刻拿走700美元奖金,要么一年后领走1000美元。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青少年喜欢立刻拿走奖金,而不是一年后拿走更多的奖金。科学家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大脑中负责寻求感觉体验的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这个系统在10~16岁时最为活跃,所以兴奋和刺激经常让青少年丧失理智。
  补充心理营养
  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心理也同样如此。如果缺乏心理营养,情绪失控就在所难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
  首先,最重要的营养素是爱,爱会陪伴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少年时便增加了朋友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与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人到中年,亲朋好友、子女之爱会鼓励人不断进取。到了晚年,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则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的人生目标。爱也意味着责任。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能够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人处世时尽力以理性为出发点,就不容易为多变的情绪所困扰。
  其次,找到疏导情绪的合理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良情绪需要疏导,而不是封堵。心理负担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会逐渐淤积成心理障碍。适当而合理的宣泄则可吹散笼罩心头的阴霾,让理性的阳光照亮心头的每一个角落。
  再次,要树立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信念与理想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能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并能防止人们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防止人们无限制地放大心理盲点,进入误区。
  最后,别忘了加固自己的心理堤坝。心理学研究认为,在遇到危险、困难、痛苦等应激问题的时候,人类本能的反应是战斗或逃跑。面对羞辱,是躲避还是回击,通常取决于当事人一贯的行为准则。如果当事人能时时用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并且考虑到冲动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或给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应激行为的发生。
  谁动了我的“软糖”
  一颗软糖看穿命运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一项著名的“软糖实验”。受测者主要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工和研究生的孩子。他们从4岁开始直到高中毕业,一直是这项研究的对象。
  测试老师把这些孩子依次带到一间陈设简单的房子里。房间里空荡荡的,最显眼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颗包装得非常诱人的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郑重交代:“20分钟后老师会回来。如果到时候你没有吃掉这颗软糖,就会得到一颗软糖作为奖励。这样你一共就会得到两颗软糖。”
  有些性子急或自制力较差的孩子(约占1/3),在测试老师离开房间后,迅速跑去拿了那颗软糖含在嘴里。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在竭力抵制软糖的诱惑,有的孩子用小手捂住眼睛;有的孩子把头贴到手臂上,告诫自己要坚持;也有的孩子用唱歌、跳舞或者玩小游戏来分散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孩子禁不住诱惑,最后还是吃掉了那颗软糖;只有为数不多的孩子坚持到了最后。毕竟,对4岁的孩子来说,坚持20分钟和抵制糖果的诱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几年后,软糖实验的预言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批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差异。4岁时就能控制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敢于接受挑战,善于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坚韧、有毅力,自信心强。做事时,他们能集中自己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从而更有效率,也更有竞争力。处于容易冲动的年龄段,他们在追求目标时仍能像4岁时面对软糖那样,克制欲望。
  没能抵制住诱惑,吃掉了软糖的孩子则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自信心不足,容易气馁,觉得自己无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他们容易止步,退缩不前,优柔寡断。社会交往中,他们脾气急躁,比较敏感,心胸狭窄,容易和别人发生争吵。而追求目标时,他们又容易犯急功近利的老毛病。
  这群孩子即将高中毕业时,研究者再次对他们进行测评,发现4岁时能抗拒软糖诱惑的孩子要优秀得多。他们善于理解并运用语言,擅长制订并实施计划,学习动力十足,并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和难以控制自己的孩子相比,他们的SAT(美国的“高考”)成绩平均高出100多分。
  为了达到目标,必须控制冲动,这是米歇尔教授的软糖实验最想证明的一点。这个实验同时证明,情商是人的一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向日葵》与《和平鸽》
  1987年,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向日葵》在伦敦以2250万英镑的天价成交。而画家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所得只有区区2法郎。
  梵高自幼性格孤僻,爱走极端。他喜欢幻想,却总有些不切合实际。这使得他在生活中屡屡受挫。当他投身于绘画后,便将心中的激情,通过画笔宣泄在画布上。
  浓重的色彩对比,在梵高的画作中往往达到极限。加上他旋转、跳跃的笔触,往往使画中的麦田、星空等如火焰一般升腾颤动。从色彩和笔触的交融中,不难窥探出梵高纠结、痛苦的内心。他无法将这种痛苦完全倾泻在画布上,只好自己承担。
  1890年,面对越来越深重的痛苦,梵高再也无法承受,在麦田里开枪自杀,年仅37岁。这位画家英年早逝的重要因素,是自幼便有极大缺陷的情商。
  毕加索比梵高晚出生28年。他们从小都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能,但两人的命运却有极大不同。在这种差别中,情商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14岁时,毕加索在巴塞罗那接受了新艺术和新思想的影响,又目睹了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败后人民的悲惨生活。双重刺激在他的潜意识里种下了忧郁的种子。23岁时,毕加索来到巴黎,定居在流浪艺术家的会聚之处。他开始接受甜蜜爱情的滋润,悲伤和忧郁随之消散。幸福的温存和情感有所归属的喜悦洋溢在画面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目睹法西斯在西班牙的暴虐行径,愤怒、恐惧、抑郁等多种负面情绪在胸中郁积。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心理扭曲,而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绘画宣泄出来。著名画作《格尔尼卡》、《和平鸽》等都是与此相关的代表作品。
  毕加索曾说:“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成功就会慢慢靠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们会自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得画家一生中不断转变画风,不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毕加索还喜欢体育运动。年轻时,他常常一个人背着画板、带着画笔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搜集创作素材。年老后,他坚持做体操和日光浴,饭后还要去公园散步。他还创作了一套别开生面的斗牛舞,工作之余和妻子儿女一起表演。这既给生活增添了乐趣,又锻炼了身体,放松了情绪。
  高情商使毕加索得以长寿。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毕加索以40%的高选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位画家之一,并居于首位。
  向情商盲说“不”
  情商盲的代价
  从青少年到老年,情商盲存在于每个年龄段。忽视情商会带来种种严重的后果。
  各国儿童在情绪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些孩子更喜欢独处,缺乏朝气,并对一些人和事物过度依赖;在情绪方面,他们经常感到恐惧和忧虑,紧张与抑郁时时伴随着他们;在注意力方面,他们无法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情,喜欢不切实际地幻想;在行为方面,他们通过打架和刻薄的语言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说谎成为家常便饭,并经常表现得脾气暴躁,易动肝火。
  情绪问题是导致精神疾病的深层次根源。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凶手赵承熙在开枪打死33人后饮弹自尽。事后,通过他留下的视频,很多人分析他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据说,从中学到大学,他很少与同学交谈,也不在课堂上发言。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必须当众朗读课文,否则就要评不及格,他才用低沉而古怪的语调读起英文句子,由此招来的嘲笑使他此后更加沉默。他的大学室友说,他经常目光呆滞地坐在桌前,一句话也不说。赵承熙从来不跟室友打招呼,也很少讲话。尽管没人能够确诊他患有精神疾病,他的语言障碍、情绪冷漠和拙于社交的事实也证明,最起码他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情商盲的代价是可怕的,如果人人都懂一些情商方面的知识,至少可以避免自己落入情绪的陷阱。情商并不神秘,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
  从失败者到英语达人
  “疯狂英语”如今已红遍大江南北,创始人李阳推广倡导的一系列英语学习法已经被很多人奉为学习英语的圭臬。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位美语纯正、发音地道的英语达人,曾是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失败者。
  李阳小时候性格内向,害怕见陌生人,甚至不敢去看电影……父母对他很无奈,经常慨叹他没出息。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也不够好,高三时还差点儿退学。考入大学后,他还因为考试不及格而多次补考英语。
  1987年冬,为了提高英语水平,也为了培养自信,李阳每天都跑到学校的烈士亭,大声“喊”英语。烈士亭处在学校偏僻的角落里,平时人迹罕至,即便李阳读错了,也不会遭到别人嘲笑。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李阳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成果,于是去学校的英语角和别人对话。大家都说他的口语听起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得到别人的肯定后,李阳备受鼓舞,每天冒着西北的严寒,到烈士亭大喊英语句子。
  四个月后,李阳反复朗读了十多本英文原版书,背熟了大量英语四级考题。在接下来的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他只用了50分钟便答完试卷,并名列全校第二。大声喊英语不仅使李阳的英语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让他逐步建立起了自信。
  大学毕业后,李阳被分配到西安一家电子设备研究所当助理工程师。两年后,他进入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台,担任英语节目主持人,成为广州最受欢迎的英语播音员。
  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李阳创立了“疯狂英语”学习方法,并向全国推广。这种方法和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差异,使人耳目一新。李阳提倡的“口语突破听力”、“口语突破阅读”等方法,备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追捧。
  修炼情商艺术
  情商是一门艺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高。为了避免做情商盲,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会几招,来修炼并提升自己的情商。
  首先,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尝试着在一张纸上分别列出两组反义词,比如,“热情-冷淡”、“谦虚-傲慢”、“内向-外向”、“认真-敷衍”等,然后一行一行地勾选。众多形容词拼合出的形象,就是真实的自己。如果你担心当局者迷,可以求助于身边的朋友。他们对你的评价往往比你自己的客观而透彻。
  企业常用来分析自己实力的“SWOT方法”,也可以用来分析个人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SWOT”是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S代表strength,即个人的优势;W代表weakness,即个人的劣势;O代表opportunity,即外部的机会;T代表threat,即外部的威胁。通过这种方法,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扬长避短,同时有针对性地改进。
  其次,学会控制情绪。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情绪过于兴奋或者过于低落都不是理想状态。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才是一个情商高手的性格特征。演员孙俪曾到日本演出,对日本国民的性格有一些了解。她觉得,日本人天性里有沉静的因素。工作中每个人都很忙碌,却很少忙乱。即使客户临时改变主意,大家也尽量保持礼貌的态度,自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很少有人失态。在日本这样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人们之所以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喜欢给自己“放空”,也就是暂时忘掉当下的事情,让心灵归于沉静,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再次,停止抱怨,试着改变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抱怨的情况。不抱怨,你可能会觉得心理压力太大。可是,压力是无形之中促使人进行改变的力量。一旦压力减轻,人就容易维持现状而不思进取。
  最后,记住要集中精力,专注于你要做的事情。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缓慢消耗精力的事情。打开电脑本想处理几个文档,却不自觉地上网浏览最新的消息,时间就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悄悄地流逝;走进超市本想买几卷手纸,却不自觉地选购起货架上的商品,时间就在挑选商品的过程中悄悄地过去……
  当我们埋怨自己效率低下时,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尝试摒弃浪费精力的事物。试着在一张纸上列出你经常消耗精力的事情,然后将它们分为两部分:甲部分为可以想办法解决的,乙部分为没办法改变的。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甲部分的问题,再看乙部分的问题能不能转移到甲部分中去。实在不行就放弃。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要不可避免地消耗掉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没必要跟自己太较真儿。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9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4.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