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各级领导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
各级领导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


各级领导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

作  者:应对突发事件课题研究组

出 版 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0447540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公共管理  政治  政治 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这本《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笔者针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多年的专题性探讨和系统性研究,并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特为各级各类领导者和公务员就如何及时、迅速、科学、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问题,量身打造了这套适时、适用、适讲、适学的培训教材。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TOP作者简介

?张振学,男,1962年生。国内知名畅销书作家。先后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及其他理论文章近数百篇,并多次获奖。著有畅销书《低调做人的哲学》、《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心态决定状态》、《中层领导手册》、《有一种心态叫无所谓》、《人生58个败局》、《从有所谓到无所谓的人生哲学》、《咀嚼做人的滋味》等。

TOP目录

"上篇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突发事件概述
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二突发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
2.隐蔽性()
3.复杂性()
4.危害性()
5.紧急性()
6.连锁性()
7.群体性()
8.公共性()
9.不确定性()
三突发事件的科学分类()
1.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分类方法()
2.突发事件其他分类方法介绍()

第二章突发事件的级别标准
一I级(特别重大)()
二II级(重大)()
三III级(较大)()
四IV级(一般)()


第三章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一准确定性原则()
二生命第一原则()
三把握主要矛盾原则()
四重视信息传播原则()
五机动权变原则()
六协调作战原则()
七科学处置原则()

第四章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
一识别危机并迅速隔离险境()
二全面调查研究()
三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四及时汇报与公布真相()
五科学决策和果断处理各种问题()
六动员社会力量和引导舆论()
七做好善后和危机转化工作()
八认真评估总结()
九重新塑造形象()

第五章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一人力保障()
二财力保障()
三物资保障()
1.资源配置与储备管理()
2.资源维护与更新管理()
3.资源信息库管理()
4.资源调用和补偿管理()
5.资源运输和采购管理()
6.资源征用和救援管理()
四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五基础设施和科技保障()
六人员防护和治安维护()

第六章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方法
一应急决策的特点()
二对决策者应急决策能力的要求()
三应急决策的简便流程()
四应急决策方法()
1.科学决策法()
2.经验决策法()
3.外脑决策法()

第七章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做法
一以人为本,保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领导亲自挂帅,现场指挥()
三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协同()
四聘请专家,科学应对()
五严格督查,责任落实()
六广泛动员,认真组织()
七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第八章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一各级党委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二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能力()
2.对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规划能力()
3.对突发事件“一案三制”的贯彻执行能力()
4.对应急队伍的组织建设能力()
5.对应急资源的储备管理能力()
6.对应急处置和善后的评估分析能力()
7.对危机评估和统计分析能力()
8.对各职能部门的应急协调能力()
9.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动员能力()
10.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能力()
11.对应急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能力()
12.对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3.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四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1.增强危机意识,普及应急知识()
2.采取积极行动,开展自救互救()

第九章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防范
一加强风险隐患普查与监控工作()
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加强信息管理报告与预警工作()
四加强应急培训和心理教育工作()

第十章应对突发事件的政策保障
一加大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大力发展公共安全技术和产品()
三建立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第十一章应对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一危机评估与统计分析()
1.危机评估()
2.统计分析()
二责任追究与奖惩激励()
1.落实行政问责制()
2.实行责任追究制()
3.完善激励奖惩制()
三抚恤和补偿()
四恢复和重建()

第十二章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与工作规范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定义()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1.按照发生行业和内容性质划分()
2.按照事件主体的规模差异划分()
3.按照准备情况和目的划分()
4.按照表现形式和影响划分()
5.按照区域现状和特点划分()
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1.参与的群体性()
2.行为的突发性()
3.诱因的多样性()
4.事件的多发性()
5.主体的多元性()
6.利益的主导性()
7.行为的对抗性()
8.处置的复杂性()
9.过程的渐进性()
10.事态的多变性()
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
五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
2.坚持正确区分矛盾性质的原则()
3.坚持真正关心群众利益的原则()
4.坚持团结多数打击少数的原则()
5.坚持可散不可聚、可导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
6.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化解矛盾的原则()
7.坚持快速反应、重点解决的原则()
8.坚持慎用警力的原则()
9.坚持妥当善后原则()
六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
1.建立预警防范机制()
2.健全矛盾释放机制()
3.抓好信息报告机制()
4.明确事件处理机制()
5.形成网络监控机制()
6.实现社会公平机制()
7.加强民主法制机制()
8.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9.理清矛盾化解机制()
10.保证跟踪解决机制()
七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方法()
1.及早介入控制法()
2.教育疏导化解法()
3.综合协调化解法()
4.职责归口化解法()
5.转移重点化解法()
6.以冷制热化解法()
7.依法严肃处置法()
八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策略()
1.“快”字策略()
2.“稳”字策略()
3.“化”字策略()
4.“活”字策略()
5.“合”字策略()
6.“清”字策略()
九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步骤()
1.事前积极防范阶段()
2.事中妥善处理阶段()
3.事后反思总结阶段()
十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经验()
1.加强领导,措施到位()
2.依靠群众,共同参与()
3.以块为主,多方配合()
4.重视信息,快速反应()
5.思维创新,方法多元()
十一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
1.党委政府职责()
2.公安机关职责()
3.部门单位职责()
十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
1.做好工作,控制事态()
2.领导出面,直接指挥()
3.出动警力,维护秩序()
4.落实承诺,取信于民()
5.考核工作,追究责任()


中篇我国“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解读

第一章预案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
——不断规范应急管理的预防预控措施
一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思路()
1.预防阶段()
2.准备阶段()
二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历程()
三我国应急预案及其体系的基本内容()
1.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
2.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内容()
四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特点()
五我国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1.应急预案的基本定位()
2.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
六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的基本架构体系()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4.突发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5.突发事件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6.重大活动应急预案()
七四大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1.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2.事故灾难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3.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4.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预案编制思路()
八我国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1.基本预案()
2.应急功能设置()
3.特殊风险预案()
4.标准操作程序()
5.支持附件()
九编制应急预案的思考要点()
1.情景()
2.客体()
3.主体()
4.目标()
5.条件()
6.措施()
7.方法()
十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能力与资源()
6.保护措施程序()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十一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3.编写应急预案()
4.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5.应急预案实施()
十二应急预案的启动与中止()
十三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经验()
1.集思广益、科学民主的经验()
2.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经验()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
十四编制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
1.高层阶预案具有应急法律规范的属性()
2.低层阶预案因过度模仿而存在的虚化现象()
3.高低层阶预案的功能分解()
十五应急培训与演习()
1.应急预案培训()
2.应急预案演练()

第二章应急体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
——不断健全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体系
一世界各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1.统一领导()
2.综合协调()
3.分类管理()
4.分级负责()
5.属地为主()
三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体系框架()
四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
1.政府负责()
2.专家参与()
3.社会协同()
五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领导责任()
六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目标()
1.完善联动体制建设()
2.完善应急资源信息库建设()
七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第三章应急机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
——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协调配合功能
一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联合国应对危机的协调机制()
2.欧洲应对危机的联动机制()
3.美国应对危机的反应机制()
4.日本应对危机的预警机制()
二世界各国危机管理机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1.时间性原则()
2.协同性原则()
3.程序性原则()
4.适度性原则()
5.恢复性原则()
三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四大环节()
1.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2.监测与预警机制()
3.处置机制()
4.善后机制()
五突发事件的媒体管理原则与措施()
1.危机的发展与舆论增长发展过程比较()
2.舆论传播规律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3.危机应对中的媒体传播原则()
4.危机新闻发布办法与要领()

第四章应急法制建设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内容
——不断完善应急管理的法律框架规制 
一世界各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制建设的基本思路()
1.美国的应急法制概况()
2.加拿大的应急法制概况()
3.澳大利亚的应急法制概况()
4.英国的应急法制概况()
二我国应急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1.我国应急法制体系的建设历程()
2.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法制体系概说()
3.我国建立应急法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立法现状()
1.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制建设()
2.应对事故灾难的法制建设()
3.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建设()
4.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制建设()
四《突发事件应对法》内容解读与要点评述()
1.《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宗旨()
2.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要点()


下篇应对突发事件必知法规及相关文献汇编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附录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附录三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
附录四中国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防()
附录五中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体系()
附录六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附录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附录八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必备手册上篇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上篇
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突发事件概述
?突发事件的级别标准
?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
?应对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
?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方法
?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一般做法
?应对突发事件的必备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防范
?应对突发事件的政策保障
?应对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与工作规范第一章突发事件概述
"

TOP书摘

"快速高效: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指挥畅通;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效能和水平。
2国家海上搜救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咨询机构、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应急救助力量等组成。
2.1应急领导机构
建立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议定海上搜救重要事宜,指导全国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工作。在交通部设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国家海上搜救的指挥工作机构,负责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并承担海上搜救运行管理机构的工作。
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结合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行动实际情况,发挥相应作用,承担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抢险救灾、支持保障、善后处理等应急工作。
2.2运行管理机构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以交通部为主承担海上搜救的运行管理工作。
2.3咨询机构
咨询机构包括海上搜救专家组和其他相关咨询机构。
2.3.1搜救专家组
国家海上搜救专家组由航运、海事、航空、消防、医疗卫生、环保、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海洋地质、气象、安全管理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海上搜救技术咨询。
2.3.2其他相关咨询机构
其他相关咨询机构应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要求,提供相关的海上搜救咨询服务。
2.4应急指挥机构
应急指挥机构包括: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的海上搜救机构。
沿海及内河主要通航水域的各省(区、市)成立以省(区、市)政府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和当地驻军组成的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根据需要,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可设立搜救分支机构。
2.4.1省级海上搜救机构
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承担本省(区、市)海上搜救责任区的海上应急组织指挥工作。
2.4.2海上搜救分支机构
海上搜救分支机构是市(地)级或县级海上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其职责由省级海上搜救机构确定。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纸  张:胶版纸

相关图书推荐

加载页面用时:84.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