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西方战略思想史(修订版)
西方战略思想史(修订版)


西方战略思想史(修订版)

作  者:钮先钟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56333830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军事    

标  签:军事史  历史  世界史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以时间为序,历述从古希腊到二战结束西方世界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重点介绍西方历史中最富盛名的战略大师的思想,包括修昔底德、柏拉图、马基雅弗利、拿破仑、约米尼、克劳塞维茨、俾斯麦、戴布流克、马汉、柯白、富勒、李德哈特、杜黑等;不仅详论陆权理论,也具体阐述了海权和空权思想。

《西方战略思想史(修订版)》中对于各位战略名家的中心理念,其思想与时代背景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世局和后人所造成的影响,都作了详尽深入的剖析和精妙的点评,并常与中国历史中相应人物、思想相互比照分析,鉴古论今,发人深省,是进入西方战略思想殿堂的重要参考书籍。

TOP作者简介

钮先钟(1913-2004),著名军事史学家、中西方战略研究学者,被誉为“蒋百里之后第一人”。一生著、译近百种,主要著作如《孙子三论》《西方战略思想史》等,译著有《西洋世界军事史》《战争艺术》等。

生于江西九江,南京金陵大学理学士,曾任台湾《新生报》总编辑、军事译粹杂志社总编辑、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荣誉教授等职。

TOP目录

序言
导言
基本观念
选择原则
全书纲要
第一篇 古代:西方战略思想的萌芽期
第一章 希 腊
西方文明的摇篮
著作与思想
大战略与海权
第二章 罗 马
从共和到帝国
史学与兵学
帝国大战略
第二篇 中古时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停滞期
第三章 拜占庭
东罗马的兴起
大战略与国防体系
千年帝国的衰亡
第四章 中世纪
封建主义的兴起
骑士与城堡
王权的扩张
第三篇 启蒙时代:西方战略思想的复兴期
第五章 马基雅弗利
时代与生平
著作与思想
马基雅弗利与后世
第六章 17世纪
军事革命
蒙丘可利
范 邦
第七章 18世纪
启蒙时代
法国军事思想家
法国之外
第四篇 近代(上):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一)
(19世纪前期)
第八章 拿破仑
革命的遗产
天才与思想
对后世的影响
第九章 约米尼
启蒙的延续
约米尼的生平
著作与思想
批评与影响
结 论
第十章 克劳塞维茨
启蒙的反动
克劳塞维茨的生平
思想的演进
论战争性质
政治与战争
缺失与影响
结 论
第五篇 近代(中):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二)
(19世纪后期)
第十一章 普德学派
新时代的来临
毛奇的生平
毛奇的思想
希里芬计划
大战前夕
第十二章 法国学派
19世纪前期
普法战争的冲击
攻势崇拜
殖民战争
第十三章 文人战略家
俾 斯 麦
戴布流克
布 罗 赫
第十四章 海洋与战略
海权思想的源流
柯隆布兄弟
马 汉
柯 白
欧陆国家
第六篇 近代(下):西方战略思想的全盛期(三)
(20世纪)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
鲁登道夫
豪斯霍夫
第十六章 近代英国两大师
富 勒
李德哈特
第十七章 战后海权思想
英 国
欧陆国家
第十八章 空权思想的兴起
早期的发展
杜黑与《制空论》
美英两国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第十九章 美 国
建国初期
内战时期
一战前夕的荷马·李
两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章 俄 国
帝俄时代
结 论

TOP书摘

拿破仑非常重视人的因素。他说:“在战争中许多人轻若鸿毛,而有一人重如泰山。”他又说:“一位坏的将军要比两位好的将军还要好一点。”拿破仑自视颇高,目无余子,他说:“我之所以为我者,是意志、性格、勇气所使然。”然后他又反而言之:“由一头鹿领导的狮军(an army of lions),根本上就不是狮军。”拿破仑非常重视将道,在这一方面他有很多的名言:“将军的必要素质即为决断(resolution)。”“战争的成功有赖于慧眼(coup d''''oeil),必须能察觉会战中的心理关键时刻。在奥斯特里兹,假使我提早6小时发动攻击,则我应已失败。”

拿破仑对于心理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他有一句名言:“在战争中精神之于物质是三比一。”他经常使用各种手段来激励士气,他深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他的劲敌威灵顿曾指出,拿破仑给予军人以特殊奖赏,任何军人甚至于二等兵都有封侯拜将的机会。不过,他又认清仅凭物质奖励还不够,因为“英勇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他的秘诀是诉之于荣誉感。他了解人之所以愿意牺牲生命,往往是由于其本身所并不了解的原因。他深知心灵感应之微妙,经常与其部下保持个人接触,他说:“人员对我有信心,精神力往往比数量更能决定胜利。”他个人的魅力和信心对于其部下和敌人都能产生重大的精神冲击。威灵顿认为拿破仑个人的出现可以相当于四万人的大军,在一片“皇帝万岁”(Vive l''''Empereur!)的欢呼声中,法国部队就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克劳塞维茨对此也深有认识,他曾剀切指出任何战争理论若不考虑官兵的心理则根本毫无意义。

拿破仑深明“兵贵神速”的古训。他说:“在战争艺术中也像在力学中一样,时间是力量与重量之间的决定因素。”他又说:“在战争中时间的损失无可补救,任何解释都没有用,因为迟误即为作战失败的主因。”在乌尔门(Ulm)战役中,他的部下们说:“皇帝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战争方法,他所利用的是我们的双腿而不是刺刀。”因此,拿破仑又说:“最好的兵不是会打仗而是会走路。”“军人的首要素质即为忍苦耐劳,而勇敢尚在其次。”反之,他又非常重视人员的健康,他说:“疾病是最危险的敌人。”“宁可让部队去从事流血最多的战斗,而不可让他们留在不卫生的环境中。”

拿破仑一向坚持由他一人指挥,但当他的大军人数到达6位数时,这种办法也就开始行不通。战场的辽阔,单位的众多,已经无法再由他一人控制。简言之,拿破仑未能建立一套适当而有效的指管通情系统(C3I),实为其最后失败主因之一。拿破仑对于手下的大将只要求他们服从,而并不容许他们有行动自由。诚如他的参谋长贝塞尔(Louis-Alexandre Berthier)所云:“无人知道他的思想,我们的职责就是服从。”这也正是古今独裁者的通病,对于奇才异能之士往往不敢重用,而庸才却能获得信任。拿破仑在圣海伦岛(St.Helena)上曾经这样感慨地说:“假使有一个像屠云尼那样的人在战役中做我的副手,则我应该已经是世界的主人。”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当时,甚至于在其帐下,也并非没有可用的人才,只是他并不重视而已。反而言之,即令有屠云尼那样的人才,他也还是不会完全信任,结果也还是不能发挥辅弼的功效。从这一点来评估,拿破仑实不如汉高祖刘邦。

拿破仑的最大弱点也许还不是在军事方面,而是他未能从大战略的观点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他虽是法国革命的儿女,但并不了解工业革命的含意。他只想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秩序,但却完全忽视“权力平衡”的运作。他知进而不知退,能发而不能收,好大喜功而不知持盈保泰。到最后终于丧失了平衡合理的战略意识,将其国家资源和部队战力消耗殆尽,而走向败亡的不归路。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56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4.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