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电影馆丛书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电影馆丛书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电影馆丛书

作  者:郑树森 著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丛 书:电影馆

出版时间:2006年06月

定  价:22.00

I S B N :9787534373602

所属分类: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标  签:影视鉴赏  漫话影视  娱乐  影视作品与评论  影视  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以美国好莱坞片厂系统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比较文学的思考方式运用其中,从类型的角度检验好莱坞百年来电影类型的确立及相关的文化意义。作者对西部片、二战片、黑色电影、家庭伦理片、歌舞片、神经喜剧、黑色单片、记者片八个电影类型予以深刻精辟的分析,语言生动,材料翔实,论述精到,是很好的有关类型电影的研究著作。

TOP作者简介

郑树森,1948年生,原籍福建厦门。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文学研究所所长、香港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行委员。出版有文学评论、中国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如《奥菲尔斯的变奏》、《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等。编有《中美文学因缘》、《张爱玲的世界》和《现代中国小说选》等。

TOP目录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内容与形式——分类的基本考虑
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类型与反类型
从片厂制与票房看电影类型的兴衰消长
以作者论分析类型电影的局限与启示
意识形态批评与作者论的差异与互动
民族文化与电影类型
电影类型的“越界”与“移植”

西部片
美国独有的电影类型
拓疆精神的诠释、重塑与神话化
个人主义与个人英雄的迷思
“他者”与女性在西部片中的被动处境
男性凝视下的意识形态
西部片的叙事结构
西部片与原型理论
西部片的兴衰及原型下的不断变奏
约翰·福特西部片的电影主题及其反省与变奏

二战片
外缘因素促成的传奇
电影内缘元素组合起来的化学作用
从拓疆意识看电影中的“美国精神”
物质基础与艺术表现之问的关系
语意蒙太奇
电影中的三类原型
从接受理论看此片流行的原因
从原型到公式
政治宣传、道德审查与战争电影
电影叙述——叙述文法与两个结局
开放的族裔态度
《卡萨布兰卡》的虚实真假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的特点
法国影评界的命名
黑色电影的先驱
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
硬汉派侦探推理小说的兴起
意外出现的电影类型
黑色电影与城市罪恶
黑色电影与西部电影的关系
“整体性”艺术风格的再现
黑色电影与女性主义
黑色电影式微与新黑色电影的出现
《杀人者》:小说与电影
《杀人者》:多元单一视点叙事
《杀人者》:语意蒙太奇

家庭伦理片
悲剧于中西方的定义
Melodrama的译名与类型意义
作为一种电影类型
叙述形式
家庭伦理片中的女性角色
主流价值观下的女性心理
家庭伦理片与意识形态
《春风秋雨》的全景观照
从作者论看道格拉斯·塞克的个人特色

歌舞片
声音出现后——技术、艺术、商业的互动
发展概说
好莱坞叙事文法:蒙太奇抑或长镜头
空调与萧条:歌舞片兴衰的外缘因素
从歌剧到歌舞片:艺术欣赏的平民化
歌舞片独特的叙事结构
歌舞片与女性主义
法国歌舞片的另类实验
歌舞片与作者论
歌舞片对中国香港电影的影响
《雨中曲》

神经喜剧
“神经”之名的由来
听演员说说话
剧场效果与戏剧性反讽
介乎高、低乘之间的喜剧种类
室内感与电影感
形象独立多面的女性角色
神经喜剧在经济大萧条时兴盛的原因
类型特色
普勒斯顿·斯特奇斯的独特成就
神经喜剧的近年变奏

黑名单片
二次大战与美国左翼
HUAC与东西冷战
约瑟夫·麦卡锡与HuAC
好莱坞的“黑名单”
出卖朋友的“犹大”
20世纪50年代的反核运动
去好莱坞赚快钱的作家
族裔问题
性别问题
黑名单电影

记者片
导演
澳大利亚的印度尼西亚研究
《危险年代》的大背景
记者片主角的寻索过程
当第一世界遇上第三世界
《危险年代》取材上的历史意义
《危险年代》之外的记者片
以印度尼西亚政变为题材的影片

人名、片名中译对照表
后记

TOP书摘

书摘
6.电影中的三类原型
《卡萨布兰卡》中有三类重要的原型(archetype)。第一是英雄救美。
英雄救美,即damsel in distress,是欧洲文学中常见的原型,体现出男权
社会的观点——“弱”女子身陷险境,要等待男性英雄搭救。《卡萨布兰卡
》中男主角曾在巴黎拯救女主角,最后又在卡萨布兰卡不惜牺牲自己再一次
拯救女主角,明显是英雄救美的原型。
第二是善与恶的斗争。《圣经》常提到善与恶的斗争。二战时法西斯的
罪行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奉行法西斯主义的纳粹德国有计划地大规模杀人
灭族,犯了《圣经》所言的最大罪恶。《卡萨布兰卡》通过男主角亨弗莱·
鲍嘉对抗邪恶的法西斯,显示出美国打破“孤立主义”介入战争,是对抗邪
恶的正义之举,是正义的化身。
第三是浪子(猎人)与“住家男人”(农人)对比的原型。“弱”女子需要
英雄搭救,而英雄往往是浪子。从男性沙文主义的观点来看,男性有两种原
型,一种是浪子,另一种是“住家男人”。在原始游牧民族时期,必须有男
性出外狩猎,把食物带回家中。浪子是女性谈恋爱的理想对象,但要安顿下
来时,基于现实考虑,女性又会选择能够照顾家庭或够体面的男性结婚。《
卡萨布兰卡》就有这两种男性的原型——亨弗莱·鲍嘉代表浪子,女主角的
丈夫维克托-拉斯洛则代表“住家男人”;前者是酒吧老板,后者则是反法
西斯的英雄。
以上对两种男性原型的分析,与荣格(Carl
Jung)提出的女性与男性(anima and animus)的理论有密切关系。男性其实
也有两面,有阴柔的一面,也有粗豪的一面。而女性往往在这两种男性特征
之间摇摆不定。从女性主义的观点来看,会认为男性、女性、性别角色都是
建构出来的,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非自然、天生的属性。但今天不少科
学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先天的生理结构和基因,令女性在性行为上有所防范
,始终与男性有别。而从“新本质论”的观点来看,也认为男性与女性因先
天的生理结构而自然形成差异,社会文化虽对性别角色的塑造有一定影响,
但不能就此认为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都由社会文化建构,而完全抹杀先天条
件所造成的分别。
P64-65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2.0224